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财经头条 21小时前
子公司合并首个大动作!“国泰海通资管”正式亮相,更是券商资管合并首例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guoji1.html

 

国泰海通证券正式启动旗下两家资管子公司——国泰君安资管与海通资管的合并程序,标志着券商资管行业的首次合并动作。此次合并是继国泰君安与海通证券合并后,子公司层面的重要整合举措,旨在消除同业竞争,提升财富管理核心竞争力。合并后的资管公司名为“上海国泰海通证券资产管理有限公司”,合并规模近7000亿元,将为客户提供更优质、专业化的资产管理服务,为行业创新发展提供借鉴。目前,高管已陆续就位,产品迁移和更名工作也在有序推进中,以确保投资者利益不受影响。

🌟 行业首例:国泰海通证券旗下国泰君安资管与海通资管启动合并,这是券商资管行业首次发生的子公司合并事件,为后续券商整合提供了重要参考。

🚀 战略协同:此次合并是国泰海通证券在完成母公司合并后的重要子公司整合步骤,旨在解决同业竞争,进一步提升财富管理的核心竞争力,践行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理念。

📈 规模效应:合并后,两家资管公司合计管理规模将达到近7000亿元,营收和净利润均有显著提升,员工总数达到508人,将构建更强大的资产管理业务平台。

🔄 平稳过渡:合并过程中,公司已部署产品迁移和更名安排,包括公募基金的名称变更和部分参公大集合产品的管理人变更等,以切实保护投资者利益,确保业务平稳运行。

🗺️ 未来展望:合并后的国泰海通资管将统一业务方向,融合双方优势,为客户提供更专业、多元化的服务,并积极探索财富管理新模式,提升海外资产配置能力。


财联社7月25日讯(记者 闫军)国泰海通证券首次迎来子公司整合动作,这也是券商资管的首次合并动作。

7月25日晚间,国泰海通证券公告称,公司董事会审议同意了全资子公司上海国泰君安资管吸收合并海通资管及相关工作方案。

同日,国泰君安资管公告公司名称变更名为“上海国泰海通证券资产管理有限公司”。

这既是证券行业首例券商资管合并案例,也是今年4月国泰君安与海通证券合并后,首个子公司的合并,势必为后续子公司合并提供参考样本。

据悉,资管公司的吸收合并主要包括产品迁移、法人合并等关键步骤,国泰海通证券将根据产品迁移进度适时实施法人合并。

此外,据财联社记者从接近国泰海通证券的人士处了解,目前公司正按照监管要求分批、有序推动各类子公司整合工作,除本次资管公司启动整合外,其他子公司均尚未明确整合方案。

行业首例券商资管子公司合并启动

今年以来,有关国泰海通证券各子公司整合安排被广泛关注。

从历史沿革来看,国泰君安资管与海通资管均是具有悠久历史及深厚积淀的资管公司,不仅是国泰海通证券成立后首例子公司整合启动,也将是国内证券行业首例券商资管子公司的合并案例。

资料显示,原国泰君安证券和原海通证券均在2005年获得创新试点资格,成为首批获准开展集合资产管理业务的证券公司,至今已有20年历史。

先来看国泰君安资管,该公司是在原国泰君安证券资产委托管理总部的基础上,经过一年多时间的筹备,在2010年5月12日,获得证监会批准设立,注册资本8亿元,由国泰君安证券单独出资,公司于2010年10月18日正式开业,是业内首批券商系资产管理公司。2017年7月,公司增资12亿元,注册资本变更为20亿元。2021年原国泰君安资管获批公募牌照后建立“公募+私募”双轮驱动业务体系。

再来看海通资管,公司在海通证券管理部基础上组建起来的、由海通证券全额出资的子公司。2012年3月26日,证监会核准了海通证券成立子公司的申请,当年6月26日,海通资管取得了营业执照。海通资管曾在2014年8月、2016年8月分别获得股东方海通证券2亿、10亿元的增资,增资后,公司注册资本金变更为22亿元。

