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資者對美國股市——尤其是「七巨頭」大型科技股——的信心正迅速升溫,與此同時,看跌美元的聲音卻逼近歷史峰值。
高盛面向機構客戶進行的最新QuickPoll顯示,投資者對美國股市——尤其是「七巨頭」大型科技股——的信心正迅速升溫,與此同時,看跌美元的聲音卻逼近歷史峰值。這項於7月1日至2日完成的月度快調共收到800份有效問卷,顯示風險偏好已回到2025年1月「美國例外論」主導市場時的水平;只是如今資金更分散,美元資產被持續減倉,歐洲等發達市場同步迎來流入。

高盛全球銀行與市場部Marquee平台內容策略主管奧斯卡·奧斯特倫德指出,過去幾個月最顯著的變化之一,就是美元與美股罕見脫鉤。自2016年1月有記錄以來,僅出現過三次「看跌美元+看漲美股」同時佔據主流的情形,上一次發生在2024年1月。

此輪美元走軟,核心誘因之一是對美國財政前景的擔憂:截至7月17日,美元兌歐元年內累貶11%,兌日元跌6.4%;而美國國債佔GDP之比正逼近二戰以來高點。調查顯示,看空美元與看多美元的人數比例超過7:1,爲該問卷近十年最極端的一次。

另一邊,51%的受訪機構看好標普500,僅32%看跌。跨資產銷售交易員布萊恩·加勒特提醒,這種「經濟向好→股市上漲→美元理應走強」的傳統邏輯似乎失靈,表明市場存在潛在錯位。
投資者爲何對美股保持樂觀?奧斯特倫德羅列了三大推手:首先,聯儲局立場轉鴿,利率下行速度超預期,直接抬升股市估值;其次,AI概念持續升溫,美國坐擁全球科技龍頭,「七巨頭」尤爲受寵——66%的受訪者已持有或計劃進一步增持;再次,地緣政治溢價回落,雖然貿易與地緣仍是焦點,但市場已把10%—15%的實際關稅視爲新常態,對全球供應鏈斷裂的擔憂明顯緩和。加勒特補充稱,4月初市場曾擔心美國「退出全球貿易」,如今這一憂慮已基本消散。
不過,一致性過高的倉位也埋下反轉隱患。7月快調中,受訪者對風險資產、標普500與黃金的看多情緒均顯著高於歷史均值,而對石油和美元的預期則低於均值。奧斯特倫德坦言,「極度一邊倒的共識讓市場變得脆弱,任何微小數據都可能觸發快速調整。」加勒特亦指出,目前這些信念尚未遭遇價格挑戰,但「一兩個意外數據就足以動搖一致性交易」。
面對潛在的羊群踩踏,加勒特建議尋找低成本對沖工具以抵禦「根深蒂固的共識」。例如,押注標普500與歐元同步下跌,可同時對沖「美國例外論」與「美元走弱」兩大主流預期。
編輯/lamb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