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财经头条 18小时前
20+上市公司、40余机构、6家硬科技企业!这场产融对接会打通一二级市场壁垒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guoji1.html

 

科创板开市六周年之际,一场聚焦产融精准对接的闭门会议在上海举行。会议汇聚了超过20家上市公司、40余家投资机构及6家硬科技企业,旨在打破一二级市场信息与资源壁垒,推动技术、资本与产业需求高效链接。会上,财联社、《科创板日报》总编辑徐杰强调了从服务二级市场到赋能一级市场的关键节点转变。数据显示,上市公司产业投资上半年集中于生产制造、电子信息、生物医药,并日益关注新材料、新能源、人工智能、半导体和机器人领域。并购交易活跃度显著提升,地方国资和央企参与度高于民营资本。同时,六家硬科技企业在半导体、医疗设备和人工智能领域展示了其核心技术成果,如Micro-LED微显示屏、3D堆叠SPAD激光雷达芯片、卫星互联网芯片、XR/机器人技术服务、CT用X射线球管以及数字化医疗健康服务平台,展现出强大的国产替代能力和产业化潜力。资本方重点关注技术转化效率、场景扩展潜力和成本竞争优势,以评估技术创新的产业化价值。

🚀 **科创板六年发展与产融对接新趋势**:科创板开市六年来,通过制度创新构建了“科技-产业-资本”的良性循环生态,已成为服务科技创新的重要平台。本次“上市公司产融对接会”旨在打通一、二级市场的信息和资源壁垒,推动技术、资本与产业需求的高效链接,赋能新质生产力发展,标志着从服务二级市场向赋能一级市场的关键转变。

📈 **上市公司投资与并购活跃度分析**:2025年上半年,上市公司在产业投资方面,重点关注新材料、新能源、人工智能、半导体和机器人等赛道,其中机器人领域的投资额激增。并购交易也呈现出显著的活跃度,交易数量和金额均大幅增长。地方国资和央企在并购交易中表现活跃,成为推动产业整合的重要力量,尤其在半导体芯片、新材料、生物医药等领域。

💡 **硬科技企业技术创新与产业化进展**:会上展示的六家硬科技企业在半导体、医疗设备与人工智能领域展现了卓越的创新能力。例如,镭昱光电在Micro-LED微显示屏领域实现量产,灵明光子在激光雷达芯片领域取得突破,归芯科技聚焦卫星互联网芯片,万有引力提供XR/机器人技术服务。益腾科技在CT用X射线球管国产化方面取得显著进展,华美浩联则通过AI构建数字化医疗健康服务平台,共同推动相关产业的升级。

🎯 **资本对硬科技企业的关键验证维度**:对于资本方而言,评估硬科技企业的价值主要围绕三个维度展开:一是技术转化效率,关注量产良率等表现;二是场景扩展潜力,评估技术在不同领域的渗透能力;三是成本竞争优势,考察产品是否具备显著的价格优势。这些指标直接关系到技术创新的产业化价值和市场竞争力。


《科创板日报》7月25日讯(记者 余诗琪) 今日下午,在“2025中国科创领袖大会暨科创板开市六周年”主论坛之外,一场聚焦产融精准对接的闭门会议于上海松江区广富林希尔顿酒店同步举行。

本次“上市公司产融对接会” 财联社、《科创板日报》、上海长三角G60科创集团联合主办,复金汇并购研究院协办;高榕、中科创星、达晨财智、顺融资本作为支持单位,上海交通大学中银科技金融学院提供学术支持,吸引超20家上市公司、40余家投资机构及6家硬科技企业参与。

打通一、二级市场

2019年7月22日,科创板正式开市,成为中国资本市场服务科技创新的里程碑。六年间,这片“试验田”通过制度突破——从允许未盈利企业上市到设立科创成长层,构建了“科技-产业-资本”的良性循环生态。

“科创板不仅是融资渠道,更是产业升级的加速器,” 财联社编委、《科创板日报》总编辑徐杰在开场致辞中表示,本次对接会依托财联社、《科创板日报》积累的产业资源,采用深度交流模式,旨在打破科创领域一、二市场的信息、资源壁垒,推动技术、资本与产业需求的高效链接 助推新质生产力的发展。

他认为,当下已经是从传统服务于二级市场迭代到赋能一级市场的关键节点。近期,明星创企智元机器人拟入主上市公司上纬新材的消息,让上纬新材的市值从30亿规模一路飙升至266.46亿元(截至今日收盘)。

这体现了当前一级市场的剧烈变化:技术创新、融资与平台构建不再分阶段进行,而是平行推进,企业能同时实现技术突破和资本扩张。徐杰进一步强调,打通一二级市场壁垒是当前的关键。

