南方周末 07月26日 10:16
六名大学生坠入选矿厂浮选槽死亡:安全生产岂能成官样文章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guoji1.html

 

近日,东北大学六名学生在内蒙古一铜钼矿选矿厂参观学习时,因格栅板脱落不幸坠入浮选槽溺亡,另有一名老师受伤。此次事故的直接原因是浮选槽上方钢格栅板的焊缝存在陈旧性裂纹,在学生站立时瞬间断裂导致悲剧发生。事发企业曾声称“零事故”,但事故调查显示其在2025年2月仅进行了局部更换,未进行必要的无损检测,且平台日常承载标识缺失。事故暴露出企业在安全生产管理上的严重问题,以及对成本效率的过度追求而忽视安全。同时,作为合作实践基地的东北大学,在学生安全教育和监管上也存在疏忽。该事件再次敲响了安全生产的警钟,强调了隐患排查和责任落实的重要性。

⚠️ **格栅板结构性缺陷导致严重安全事故**:事故的直接原因是浮选槽上方钢格栅板一侧固定角钢焊缝存在陈旧性裂纹,在学生站立时因集中载荷而断裂,导致整块格栅板翻转脱落,造成师生坠入浮选槽的惨剧。这暴露了企业在设备维护和安全检查方面的严重疏漏,未能及时发现并修复这一关键的安全隐患。

📉 **企业安全管理流于形式,隐患排查不彻底**:事发企业在事故发生前不久曾进行过“改善作业环境技改项目”,包括格栅板的更换,并宣称“零事故”的安全记录。然而,调查发现其仅进行了局部更换,却忽视了对所有焊缝进行无损检测,未能发现并消除陈旧性裂纹这一致命隐患。此外,事发平台缺乏明确的日常承载标识,也未限定同时站立人数,这些都表明其安全管理存在形式主义和严重不足。

🏫 **高校实践教学中的安全责任不容忽视**:作为事故发生地选矿厂的实践教育基地,东北大学在学生安全教育和监管方面也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在学生参与企业实践活动期间发生如此重大的安全事故,反映出学校在校企合作安全协议的制定、学生安全培训的落实以及现场安全监督等方面可能存在疏忽,需要深刻反思和改进。

⚖️ **安全生产事故追责与警示教育**:此次事故已涉嫌安全生产事故罪,相关责任人员已被采取刑事强制措施。这体现了国家对安全生产事故的严惩不贷。同时,该事件也再次以血的代价警示所有企业和相关方,安全生产绝不能掉以轻心,必须将“隐患险于明火,防灾重于救灾,责任重于泰山”的理念落到实处,杜绝以牺牲安全为代价追求效率和效益的行为。

📈 **“海恩法则”下的安全隐患积累**:根据“海恩法则”,每一起严重事故背后都隐藏着大量轻微事故和事故隐患。涉事企业所谓的“零事故”记录,可能掩盖了许多“未遂先兆”和“事故隐患”。这警示我们,即使是看似微小的安全疏漏,如果长期积累而不加以纠正,最终都可能酿成无法挽回的悲剧。对安全隐患的持续排查和治理是保障安全生产的关键。

2025-07-26 09:00:00

2025年7月23日,东北大学六名学生在内蒙古乌努格吐山铜钼矿选矿厂参观学习,因格栅板脱落坠入浮选槽溺亡,事件持续引发外界关注。(详见《六名学生选矿厂遇难追踪:东北大学回应校企实习合作关系》)目前内蒙古方面已宣布对这起事件提级调查。根据媒体报道,除了不幸溺亡的六名学生之外,尚有一名老师受伤。媒体报道,当地政府工作人员回应称,“经初步调查,师生参观时格栅板脱落,学生意外坠入浮选槽,学生不幸遇难。”

公开资料显示,中国黄金集团内蒙古矿业公司与东北大学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此次出事的选矿厂正是东北大学矿物加工工程专业的实践教育基地。这起事故,显示相关企业在安全生产领域存在严重的问题。

浮选是部分金属矿物应用最广泛的选矿工艺,将矿物粉碎为极细的颗粒,加入浮选药剂并经过充气、搅拌等流程,选出所需要的金属成分。浮选槽中,是浓度各异的矿浆,其中含有可能具有腐蚀性的化学药剂,并且使用大功率设备不断搅拌。大致类似一个混凝土搅拌泵,只不过里面搅拌的是矿浆和选矿药物,比混凝土的腐蚀性可能更高。而格栅板是安装在浮选槽上方或通道等处的金属网格板,起承载、防护隔离等效果,防止人员或物体直接坠入下方的设备或空间。因为浮选设备具有高度的危险性,格栅板的安全性就格外重要。

