钛媒体:引领未来商业与生活新知 20小时前
AI学会“换脸”,疯狂围猎老人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guoji1.html

 

近期,AI换脸诈骗手法层出不穷,不法分子利用深度伪造技术,模仿亲人或公职人员的声音和面容,专门针对老年群体实施精准诈骗,导致大量养老钱被骗。此类诈骗利用了老年人情感的脆弱性,犯罪门槛低,追回难度大。然而,伴随技术滥用的风险,也催生了商业创新机遇,企业正积极研发反诈检测技术、保险产品等,将技术转化为守护老年人的温暖力量,形成“培训+检测+保险”的服务闭环,实现商业价值与社会效益的双赢。

🤖 AI换脸技术被滥用,老年群体成为诈骗“精准打击”目标。不法分子利用深度伪造技术,完美复刻亲人、公职人员的面容和声音,通过模拟亲情或权威身份,诱导老年人转账,导致大量家庭的养老钱遭受损失。这类诈骗案件频发,且犯罪门槛因技术易得而大幅降低,资金转移迅速,追回率低。

📈 短视频平台上的“AI换脸”内容泛滥,看似无害的虚假信息吸引中老年流量,并借机推销商品,甚至虚假宣传保健品功效。这些内容利用老年人对新事物的认知偏差和对健康养生的关注,进行流量变现,进一步加剧了老年群体的信息辨别困难,存在潜在的经济和健康风险。

🧠 诈骗分子利用老年人的情感缺失和心理弱点“趁虚而入”。特别是空巢或与子女分居的老年人,更容易将骗子视为情感寄托。骗子利用“黄金半小时”效应,通过恐慌话术和制造紧急情况,在老年人情绪最不稳定时进行诈骗,使其在情感依赖和恐慌情绪的双重作用下,难以理性判断,心甘情愿交出积蓄。

🛡️ 面对AI换脸诈骗的严峻挑战,商业化解决方案正在兴起,为老年群体筑牢防诈防线。企业正积极研发基于设备端的AI换脸反诈检测技术,如荣耀Magic 7,通过分析面部特征和行为模式实时识别伪造内容。同时,创新保险产品如“防诈保”也应运而生,结合科技手段提供风险减量服务和应急保障,形成“保险+风险减量服务+科技”的模式,有效降低诈骗发生率。

💡 AI换脸诈骗的出现,不仅揭示了技术进步的伦理困境,也为银发经济领域带来了新的商业机遇。企业通过将防诈技术转化为盈利点,如将ATM转账冷静期设为增值服务、与警方合作、将防诈功能融入智能设备等,证明了在老龄化社会中,解决用户痛点并承担社会责任是成功的关键。这预示着银发防诈市场将大幅增长,涵盖智能设备、养老服务、金融保险等多个细分领域。

文 | 长青研究社,作者 | 谭佳灿,编辑 | 潘利恒

妈,我出车祸了,快转8万救命钱!

视频里,儿子满脸是血,声音急促,背景是刺耳的救护车鸣笛声。

李阿姨手抖着转了账,直到真儿子打来电话,她才知道——刚才视频里的儿子,是AI换脸伪造的!

这些并非虚构剧情,而是正在全国多地上演AI换脸诈骗真实案例。骗子利用人工智能深度伪造技术,完美复刻亲人、公职人员的面容和声音,让老年人真假难辨,防不胜防。一场针对银发群体高科技围猎已经上演,无数家庭的养老钱、血汗钱正被无情吞噬。

AI换脸骗局不少见,而当这种技术瞄准老年人时,更显其“精准打击”的残酷。诈骗分子像变戏法一样,用AI换脸和拟声技术随意扮演子女、警察甚至社区干部,让老年人防不胜防。福州一位商人被“好友”的AI视频骗走430万;银川一位退休教师被“刑警队长”的视频唬住,交出了毕生积蓄。

