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财经头条 21小时前
理财半年度成绩单出炉,上半年创造收益近3900亿,现管类产品占比大幅下降,进取型投资者占比持续提升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guoji1.html

 

《中国银行业理财市场半年报告(2025年上)》显示,截至2025年6月末,银行理财产品存续规模达30.67万亿元,较年初增长2.38%。其中,混合类产品占比小幅上升,而现金管理类产品占比则有所下降。上半年,理财产品平均年化收益率为2.12%,为投资者创造收益3896亿元。值得关注的是,风险偏好为进取型的个人投资者数量占比持续上升,表明投资者对风险资产的接受度正在提高。业内人士分析认为,下半年债市利率波动、股市表现以及居民风险偏好变化将是影响理财市场的重要因素。

💰 **规模稳健增长,产品结构调整**:截至2025年6月末,全国银行理财产品存续规模已达30.67万亿元,较年初增长2.38%。在产品类型上,固定收益类产品占比小幅下降0.13个百分点,而混合类产品占比则上升0.07个百分点,显示出理财产品在风险收益特征上的微调,以适应市场变化和投资者需求。同时,现金管理类产品占开放式理财产品规模的比例较年初下降4.38个百分点,可能与存款降息后吸引力下降有关,而长期限封闭式产品占比则有所提升。

📈 **投资者风险偏好上升,进取型投资者增长**:上半年,理财产品共为投资者创造收益3896亿元,平均年化收益率为2.12%。更值得关注的是,投资者数量持续增长,特别是风险偏好为五级(进取型)的个人投资者占比近一年来持续上升,较去年同期增长1.25个百分点。这反映出在权益市场探底回升的背景下,部分投资者愿意承担更高风险以寻求更高回报,理财产品的“投资者适当性管理”面临新的挑战和机遇。

💼 **理财资金配置以固收为主,含权产品探索中**:从理财资金投向来看,截至2025年6月末,理财产品投资资产合计32.97万亿元,其中债券类资产仍占主导地位,余额为18.33万亿元,占比55.60%。尽管如此,为应对市场变化和满足投资者多样化需求,部分理财公司正积极尝试布局含权产品,例如被动指数跟踪策略的含权产品,并探索通过参与新股申购、上市公司定增等方式,打通理财资金入市的渠道。

⚖️ **公募基金规模持续领先,理财产品面临竞争**:截至2025年6月底,我国境内公募基金资产净值合计34.39万亿元,较去年底增长4.75%。自2023年年中公募基金的管理规模超越银行理财以来,两者之间的差距进一步扩大。业内人士分析认为,权益市场的回升是公募基金规模快速增长的主要原因,而理财产品在规模扩张上则更为稳健,这显示出两者在市场上的不同发展态势和竞争格局。


财联社7月25日讯(编辑 杨斌)理财半年度官方成绩单出炉。银行业理财登记托管中心今日发布《中国银行业理财市场半年报告(2025年上)》(简称“理财半年报”),截至2025年6月末,存续规模30.67万亿元,较年初增加2.38%。其中,固收产品占比较年初减少0.13个百分点,而混合类较年初增加0.07个百分点,部分理财公司尝试含权类产品。而开放式产品中,现金管理类产品占比较年初减少4.38个百分点。

收益方面,上半年理财产品平均年化收益率为2.12%,共计为投资者创造收益3896亿元。值得注意的是,风险偏好为五级(进取型)的个人投资者数量占比近一年持续上升,较去年同期增长1.25个百分点。

业内指出,下半年需要观测债市利率波动特征、股市是否持续向好激励权益类投资增加、以及居民风险偏好边际变化等对理财的影响因素。

混合类产品占比小幅上升,现管类产品占比大幅下降

根据理财半年报,截至2025年6月末,全国共有194家银行机构和32家理财公司有存续的理财产品,存续产品共4.18万只,较年初增加3.78%,同比增加4.54%;存续规模30.67万亿元,较年初增加2.38%,同比增加7.53%。

中国基金业协会近日最新发布的数据显示,截至2025年6月底,我国境内公募基金资产净值合计34.39万亿元,较去年底增长4.75%。自2023年年中公募基金的管理规模超越银行理财后,公募管理规模较理财的差距进一步扩大。