然而,这次出问题的正是格栅板。据《中国青年报》报道,该报记者获得的最新事故情况调查通报显示,事故直接原因是浮选槽上方的钢格栅板一侧固定角钢焊缝存在陈旧性裂纹,当日受集中载荷后瞬间断裂,导致整块格栅板翻转脱落,站立其上的学生和老师掉入浮选槽。

讽刺的是,中国黄金集团内蒙古矿业有限公司官方微信公众号2025年2月25日发布了文章《内蒙古矿业选矿部浮选车间进一步提升生产效率和质量》,称其“顺利完成了一二系列混精二层平台地面格栅板更换……等众多改善作业环境技改项目,消除现场安全隐患。”文章还称,“2024年浮选车间安全环保事故为零、职业健康事故为零、安全生产事故为零,实现了‘零事故’的安全目标。”

上述事故调查通报显示,涉事企业2025年2月份刚刚对格栅板进行过一次“局部更换”,但未对全部焊缝做无损检测。正是这没有进行的无损检测,让危险的陈旧性裂纹成为漏网之鱼,最终酿成悲剧。

另外,据《南方都市报》报道,遇难学生的学长对媒体表示他去过事发选矿厂,如果是七个人站在格栅板上,可能板子会承受不住。上述通报也显示,事发平台日常承载标识缺失,未限定同时站立人数。

涉事选矿厂所属的“中国黄金内蒙古矿业”官方微信文章显示,就在事发十多天前,7月11日,内蒙古矿业召开了上半年安全生产委员会会议,“始终把安全生产作为一切工作的重中之重”“进一步树牢安全生产的系统思维与底线思维”。

而这起造成6死1伤的安全生产事故,暴露了涉事企业的安全管理存在重大问题,所谓“树牢安全生产的系统思维与底线思维”只不过是形式主义的官样文章。为了降低成本、提高效率而忽视安全,这在很多企业都不鲜见。

如果涉事企业真正重视安全,把安全生产落到实处,就不会没有发现格栅板焊缝的陈旧性裂纹,就不会不对格栅板的承载能力作出明确的标注,也不会在高度危险的浮选槽上方仅设置格栅板一级防护。此次事故已经涉嫌安全生产事故罪,企业分管安全的副总经理、车间主任、当日监护人员等被采取刑事强制措施,一点都不冤。

除了企业,学校的责任也不可推卸。东北大学作为一所矿业领域的知名高校,采矿工程、安全工程都是其特色专业。这样一所大学,其学生在选矿企业学习期间发生安全生产事故,学校对安全的疏忽可见一斑。

安全管理领域的“海恩法则”指出,每一起严重事故的背后,必然有29次轻微事故和300起未遂先兆以及1000起事故隐患。法则背后的定理是:事故的发生,是量的积累的结果;再完美的制度,不落到实处都将导致严重事故发生。涉事企业“2024年零事故”的记录里是否有“未遂先兆”与“事故隐患”的魔影跳动,值得关注与检讨。

事实上,在具危险性的行业,各项安全措施和要求都不是可有可无。民航客机每次起飞前都会不厌其烦地告知乘客紧急情况时的救援办法,空乘人员也会日常演练大撤离的操作规程;游船上都会配备救生衣,事先告知乘客逃生办法;电动自行车、摩托车要求驾驶人戴好头盔,以防万一到来之际有效保护头部。这些安全规程可能一千次都用不上一次,但一旦用上就可以救人一命。

世间万物,人最珍贵。这起不幸事件已经导致六人死亡,相关部门当然要及时调查事件真相,划定各方在事故中的过错责任,并向社会公布。同时这起不幸事件也再次敲响了安全生产的警钟,告诫外界任何时候均不能对安全生产掉以轻心。“隐患险于明火,防灾重于救灾,责任重于泰山。”



获取更多RSS:
https://feedx.net
https://feedx.site

Fish AI Reader

Fish AI Reader

AI辅助创作,多种专业模板,深度分析,高质量内容生成。从观点提取到深度思考,FishAI为您提供全方位的创作支持。新版本引入自定义参数,让您的创作更加个性化和精准。

FishAI

FishAI

鱼阅,AI 时代的下一个智能信息助手,助你摆脱信息焦虑

联系邮箱 441953276@qq.com

相关标签

安全生产 矿难事故 东北大学 选矿厂 责任追究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