钛媒体:引领未来商业与生活新知 07月25日 12:27
马斯克开饭店,麦当劳哭了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guoji1.html

 

特斯拉近期在美国好莱坞开设的餐厅,以其科幻飞碟造型和复古未来主义设计引发全球关注。这家餐厅不仅是用餐场所,更是特斯拉展示科技实力、品牌文化和构建封闭消费生态圈的战略举措。从儿童版电动车到限量版龙舌兰酒,特斯拉擅长通过跨界产品制造话题,提升品牌热度。餐厅的设立,旨在挖掘“等待经济”中的用户剩余价值,将充电时的被动等待转化为主动消费,并利用餐厅的高频流量带动汽车的低频销售。同时,特斯拉也借此巩固粉丝经济,丰满品牌和创始人IP,传递一种面向未来的科技生活方式。特斯拉的实体餐厅,已成为一个“披着餐厅外衣的未来生活体验中心”,预示着其“硬件+服务+场景+社群”的闭环模式将重塑用户体验。

🚀 特斯拉餐厅是其跨界营销战略的延伸,通过独特的科幻设计和科技体验,成功吸引了全球目光,制造了大量话题和流量。这种策略旨在不依赖高额传统广告预算的情况下,持续保持品牌热度。

💡 餐厅的设立旨在挖掘“等待经济”中的用户剩余价值,将传统充电站的被动等待时间转化为主动消费场景。通过“充电+餐饮+观影”的组合,延长用户停留时间,增加用户在休闲娱乐上的额外消费,并将原本流向竞争对手的消费收入囊中。

📈 特斯拉餐厅利用高频消费(餐饮)带动低频消费(汽车),吸引非车主用户前来体验,潜移默化地建立品牌认知和好感,为未来的购车决策埋下伏笔。同时,也将车主的低频必要需求(充电)与高频需求(餐饮)绑定,提升了用户粘性和生命周期价值。

🌟 特斯拉强大的粉丝基础是其跨界产品成功的关键。餐厅的推出能够迅速引发粉丝群体的追捧和病毒式传播,直接转化为声量和收入。顾客排队13小时开业当天的情况,便是其强大粉丝效应的直观体现。

✨ 餐厅不仅是产品销售场所,更是品牌生活方式和价值观的倡导者。它向消费者传递特斯拉提供的不只是交通工具,更是一种面向未来的、充满科技感和想象力的生活方式,同时也丰满了创始人马斯克的个人IP,使其更具魅力和话题性。

文 | 寻空的营销启示录

最近,特斯拉位于美国好莱坞的餐厅正式开业,瞬时引爆了全球关注。

这家餐厅从设计图流出之初就吊足了人们的胃口,如今的实体更是将科幻感拉满:整体建筑形如一个降落在地球的巨大飞碟,内部则充满了浓郁的复古未来主义气息。

一楼可边充电边用餐,二楼常规座位超250人,餐厅外部两块巨大的LED屏幕还会播放经典电影片段,将其瞬间变为一个露天汽车影院。

当然,马斯克绝不会放过任何一个展示其科技肌肉和品牌文化的机会。

餐厅里,你可以看到最新一代的Optimus人形机器人为你送上爆米花;你吃到的汉堡,是用酷炫的Cybertruck造型包装盒装着的;吃饱喝足,还能顺手买一件印有餐厅标志的T恤或周边摆件。

据报道,这家餐厅在开业当天,仅6个小时的营业额就高达4.7万美元。

一个造车的,为什么要去开餐厅?这跨界幅度之大,让很多人直呼看不懂。

但如果我们把目光拉长,回顾特斯拉的跨界发展历程,就会发现,这盘棋,马斯克早已开始下了。

01   特斯拉跨界,一种新的营销方式

实际上,推出跨界产品,一直是特斯拉行之有效且屡试不爽的营销策略。这种策略能巧妙地利用其强大的品牌号召力,在不耗费大量传统广告预算的情况下,持续制造话题,保持品牌热度。

2016年,特斯拉推出首款儿童版Model S电动车,售价500 美元,适合3-8岁儿童。当时特斯拉最便宜的车是大几十万的 Model S,那些 “买不起大 S” 的消费者,也能拥有一辆 “小 S”。 