更令人担忧的是,此类深度伪造技术正被披上商业外衣进行扩散。短视频平台上,有很多博主专门利用假视频吸引中老年流量:幼童说着“人生哲理”,智者老人传授“养生秘诀”,外国人用蹩脚中文夸“中国制造”……这些看似荒诞的内容,却在中老年群体中收获了大量粉丝。当粉丝积累到一定数量,这些账号就会华丽转身,开始兜售各类商品,从普通日用品到标榜神奇功效的所谓“保健食品”。比如一款氨基酸复合维生素,明明只是特殊膳食用食品,竟被包装成具有保健功能的食品。

据央视网报道:2022年至2024年初,中国共发生“AI换脸”类诈骗案近百起,累计给人民群众造成经济损失高达2亿元。现在的AI技术不仅能完美复刻样貌和声音,连细微的表情变化都能模仿,诈骗成功率惊人更可怕的是,这些“非法换脸技术”正在非法渠道明码标价,5000元就能买到全套作案工具包,犯罪门槛大幅降低。

一旦得手,骗子们就通过虚拟货币渠道迅速流向境外,追回率极低。同时,《2023年度中国精神心理健康》蓝皮书数据显示,相当比例的老年人存在抑郁情绪,尤其是空巢或者与子女分居的老人。在情感缺失的状态下,诈骗分子往往就趁虚而入,打着“亲情”的幌子,口口声声叫着“爸爸妈妈”,却把黑手伸向了老年人的钱袋子,令老人将骗子误作情感依托,最终深陷骗局难以自拔。

当亲人的脸、熟悉的声音都可被伪造,我们还能相信什么?这场针对老年人的“数码围猎”,不仅需要警方重拳出击,更需要全社会共同编织一张防护网毕竟,在骗子眼中,父母对子女的爱,不过是一串可以盗取的数字。

这些AI骗局之所以屡屡得逞,在于诈骗者精心编织了一张科技+心理的天罗地网。

想象一下:诈骗者仅需你在社交平台发布的3秒短视频,AI就能完美复刻你的每一个微表情;配合以假乱真的声纹克隆技术,连你喊爸妈时特有的尾音上扬都能精准还原。深圳警方曾披露的一起案件中,诈骗团伙不仅伪造了逼真的公安部办案系统,还精心设计了带有案件编号的资金保全通知书,环环相扣的设计让受害者深信不疑,心甘情愿地交出了养老钱。

曾属科幻范畴的“黑科技”,如今已变得触手可及。各类简单易操作的AI换脸软件泛滥,只需上传几张照片就可随意出演你想要的剧情。此类技术的“平权”,实则意味着诈骗门槛的断崖式下降。

老年人成为重点目标背后,藏着令人心碎的社会图景。北京晚报记者利用三款不同软件分别生成一段语音,又录制了一段真人语音,随机向10位老人进行测试。结果显示,参与测试的老人都没能在四段语音中成功辨别出“真人”。

iProov公司的一项研究显示,大约30%的55至64岁人群和39%的65岁以上人群此前从未听说过深度伪造技术。诈骗分子深谙此道,如同精准的“心理捕手”。他们知道深夜响起的“儿子来电”会让父母方寸大乱,明白独居老人对温暖的渴望胜过理智。就算老人明知可能是骗局,可当视频里“儿子”哭着说“妈,救我”时,颤抖的手还是会按下转账密码。

犯罪心理学中的“黄金半小时”现象在此类诈骗中尤为凸显,83%的转账在诈骗开始30分钟内发生。骗子利用恐慌话术使老人转账,资金通过境外虚拟货币渠道转移。传统防诈宣传对AI“完美骗局”效果不佳。

