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软研究院AI头条 07月25日 22:55
科学匠人 | 在微软亚洲研究院(新加坡)用真实场景验证AI的 “破圈” 力量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guoji1.html

 

微软亚洲研究院(新加坡)首席研究员徐新兴博士,在人工智能领域深耕十年,致力于打通算法研究与产业实践的壁垒。他强调,创新算法的价值在于真实场景中的验证与优化。新加坡实验室肩负三重使命:推动AI落地变革行业、探索基础研究前沿、发展负责任的AI应用。实验室汇聚跨界智慧,在医疗、金融、物流等领域开发特定基础模型和智能体,并与高校合作拓展空间智能与具身智能研究。同时,注重社会责任AI的研究,推动AI在东南亚文化语境下的本地化融合。新加坡作为创新交汇点,为AI技术突破与应用落地提供了理想环境,实验室通过深化与本地高校及伙伴的合作,构建连接全球研究网络与区域创新生态的科研节点,加速AI的全球影响力与价值。

💡 **算法与产业实践并重:** 徐新兴博士认为,人工智能的真正价值体现在将算法模型从理论推向产业落地。他强调,只有在真实数据和实际场景中不断迭代优化,算法才能发挥其应有的产业价值。微软亚洲研究院(新加坡)的研究方向正是基于这一理念,致力于打通学术研究与产业应用之间的桥梁。

🚀 **多领域AI落地探索:** 新加坡实验室积极汇聚跨界力量,探索AI在医疗、金融、物流等复杂场景中的应用。例如,与新加坡保健服务集团合作,利用AI实现个性化健康分析和高精度诊断支持;在金融和物流领域,开发特定领域的基础模型和智能体,为行业提供决策支持,助力数字化转型。

🌐 **拓展前沿研究边界:** 除了产业落地,新加坡实验室还与新加坡国立大学、南洋理工大学等高校合作,在空间智能和具身智能领域进行前沿研究,致力于研发可在智能环境中执行复杂任务的技术。同时,实验室也积极投入社会责任人工智能(Societal AI)的研究,确保AI技术与当地文化更具相关性和可信度。

🤝 **构建区域创新生态:** 微软亚洲研究院(新加坡)的成立,旨在拓展微软研究院的全球研究版图,并连接区域创新生态。通过深化与本地高校、研究机构和行业伙伴的合作,实验室构建了一个能够打通全球网络、深度链接本地的科研节点,促进学术交流与人才培养,加速AI技术在全球范围内的影响力与价值。

📚 **AI研究者的“硬实力”培养:** 徐新兴博士为有志于AI研究的年轻人提出三点建议:夯实机器学习、线性代数、概率统计等基础知识;深入理解应用场景,将技术与问题本质紧密结合;培养跨学科能力,保持好奇心。他认为,这些“硬实力”是推动AI技术创新与落地不可或缺的。


(本文阅读时间:10分钟)

编者按:当人工智能浪潮席卷全球,算法如何突破实验室围墙,在真实世界中创造价值?微软亚洲研究院(新加坡)首席研究员徐新兴博士用十年求索给出了自己的答案。从南洋理工大学的学术研究,到新加坡科技研究局的跨领域实践,再到成为微软亚洲研究院在新加坡的首位研究员,他始终在“算法研究”与“产业实践”的交汇中寻找创新的突破口。
尽管近年来人工智能持续快速发展,但始终面临一个难题:如何将算法模型从理论实验推向产业落地。这也是微软亚洲研究院(新加坡)首席研究员徐新兴博士多年来一直在积极探索的方向。在他看来,“创新的算法只有在真实数据和实际场景中才能验证其有效性,并在其中不断迭代优化,从而发挥真正的产业价值。”这份对“算法创新与应用并重”的坚持,不仅贯穿了徐新兴的整个科研生涯,更是微软亚洲研究院(新加坡)成立的一项重要使命。


微软亚洲研究院(新加坡)首席研究员徐新兴


在南洋理工大学攻读博士期间,徐新兴便专注于多核学习和多模态机器学习等前沿技术的研究,并一直寻求将这些技术应用于图像识别、视频分类等具体场景中。博士毕业后,他在新加坡科技研究局(A*STAR)高性能计算研究院任职,参与了多个跨领域合作项目——从医学影像识别到检测建筑缺陷的人工智能系统,他不断拓展自己的研究视野。这些经历让他认识到人工智能技术在不同行业中的落地潜力,也进一步激发了他对“人工智能技术落地”的关注与热情。


