钛媒体:引领未来商业与生活新知 前天 19:36
小鹏校准 SUV 产品线,G6 摸索降本、降价方案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guoji1.html

 

为进一步巩固市场地位并提升产品竞争力,小鹏汽车正着手对旗下热销车型G6进行降本优化。此次降本预计将为G6的三个在售款型带来每车1万至2万元的成本下调,并计划于今年四季度在新生产批次中应用。此次调整旨在不影响核心质量与产品体验的前提下,通过更换部分零部件供应商来降低成本,并有望促使G6的未来售价进一步下调。此举措也与小鹏近期推出的G7车型在价格区间上的重叠,以及其整体SUV产品线梳理的战略相呼应,旨在通过清晰的车型定位和价格梯度,避免内部竞争,并贯彻高性价比的产品策略,以期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取得更佳表现。

🚗 **G6车型成本优化与售价下调计划**:小鹏汽车正为G6车型制定降本方案,预计将为在售的三款车型带来每车1万至2万元的成本降低。采用降本方案的G6预计将在今年第四季度投入生产,其项目代号将从F30b变更为F30be等。此举的核心目的是在不影响车辆质量的前提下,通过调整零部件供应商来降低整体成本,并为未来下调G6的售价奠定基础,以提高其市场竞争力。

🚗 **产品线梳理与定位挑战**:小鹏汽车计划在明年推出至少四款SUV车型,其中包括一款代号D03的全新车型。然而,目前G6与近期上市的G7在尺寸、配置及价格区间上存在部分重叠,尤其G6的高配版本价格甚至超过了G7的起售价。这种车型间的内部竞争和定位模糊,如同2022年G9因SKU设计复杂引发的口碑危机,不利于消费者选择。因此,小鹏亟需明确各SUV车型的定位和价格梯度,以避免内部消耗。

🚗 **高性价比策略的延续与供应链挑战**:继MONA M03和P7+的热销后,小鹏汽车正将高性价比策略延续至G6等车型,即在保留核心智能化特性的同时,提供更具吸引力的价格。G6在今年3月改款后销量显著提升,但尚未达到爆款水平。进一步降价有望巩固其市场地位。然而,降本的具体路径仍面临供应链的考验,包括零部件供应商的重新评估和选择。小鹏在此领域面临复杂的多部门管理流程,以及产品策略频繁修正带来的稳定整零关系建立困难,这直接影响成本、质量及长期技术进步。

🚗 **向成熟制造业企业转型**:小鹏汽车的目标是成为一家拥有深厚制造业基因的企业,而非仅仅是科技公司。实现这一目标的关键在于构建一套能够持续打造高性价比产品的成熟体系。这不仅涉及成本控制和产品定位,也包括与供应商建立稳定、互利的长期合作关系,借鉴如零跑汽车在关键零部件自研自制或合资合作的策略,以获得成本竞争优势和技术协同发展。如何在此过程中保持体系的灵活性与效率,是小鹏需要深入探索的课题。

文 | 汽车像素,作者 | 邢芮芳,编辑 | 冒诗阳

小鹏校准 G6 定位

我们独家了解到,小鹏正在制定 G6 的降本方案。目前该车在售的三个车款,单车成本都会有 1 万到 2 万元的降幅。应用了降本方案的 G6,预计会在今年四季度投入生产。

现款 G6 的项目代号为 F30b,降本后会调整为 F30be 等。小鹏会在尽量不影响质量的前提下,更换 G6 部分零部件的供应商,造型、功能等核心产品点不会有明显变化。

降本的目的是对 G6 的未来售价进行整体下调。今年 7 月初,全新车型小鹏 G7 以 19.58 万元的起售价上市,比外界预期的更低。G7 定位中大型纯电 SUV,其中 22.58 万元的顶配版本,搭载了 3 颗小鹏自研的图灵 AI 芯片,何小鹏称其为首款具备 L3 级算力的 AI 汽车。

G7 的产品定位在很多方面都高于 G6 ,不仅尺寸更大,座舱内的配置也更高,比如多了一套与华为合作的 AR-HUD,二排配备了独立屏幕。

但两款车的价格区间存在重叠,在售的新款 G6 于今年 3 月中旬上市,定价 17.68-19.88 万元,高配版本的价格,超过了 G7 的起售价。

小鹏 G6

我们了解到,小鹏明年的 SUV 产品线将包含至少四款车型。已经上市的三款车之外,还会有一款代号为 D03 的全新车型在武汉工厂投产。D03 会在 SUV 市场复制 MONA M03 的定位。作为参考,M03 的价格是 11.98-13.98 万元。未来,这四款 SUV 均计划逐步推出增程式混动版本。