如何为脆弱群体筑牢防诈防线,以及技术超越伦理时谁负责,这不仅是防诈课题,也是守护数字时代人性温度的问题。

AI换脸诈骗正在撕裂银发经济的防线,却也意外撕开了一个庞大的市场机遇。敏锐的企业正将冰冷的算法转化为温暖的守护。想象一下这样的场景:当老人接到可疑视频通话时,手机会像贴心管家般弹出警示;智能手表能在诈骗电话接入时发出震动提醒。这些不是科幻画面,而是正在落地的商业化解决方案。

反诈技术正在从企业的成本项目,蜕变为盈利点。市场数据印证:老年人对安全保障存在刚性需求并愿意支付溢价。

2024年举行的柏林消费电子展上,中国荣耀宣布研发出了基于设备端的“AI换脸”反诈检测技术。该技术基于深度学习模型,通过分析图像中的面部特征和行为模式,能够实时识别出AI生成的伪造内容。

厦门人保财险公司也创新地推出“防诈保”产品,签订“社区安全防诈骗保险”合同,提供防诈应急费用补偿保障。产品采用“保险+风险减量服务+科技”模式,通过科技手段提供事前防诈骗宣传等风险减量服务,健全防诈骗管理机制,降低诈骗案件的发生率,为街道防诈骗工作提供更加全面和可靠的保障。截至2024年12月已拦截高风险交易81512笔,资金2.47亿元。

这标志着银发经济领域一场反诈供给侧变革正在发生。银发防诈市场预估规模也将大幅增长,涵盖智能设备、养老服务、金融保险等多个细分领域。当老年大学的防诈课变为创收项目,当”培训+检测+保险“的服务闭环逐渐成形,我们看到的是:原来冰冷的防诈技术,正在孵化出兼具商业价值与社会效益的“新物种”。

当技术恶浪拍打银发经济的海岸时,聪明的冲浪者已经站在了浪尖。那些把ATM转账冷静期做成增值服务、把警方合作变成品牌背书、把防诈功能揉进智能设备的企业,正在证明一个真理:在老龄化社会里,好的生意永远是生于痛点,长于责任。

所以,别再仅把AI换脸诈骗当作社会新闻,其背后蕴藏的,是一个正在爆发的商业新大陆。

AI换脸诈骗的肆虐揭示了技术进步背后的伦理困境,也凸显了银发群体在数字时代的脆弱性。在这场没有硝烟的反诈战争中,我们既看到了技术滥用的风险,也见证了商业创新的力量。

从智能设备的实时防护到养老服务的防诈升级,证明商业价值与社会价值可以完美统一

本文所述案例均来自公开报道及行业报告,AI技术应用需严格遵守《生成式人工智能服务管理暂行办法》相关规定。

参考资料:

1. 新浪财经,《荣耀Magic 7成反诈神器:能检测AI换脸,视频通话一眼识真伪》,2024年

2. 北京商报,《北京金融监管局:警惕AI换脸冒充亲友等四大数字时代新"骗局"》,2025年

3. 人民网,《“AI换脸”诈骗,人脸怎能“想换就换”?》,2023年

4. 北京日报,《调查|不法分子盯上老年人,“AI换脸换声”难以辨别》,2024年

5. 人民网,《AI换脸秒变“儿子” 警惕金融诈骗盯上老人》,2024年

6. 光明网,《死犟到底!每年被骗走数亿元!亲人苦口相劝,警察都拦不住!真相竟然是......》,        2024年

7. 北京晚报,《识别AI诈骗不能靠老人”听力“》,2024年

更多精彩内容,关注钛媒体微信号(ID:taimeiti),或者下载钛媒体App

Fish AI Reader

Fish AI Reader

AI辅助创作,多种专业模板,深度分析,高质量内容生成。从观点提取到深度思考,FishAI为您提供全方位的创作支持。新版本引入自定义参数,让您的创作更加个性化和精准。

FishAI

FishAI

鱼阅,AI 时代的下一个智能信息助手,助你摆脱信息焦虑

联系邮箱 441953276@qq.com

相关标签

AI换脸诈骗 老年人 反诈 银发经济 科技创新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