这款童车一经推出,便迅速售罄。从这里可以看出,特斯拉早已擅长通过推出周边产品来提高品牌热度。

2020年,特斯拉推出限量版龙舌兰酒,750ml售价250美元,闪电造型酒瓶印有烫金Logo,未开售即被抢空,甚至在二手平台上,空瓶的炒价高达500 至 800 美元,成为“最贵特斯拉周边”。

同年特斯拉推出的Cybertruck不锈钢口哨,以医用级钢材复刻皮卡棱角,售价50美元秒罄,被马斯克称为“吹响赛博未来的号角”。

2025年,特斯拉推出Cybertruck发条赛车模型,1:43比例合金车身,复古发条驱动,国内定价199元。

开售当日同样很快售罄。这与其说是玩具,不如说是微型广告——用户转动发条时,Cybertruck的硬核设计语言通过指尖触感传递,潜移默化强化品牌认知。

从特斯拉的这些出圈跨界产品,不难发现其套路所在:选在新车发布或交付的周期内推出,并巧妙地将特斯拉的工业制造能力和品牌声量,复用于跨界产品之上,从而达到提升新品知名度和品牌影响力的目的。

“买不起车,但总买得起一个杯子或口哨。”这样的话是品牌最想听到的。

02   马斯克开饭店,图啥?

如果说推出龙舌兰酒、赛博口哨还只是特斯拉在营销上的小打小闹,目的是为新品造势,那么开设一家餐厅,则意味着一种更重、更长期的投入,不像一时兴起的玩票。

有报道称,特斯拉早已在上海浦东的超级工厂旁预留了3000平方米地块,用于建设“特斯拉餐厅上海店”,并有望于2026年春节前后开业。

这清晰地表明,特斯拉正打算将餐厅作为其品牌长期经营的落地项目。那么,马斯克这么干到底图啥?

●创造等待经济,挖掘用户“剩余价值”

有一种经济模式叫等待经济,它瞄准的是人们在完成一件事的间隙中产生的消费需求。机场的按摩椅、商场里的迷你KTV和抓娃娃机、酒店大堂的咖啡馆,本质上都是等待经济的产物。

其中最具代表性的,莫过于高速公路服务区,司机和乘客在加油、充电或休息的途中,顺便完成餐饮、购物等消费,这早已成为服务区重要的收入增长点。

特斯拉餐厅,将这一模式玩到了极致。传统充电站的平均停留时间约为28分钟,这段时间对于车主而言,往往是枯燥且被动的。

而特斯拉通过“充电+餐饮+观影”的组合,成功将被动的等待转化为了主动的消费场景,将用户停留时间轻松延长至一小时以上。

这意味着,用户在为车充电付费的同时,还会心甘情愿地为自己的休闲娱乐再掏一份钱。

过去,特斯拉车主在去充电的路上,可能会顺路到麦当劳的得来速买个汉堡和可乐,如今,这部分原本流向竞争对手的消费,被特斯拉稳稳地收入囊中。

不得不说,麦当劳,危险了。

从这个角度看,马斯克不仅是在造车,更是在构建一个封闭的消费生态圈,“榨干”用户的剩余价值。

●制造话题和流量,高频带低频

特斯拉开餐厅,这种巨大的行业反差感,本身就是一条自带爆炸性流量的新闻。再加上其独特的赛博朋克风格和未来主义设计,餐厅一开业便毫不意外地霸占了各大社交平台的热搜榜。

更深层的逻辑,在于用高频打低频。

汽车作为大件耐用消费品,用户的购买决策周期长,购买频率极低。一旦交易完成,品牌与用户之间的连接就会大大减弱。但餐厅则完全不同,它满足的是人们每日所需,属于典型的高频消费。

特斯拉巧妙地利用餐厅的高频流量来带动汽车的低频流量:

对于非车主,他们仅仅是出于好奇或被餐厅的独特体验吸引而来用餐, 在一次次的用餐体验中,他们会潜移默化地建立起对品牌的认知和好感,为未来的购车决策埋下种子。

对于车主,餐厅将充电这一低频但必要的需求,与餐饮这一高频需求绑定,增加了用户的消费频次和品牌粘性。这无形中拉长了用户的生命周期价值。

我们可以算一笔账:假设一位车主在10年的用车周期内,每周都来特斯拉餐厅消费100美元,那么10年下来,他额外贡献的消费额将超过5万美元,这几乎相当于多卖出了一辆Model Y。