2024年,徐新兴加入了筹备中的微软亚洲研究院(新加坡),成为新加坡实验室的首位研究员。在这个国际化的平台上,他开启了探索人工智能技术从学术研究迈向产业实践的新篇章。


“微软亚洲研究院致力于将科研探索与现实应用相结合,形成了独特的研究土壤。”徐新兴说,“这里汇聚了世界一流的人才与资源,同时微软强大的工程和产品体系,也为科研成果转化为真正有影响力的技术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研究院自由且包容的氛围,使研究员们既能专注于前沿创新,又能推动技术在真实世界中产生更大的社会影响。这正是我所追求的研究方式。”


汇聚跨界力量,探索AI在现实场景中的应用边界


作为微软研究院在亚洲的重要节点,微软亚洲研究院(新加坡)承载着三重目标:推动能够变革行业的人工智能落地,探索人工智能基础研究的前沿突破,以及推进负责任且有益于社会的人工智能应用发展。为了达成这些目标,徐新兴和新加坡实验室的同事们正携手当地合作伙伴,汇聚跨界的智慧,发现人工智能在复杂场景中的落地路径。


基于多年在医疗健康领域的实践经验,徐新兴带领团队与新加坡保健服务集团(SingHealth)合作,探索 AI 助力精准医疗的更多可能性。“依托 SingHealth 在数据和专业方面的深厚积累,我们希望研发出先进的人工智能技术,从而实现个性化的健康分析与更高精度的诊断支持,改善患者的治疗效果。”


不只医疗领域,新加坡团队还将聚焦金融、物流等多个行业,通过开发特定领域的基础模型和智能体,为行业伙伴提供决策支持,助力产业数字化转型。“新加坡在这些领域有着扎实的基础,是技术验证与迭代的理想环境。”


同时,新加坡团队还将与新加坡国立大学(NUS)和南洋理工大学(NTU)等高校携手,拓展空间智能(Spatial Intelligence)领域的研究边界,研发可在智能环境中执行复杂任务的具身智能技术。


面对人工智能技术日益广泛的社会影响,新加坡实验室的研究员们也在积极投入社会责任人工智能(Societal AI)方向的研究,通过与北京实验室的团队协作,推动人工智能在东南亚文化与社会语境中的本地化融合,确保 AI 技术与当地文化更具相关性与可信度。


微软亚洲研究院(新加坡)成立


微软亚洲研究院(新加坡):拓展全球研究版图,连接区域创新生态


人工智能的真正落地,不仅依赖于技术创新本身,更需要与产业界、学术界乃至各地政策环境协同演进。只有在多元要素的共同作用下,人工智能技术才能真正从实验室走向现实场景,发挥广泛而深远的社会价值。


作为一个在科学、工程以及数字治理方面具有领先优势的创新交汇点,新加坡为人工智能的技术突破与应用落地提供了理想的发展环境。开放的合作氛围、完备的基础设施、国际化的人才资源以及高度重视科技的政策支持,也使得新加坡成为了跨学科、跨行业研究的沃土。


正因为此,微软亚洲研究院与新加坡顶尖的高校、研究机构和行业伙伴始终保持着紧密的合作,持续开展联合研究、人才培养与技术交流。在此基础上,微软亚洲研究院(新加坡)将进一步深化与新加坡国立大学、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和新加坡管理大学(SMU)的合作,在推进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的同时,为下一代科研人员提供丰富的实践机会。此外,微软亚洲研究院还将通过与上述高校联合举办暑期学校和专题研讨会等形式,积极促进学术交流。


微软亚洲研究院(新加坡)的成立,既进一步拓展了微软研究院的全球布局,也为连接本地生态与微软全球资源架起了一座新的桥梁。微软研究院全球实验室之间的协同机制,让各团队可以共享技术成果、方法论和实践经验,不断形成新的研究合力。


“我们希望在新加坡构建一个打通全球网络、深度链接本地的科研节点。”徐新兴说,“很多创新都源自跨界的合作与探索,无论是学科、行业还是地域的界限,打破边界、融合视角,才能孕育出具有深远影响的研究成果。”


随着人工智能不断向更深层次与更广领域渗透,徐新兴愈发意识到,真正有价值的研究,不仅要解决技术难题,更要与区域发展、社会福祉紧密相连。“微软亚洲研究院(新加坡)是一个面向未来的研究实验室,我们在推动技术边界的同时,也高度关注技术的责任感,让 AI 在解决关键社会问题的过程中能够释放更大潜力。”