之后,执中联合创始人宋绍彦在主题演讲中,基于详实的数据分析分享了上市公司产业投资与并购的最新动态。

据她分享,今年上半年参与到产业投资中的上市公司集中在生产制造、电子信息、生物医药三大赛道上,不过出资金额自2022年上半年开始持续下降。

值得关注的是,上市公司关注的赛道也发生了变化,在2023、2024年投资相对集中在新材料、新能源赛道上,到了2025年上半年人工智能、新能源、半导体、新材料成为了投资的重点。尤其是机器人领域,今年上半年的投资额已超2024年全年。

其中,上市公司的直投动作明显加速。宋绍彦表示,2025年上半年,上市公司直接股权投资逆转下降趋势,投资事件及公司数量同比增长3成以上,投融资金额同比增长73.5%。

并购交易的热度也进一步走高。根据执中ZERONE统计,2025年上半年,以首次披露日期统计,上市公司以收购方参与的并购交易比数为521起,同比增长48%;交易金额为2174亿元,同比增长204.34%。

宋绍彦还指出,地方国资、央企正积极参与上市企业并购交易,活跃度高于民营资本。其中,浙江、湖北、安徽都有超过2笔以上的地方国资参与上市企业并购交易。并购标的赛道集中在半导体芯片、新材料、生物医药等领域。

这一趋势在参会机构阵容中得到印证。除高榕、中科创星、达晨财智、顺融资本等支持单位外,亦庄国投、兴湘资本、成都高新产投等地方国资均现身会场。

六大硬科技企业亮“绝活”

在2025中国科创领袖大会的产融对接会上,六家硬科技企业集中展示了其核心技术成果。这些企业均聚焦于高壁垒的技术领域,涵盖半导体、医疗设备与人工智能三大方向,呈现出显著的国产替代特征与工程化验证趋势。

其中,镭昱光电率先实现AR级单片全彩Micro-LED微显示屏量产,其2024年推出的PowerMatch®系列产品将光引擎体积压缩至0.18cc,为AR/VR设备提供核心显示解决方案。灵明光子则在高像素3D堆叠SPAD激光雷达芯片领域取得突破,不仅占据国内接收端芯片出货量首位,更与长城汽车及深圳新能源车企建立定点合作,推动辅助驾驶感知系统国产化。

归芯科技瞄准卫星互联网万亿市场,开发覆盖卫星通信、5G及自组网的全场景技术的平台型芯片。万有引力凭借来自苹果、华为等的核心团队,提供包括芯片平台、硬件解决方案以及与之配套的软件与技术套件等整套技术服务,已在XR、机器人等领域实现商业化落地,服务Meta、歌尔、智元机器人、Stanford University等全球头部客户。这四家半导体企业共同展现出底层技术自主可控的研发能力,其商业化进度成为衡量价值的关键标尺。

医疗技术领域呈现硬件与软件的双轨创新。益腾科技专注医疗影像设备核心部件研发,其自主生产的CT用X射线球管已覆盖全国,累计服务患者超100万例,直面高端医疗设备国产化产业瓶颈。

华美浩联则通过人工智能构建数字化医疗健康服务平台,以B2B2C模式赋能保险机构、银行、企业以及医疗端,提供覆盖诊前、诊中、诊后的全生命周期健康管理。两家企业分别从医疗设备核心部件替代和医疗服务效率提升切入,共同推动医疗健康产业的转型升级。

对于资本方而言,当前正重点关注三大验证维度:一是技术转化效率,例如镭昱光电量产之后的良率表现;二是场景扩展潜力,如灵明光子的芯片向机器人领域的渗透能力;三是成本竞争优势,典型如益腾科技的CT球管是否具备显著价格优势。这些指标将直接影响技术创新的产业化价值。

路演后的自由交流环节,产业与资本碰撞激烈,几位路演嘉宾被资方代表团团围住,进一步追问核心产品的量产表现、成本模型。当日下午6点,对接会在持续升温的讨论中落幕。

Fish AI Reader

Fish AI Reader

AI辅助创作,多种专业模板,深度分析,高质量内容生成。从观点提取到深度思考,FishAI为您提供全方位的创作支持。新版本引入自定义参数,让您的创作更加个性化和精准。

FishAI

FishAI

鱼阅,AI 时代的下一个智能信息助手,助你摆脱信息焦虑

联系邮箱 441953276@qq.com

相关标签

科创板 产融对接 硬科技 投资 并购 技术创新 人工智能 半导体 医疗设备 新质生产力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