此外,这种持续的声量对新品发布也至关重要。近期特斯拉官宣将发布新款的六座Model Y L,在正式发布前的这段空窗期,餐厅带来的持续话题正好可以让品牌热度保持在高位,避免了新品未发、声量先衰的尴尬。

●利用粉丝经济的规模效应

顶级品牌与普通品牌的最大区别之一,在于是否拥有庞大且忠实的粉丝群体。

特斯拉、苹果、小米等品牌,经过多年积累,其粉丝不仅是产品的消费者,更是品牌的拥护者和传播者。他们对品牌的一举一动都高度关注,并乐于主动分享。

小米当年推出工装夹克、不锈钢杯时,米粉们的热情参与和主动传播,就是粉丝经济威力的最好证明。

对于这类品牌而言,推出任何跨界产品,都如同在自己的私域流量池里投下一枚“鱼饵”,总能迅速引发粉丝群体的追捧和病毒式扩散。

特斯拉餐厅开业当天,顾客排队 13小时,正是其强大粉丝效应的直观体现。这庞大的用户规模,既能转化为声量,又能直接带来收入。

●丰满品牌和创始人 IP

成功的品牌不仅仅是产品的提供者,更是某种生活方式和价值观的倡导者。

汽车,终究是冰冷的工业产品,而餐厅则代表着有温度的烟火气和生活方式。

梅赛德斯-奔驰曾推出过“Mercedes me”体验店,集餐饮娱乐、精品购物、产品展示和试乘试驾于一身,其核心目的就是为了打造一种360°的梅赛德斯-奔驰品牌生活方式。

它向消费者传递的信息是:奔驰不只是汽车制造商,它更是品质生活的代名词。

同样,特斯拉餐厅也在告诉用户:特斯拉提供的不仅仅是交通工具,更是一种面向未来的、充满科技感和想象力的生活方式。

而对于埃隆·马斯克而言,推出这些充满话题性的跨界产品,也是丰满其个人IP的绝佳方式。

一个只懂技术的工程师或许令人敬佩,但一个既能造火箭、又能卖龙舌兰酒和汉堡的科技顽童,则无疑更有趣、更有魅力、更像一个有血有肉的人。这些看似不着调的举动,恰恰是打造其个人传奇IP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结语:

马斯克通过一个实体餐厅,巧妙地将能源网络、人工智能、品牌社群和生活方式无缝链接,创造了一个前所未有的物理世界超级App。

这更像是一个“披着餐厅外衣的未来生活体验中心”。在这里,汽车是移动的钱包,充电桩是能源的接口,人形机器人是劳动力的雏形,而消费者每一次的点餐和打卡,都在为特斯拉庞大的数据库贡献着最有价值的行为数据。

传统车企的终点是交付中心,而特斯拉的交付,或许从走进餐厅的那一刻才真正开始。它交付的不仅仅是一辆车,更是一种生活方式的订阅权。

当竞争对手还在绞尽脑汁提升汽车的续航里程时,特斯拉已经开始思考如何经营用户的续航时间。

特斯拉“硬件+服务+场景+社群”的闭环模式,将带来什么?

今天,它可以是餐厅,明天,它或许就是集成了自动驾驶出租车的站点、搭载了星链服务的社区、甚至是人形机器人主导的无人化酒店。

对于马斯克来说,餐厅只是入口,未来的生活方式才是“主菜”。

更多精彩内容,关注钛媒体微信号(ID:taimeiti),或者下载钛媒体App

Fish AI Reader

Fish AI Reader

AI辅助创作,多种专业模板,深度分析,高质量内容生成。从观点提取到深度思考,FishAI为您提供全方位的创作支持。新版本引入自定义参数,让您的创作更加个性化和精准。

FishAI

FishAI

鱼阅,AI 时代的下一个智能信息助手,助你摆脱信息焦虑

联系邮箱 441953276@qq.com

相关标签

特斯拉 跨界营销 粉丝经济 生活方式 未来科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