面对全球性的共同挑战,唯有合作与创新方能破局。徐新兴和他的同事们正以新加坡为起点,加速扩大人工智能在亚太乃至全球的影响力与价值。


徐新兴(中)与同事们在微软亚洲研究院(新加坡)办公室


AI领域研究者需夯实的三项“硬实力” 


除了技术本身的突破,人工智能的发展更离不开人才的成长与投入。微软亚洲研究院始终坚信,让科研走向真实世界的关键,不只是技术协同,更在于激发研究者的潜能与创造力。在新加坡这个连接东南亚的创新枢纽,徐新兴和同事们正积极推动人工智能技术走出实验室,在医疗、金融、制造等多个行业落地生根。对于渴望用技术改变世界的年轻研究者来说,这样的实践舞台是定义人工智能未来范式的最佳起点。


为此,徐新兴也为有志于进入人工智能研究领域的年轻人提出了三点建议:


首先是夯实基础知识。"机器学习、线性代数、概率统计这些基础知识是人工智能研究的基石。只有打下扎实的理论功底,才能在快速发展的技术浪潮中保持竞争力。”他强调,“即使是当前热门的生成式人工智能技术,其底层的优化算法和模型架构设计原理也没有发生根本性变化。”在代码自动生成工具越来越普及的今天,扎实的数学功底依然是理解技术、推动创新的必要前提。  


其次是深入理解应用场景。不要只关注算法指标,要花时间理解所要解决的问题本质,只有将技术与场景紧密结合,才能开发出真正有价值的产品。“例如,在医疗领域,科研人员甚至需要跟随医生问诊来深入了解他们的工作流程,进而找准人工智能落地的最佳切入点。从实际问题中抽象出研究课题,远比单纯优化模型参数更有意义。”徐新兴说。


第三是培养跨学科能力。在人工智能领域,跨学科合作日益成为推动创新的重要方式。年轻的研究者需要与来自不同领域的专家沟通协作,共同探索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边界。“这种跨界交流往往能催生出许多创新的想法。”同时,保持好奇心也至关重要。“只有对新技术和新领域保持开放心态,才能在研究中不断突破,产出具有原创性的成果。”


最后,徐新兴也诚挚地邀请更多不同背景、志同道合的伙伴加入微软亚洲研究院(新加坡)。“这里为科研人员搭建了一个兼具前沿技术探索与产业实践转化的独特平台——研究者不仅能接触人工智能领域的尖端技术,还可以深度参与实际产业项目,使研究成果从实验室走向真实的应用场景,见证人工智能如何改变行业、改变世界。”


欲了解微软亚洲研究院(新加坡)更多详情,请访问:

https://www.microsoft.com/en-us/research/group/microsoft-research-asia-singapore/


点击查看微软亚洲研究院(新加坡)招聘信息:

https://jobs.careers.microsoft.com/global/en/job/1849717/Senior-Researcher







微软亚洲研究院新书《无界》上市


当面对集体性的难题时,思想的碰撞与智慧的共鸣显得尤为重要。微软亚洲研究院历时两年打磨的《无界——透视微软创新研究之境》一书,正是献给这个时代的探索指南。


包括周礼栋院长在内的十余位顶尖科研人员参与了本书的编写工作,他们从不同角度探讨了人工智能、计算机科学及其交叉领域的最新进展,分享了前沿的展望、观点以及宝贵的科研经验。


本书已获得十余位全球顶尖学者的推荐,其中包括图灵奖得主、院士、知名高校领导、在各自领域享有盛誉的学者,以及微软亚洲研究院的杰出院友。


现在,《无界——透视微软创新研究之境》已全平台火爆开售!首批读者将获得限量版微软50周年书签,书签上的文章作者亲笔签名将随机呈现,盲盒式惊喜等你开启!


立即点击下方链接,开启你的专属阅读之旅!











你也许还想看:




文章原文

Fish AI Reader

Fish AI Reader

AI辅助创作,多种专业模板,深度分析,高质量内容生成。从观点提取到深度思考,FishAI为您提供全方位的创作支持。新版本引入自定义参数,让您的创作更加个性化和精准。

FishAI

FishAI

鱼阅,AI 时代的下一个智能信息助手,助你摆脱信息焦虑

联系邮箱 441953276@qq.com

相关标签

人工智能 算法落地 微软亚洲研究院 新加坡 产业实践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