业内人士分析指出,权益市场探底回升后权益基金上量较快,带动公募基金规模快速上升。相对而言,债市收益率探至低位后,以固收资产为主的理财产品规模增长更为稳定。

理财半年报显示,上半年固收类理财的占比已有小幅下降,混合类产品占比有所上升。

分产品类型看,截至2025年6月末,固定收益类产品存续规模为29.81万亿元,占全部理财产品存续规模的比例达97.20%,较年初减少0.13个百分点。混合类产品存续规模为0.77万亿元,占比为2.51%,较年初增加0.07个百分点;权益类产品和商品及金融衍生品类产品的存续规模分别为0.07万亿元和0.02万亿元。

从理财资金投向来看,截至2025年6月末,理财产品投资资产合计32.97万亿元,同比增长7.31%。理财产品资产配置依然以固收类为主,投向债券类、非标准化债权类资产、权益类资产余额分别为18.33万亿元、1.82万亿元、0.78万亿元,分别占总投资资产的55.60%、5.52%、2.38%。债券类资产中,理财产品持有信用债12.79万亿元,占总投资资产的38.79%,占比较去年同期减少2.34个百分点。

2024年以来,监管部门多次鼓励引导中长期资金入市。2025年1月,中央金融办等六部门联合印发《关于推动中长期资金入市工作的实施方案》,为打通中长期资金入市堵点等方面做出重要部署。

为支持资本市场平稳健康发展,中银理财在理财半年报的专栏文章中指出,理财公司可积极布局被动指数跟踪策略的含权产品,以固收资产夯实基础,搭配不同比例的指数相关权益类资产投资,以匹配投资者多样化的收益弹性需求。通过积极参与新股申购、上市公司定增等多种方式,打通理财资金入市堵点。

另外,截至2025年6月末,开放式理财产品存续规模为24.82万亿元。其中,现金管理类理财产品存续规模为6.40 万亿元,占全部开放式理财产品存续规模的比例为25.79%,较年初减少4.38个百分点,较去年同期减少7.09个百分点。而在5.85万亿元封闭式理财产品中,1年以上的产品占比72.86%,较年初增加5.71个百分点。

业内人士指出,在新一轮存款降息后,现金管理类产品的吸引力进一步下降。封闭式产品则为市场提供了长期稳定的资金来源。

光大证券银行业分析师王一峰此前研报预计,2025年理财中性假设下,规模增量2-3万亿,年末规模在32~33万亿左右,存款“脱媒”或仍是理财规模扩张的重要支撑。

上半年理财创造收益3896亿元,进取型投资者占比上升

根据理财半年报,2025年上半年,理财产品平均年化收益率为2.12%,共计为投资者创造收益3896亿元,较去年同期增长14.18%。

另外,截至2025年6月末,持有理财产品的投资者数量达1.36 亿个,较年初增长8.37%,其中个人投资者占比98.66%。持有理财产品的个人投资者数量最多的仍是风险偏好为二级(稳健型)的投资者,占比33.56%。同时,风险偏好为五级(进取型)的个人投资者数量占比近一年持续上升,较去年同期增长1.25个百分点。

图:理财产品各类风险偏好投资者数量分布

(资料来源:银行业理财登记托管中心,财联社整理)

信银理财在专栏文章中指出,应加强理财产品适当性管理。建立科学完善的五级产品风险评级体系,强化产品信息披露,以此夯实产品适当性根基。同时筑牢渠道适当性屏障,做好适当性延伸服务,并深化客户适当性全流程陪伴。

近期债市调整,股市行情向好,银行理财净值又有所波动。

王一峰认为,需要观测债市利率波动特征、股市是否持续向好激励权益类投资增加、以及居民风险偏好边际变化等对理财的影响因素。进入下半年,随着理财收盘法计价等稳估值手段陆续完成整改,理财负债稳定性或有所弱化。

Fish AI Reader

Fish AI Reader

AI辅助创作,多种专业模板,深度分析,高质量内容生成。从观点提取到深度思考,FishAI为您提供全方位的创作支持。新版本引入自定义参数,让您的创作更加个性化和精准。

FishAI

FishAI

鱼阅,AI 时代的下一个智能信息助手,助你摆脱信息焦虑

联系邮箱 441953276@qq.com

相关标签

银行理财 理财市场 投资者风险偏好 公募基金 固收类产品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