随着国泰君安证券与海通证券的合并,海通资管的股权也经历了变动,先是在今年3月14日,两家券商吸收合并交割后,海通证券所持海通资管股权归属于合并后的存续公司国泰君安证券,到了4月3日,“国泰君安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名称变更为“国泰海通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即国泰海通证券成为海通资管的股东。

“两家资管子公司启动合并,标志着国泰海通证券向着全面整合融合的目标再次迈出了关键一步。”有业内人士分析表示。

合并后资产管理规模近7000亿元

作为两家老牌券商资管,原国泰君安资管、原海通资管在券商资管中均有不同程度发力。以2024年年报数据来看,国泰君安资管2024年实现营业收入16.62亿元,净利润3.05亿元。资产管理总规模5884亿元,排名第二,位列于中信证券资管之后。其中,集合资产管理规模2393亿元,单一资产管理规模1295亿元,专项资产管理规模1404亿元,公募基金管理规模792亿元。

海通资管方面,2024年实现营业收入4.56亿元,净利润1.93亿元。截至2024年末,海通资管的资产管理总规模1070亿元,业内排名14。

在行业人士看来,两家资管公司合并,不仅将解决同业竞争问题,更将助力国泰海通证券进一步提升财富管理核心竞争力,更好践行金融为民理念,服务上海全球资管中心建设和券商资管行业创新发展。

根据2024年数据测算,两家资管公司合计管理规模将达到6954亿元,合计营收21.18亿元,合计净利润近5亿元。同时员工数量将达到508人,其中,原国泰君安资管328人,原海通资管180人。

两家资管公司合并的路线图也有了一定程度的披露,未来一方面将统一业务方向、制定创新发展战略,整合客户群体、优化服务体系;另一方面,将融合各自特色优势,共享核心能力和禀赋资源,为客户提供更优质的个性化、专业化、多元化服务,为国泰海通证券构建更强大的资产管理业务平台、更完善的财富管理生态提供有力支撑。

此外,据介绍,未来,两家资管公司将整合优势资源,进一步专注主业、优化供给,积极探索财富管理新模式,稳步提升海外资产配置能力,更好满足居民日益增长的财富管理需求。

如何看合并后的国泰海通资管排名?2024年,中信证券资管以7947.72亿元的管理总规模居首,两厢合并的资管规模与中信证券还有千亿差距。

合并进展:高管陆续就位,旗下产品迁移已有部署安排

资管机构合并,外界尤为关注高管变更与产品的平稳过渡。

国泰君安资管现任董事长为谢乐斌,陶耿担任公司副董事长、总裁、财务负责人;2025年4月,国泰海通证券合并之际,陶耿新增担任海通资管董事长及法定代表人。企查查显示,原国泰君安资管、海通资管的法定代表人均为陶耿。

产品过渡方面,财联社获悉,两家资管公司旗下产品更名与迁移已有部署安排。根据国泰君安资管公告,公司更名后旗下产品的管理人名称将正式变更为“上海国泰海通证券资产管理有限公司”,后续将对旗下公募基金产品名称进行相应变更。

同时,海通资管旗下部分参公大集合未来将申请变更管理人为国泰海通资管,并申请注册为公募基金;个别参公大集合将到期终止;私募产品等将依法履行管理人变更程序。

记者了解到,在此过程中,公司将切实保护投资者利益,公司主要业务和服务均正常开展,未来将依托更强大的投融资能力为客户提供更专业优质的资产管理服务。

Fish AI Reader

Fish AI Reader

AI辅助创作,多种专业模板,深度分析,高质量内容生成。从观点提取到深度思考,FishAI为您提供全方位的创作支持。新版本引入自定义参数,让您的创作更加个性化和精准。

FishAI

FishAI

鱼阅,AI 时代的下一个智能信息助手,助你摆脱信息焦虑

联系邮箱 441953276@qq.com

相关标签

国泰海通证券 资管子公司合并 券商资管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