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 07月25日 15:48
外交部就所谓“产能过剩”、产业补贴等中欧分歧议题阐明立场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guoji1.html

 

第二十五次中国-欧盟领导人会晤就双方经贸分歧进行了坦诚沟通。中方强调,中欧经贸关系的本质是互补互利,应在发展中实现动态平衡。针对“产能过剩”的指责,中方以新能源汽车为例,指出中国产能旨在填补全球绿色缺口,是先进产能,并非过剩,并批评将此作为保护主义的借口。同时,中方重申其产业补贴政策遵循开放、公平、合规原则,符合世贸组织规则,并指出欧盟自身也大量提供产业补贴,不应双重标准。

📈 **中欧经贸关系强调互补共赢与动态平衡**:中方在第二十五次中欧领导人会晤中,就欧方关切的经贸问题,以友好、尊重、坦诚的态度进行了全面、耐心、深入的沟通。中方明确指出,中欧经贸关系的本质在于双方的优势互补和互利共赢,并强调这种关系完全有能力在发展过程中实现动态平衡。为了促进贸易的可持续和平衡发展,中方表达了进口更多适销对路的欧洲优质产品的意愿,同时也呼吁欧方能够放宽对高技术产品的对华出口限制。

⚡ **中国新能源产能是填补全球绿色缺口,而非“过剩”**:针对“产能过剩”的说法,中方认为产能是否过剩应由全球市场来判断。以新能源汽车行业为例,根据国际能源署的预测,到2030年全球将面临2700万辆新能源汽车的缺口。中国在此领域拥有的先进产能,正是为了填补这一世界性的“绿色缺口”而贡献的,并非所谓的“过剩”。中方批评将“中国产能过剩”作为保护主义措施的借口,认为这是对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市场供需关系的片面解读。

⚖️ **产业补贴政策坚持开放公平,反对双重标准**:中方重申,中国的产业补贴政策始终坚持开放、公平和合规的原则,严格遵守世界贸易组织(WTO)的规则。中方指出,在全球范围内,产业补贴是一种被各国普遍采用的政策工具。尤其在欧盟自身也为相关产业发展提供了大量补贴的情况下,不应在产业补贴问题上采取“双重标准”,对中国进行不公平的指责。

【外交部就所谓“产能过剩”、产业补贴等中欧分歧议题阐明立场】财联社7月25日电,外交部发言人郭嘉昆主持例行记者会。郭嘉昆在会上就7月24日举行的第二十五次中国-欧盟领导人会晤进一步介绍情况。谈及双方存在的分歧,郭嘉昆表示,同任何双边关系一样,中欧之间当然也存在一些分歧。对欧方关切的经贸问题,中方本着友好、尊重、坦诚的态度就相关问题全面、耐心、深入、细致地表明了立场。中方强调,中欧经贸关系的本质是优势互补、互利共赢,应该也完全能够在发展中实现动态平衡。中方致力于实现中欧贸易可持续、平衡发展,愿进口更多适销对路的欧洲优质产品,欧方应放宽高技术产品对华出口限制。中方强调,产能是不是过剩,要放在全球看,由市场来判断。以新能源汽车行业为例,国际能源署测算,2030年全球新能源汽车缺口将达2700万辆。中国的新能源产能是可以填补世界“绿色缺口”的先进产能,是贡献不是“过剩”。所谓“中国产能过剩”的论调,实质上是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对市场供需关系的片面认识,是为保护主义措施寻找托词。中方重申,中国的产业补贴政策坚持开放、公平、合规原则,严格遵守世贸组织规则。从世界范围看,产业补贴政策是各国普遍采用的。欧盟自己也为相关产业发展提供了大量补贴,不应该在产业补贴问题上奉行“双重标准”。 (澎湃新闻)

Fish AI Reader

Fish AI Reader

AI辅助创作,多种专业模板,深度分析,高质量内容生成。从观点提取到深度思考,FishAI为您提供全方位的创作支持。新版本引入自定义参数,让您的创作更加个性化和精准。

FishAI

FishAI

鱼阅,AI 时代的下一个智能信息助手,助你摆脱信息焦虑

联系邮箱 441953276@qq.com

相关标签

中欧领导人会晤 经贸分歧 产能过剩 产业补贴 新能源汽车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