在更多新车上市之前,小鹏亟需梳理清晰其 SUV 产品线中各车型的定位,确立清晰的价格梯度。

车型内部竞争是车企的大忌,尤其 G6、G7 两款车本就共享了大量研发资源,造型等很多直观感受上,两车都有不少相似之处。虽然 G6 的高配与 G7 的低配版本主打不同的用户群,但相邻的价格,还是会给消费者的选择造成一定困惑。

2022 年小鹏发布 G9 时,就曾因为 SKU 设计过于复杂,提供多达六款车型及多种选装包,增加了消费者的理解成本,以至于这款旗舰车陷入口碑危机,迫使小鹏随后紧急调整产品策略和配置方案。在那之后,小鹏的新车力求精简,可选的车款一般会控制在三到四个。

小鹏现在有三款在售的 SUV,G9 定价区间 24 -27 万元,与 G7 之间有 2 万元的价差,唯 G6 与 G7 的价格距离比较近。G7 上市后, G6 需要被重新定位。

供应链的考验

 G6 于 2023 年中期首次上市,这款车初期的定价区间高达 20 到 27 万元,对标的是特斯拉 Model Y,但效果并不理想。

去年小鹏成功打造出两款热销轿车,分别是 MONA M03 和 P7+。小鹏改变了过去的打法,两款车不再将高规格的科技配置强推给所有用户,而是会提供更高的性价比,同时仍保留核心的智能化特性。从那以后,小鹏很多改款车型都延续了这一策略。

今年 3 月,G6 重新改款上市,价格控制在了 20 万元以下。这是一次颇为有效的改款, 改款前半年,G6 的月销量在 2000 到 4000 之间,改款后销量已经连续 3 个月稳定在 5500 辆以上,成为品牌内销量仅次于 MONA M03 和 P7+ 的车型。

但 G6 现在的成绩尚未达到爆款水平,目前小鹏仅有 MONA M03 一款车型月销量稳定在万辆以上,今年上半年该车型贡献了小鹏品牌约四成的销量。因此,G6 的进一步降价,不仅能更清晰地拉开与 G7 的定位差距,也能将高性价比的产品策略贯彻得更为彻底。

目标虽明确,但降本的具体路径是否合理有效,仍是对小鹏体系能力的一项关键挑战。我们了解到,小鹏的多款新车型均在多个零部件项目上重新评估并选择供应商。降低成本仅是这一举措的目的之一。

何小鹏曾经在采购上吃过亏,小鹏的零部件成本曾比很多车企都高,如今这是他亲自抓、且管理极为细致的领域之一,并为此建立了诸多跨部门的横向流程。

但这也导致了整个体系的运行偏向复杂,一个零部件的定点,往往会有项目负责人、平台负责人、专业经理等多个管理者。再加上小鹏自身的产品策略修正频繁,建立稳定的整零关系变得困难。

稳定的整零关系,是汽车企业一项核心竞争力,这不只影响到成本、质量,更是成熟车企与供应商开展联合研发,在更长的时间周期中,共同促成并维系技术进步的基础。即便在中国,丰田系的整车工厂周边数公里范围内,通常也聚集着其绝大多数核心供应商。

国内新势力中,零跑借鉴了类似丰田的零部件策略,这是他们能够在体量不大时,维系成本竞争力的原因之一。零跑在关键部件上实施自研自制,如车灯;对于技术门槛高或规模要求严苛的部件则通过合资方式解决,如座椅。以此构建稳定的供应关系。

零跑在关键成本项目上自制,比如车灯,自制有门槛的通过合资解决,比如座椅。通过这种方式保持稳定的供应关系,获得性价比优势。

小鹏的目标是明确的,由科技企业向大型制造业基因的公司转变。但如何构建一套能持续打造高性价比产品的成熟体系,仍是其需要深入探索的课题。

更多精彩内容,关注钛媒体微信号(ID:taimeiti),或者下载钛媒体App

Fish AI Reader

Fish AI Reader

AI辅助创作,多种专业模板,深度分析,高质量内容生成。从观点提取到深度思考,FishAI为您提供全方位的创作支持。新版本引入自定义参数,让您的创作更加个性化和精准。

FishAI

FishAI

鱼阅,AI 时代的下一个智能信息助手,助你摆脱信息焦虑

联系邮箱 441953276@qq.com

相关标签

小鹏汽车 G6 降本 产品线 供应链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