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嗅 07月25日 10:15
严格区分失信、失能被执行人,最高法发布典型案例。今天,最高人民法院发布严格区分失信、失能被执行人强化信用修复典型案例。失信被执行人是指被执行人未履行生...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guoji1.html

 

最高人民法院发布了严格区分失信被执行人和失能被执行人的典型案例,旨在加强信用修复工作。失信被执行人指有能力履行却拒不履行法律文书义务者,而失能被执行人则是指完全丧失履行能力且无财产可供执行者。自2024年以来,全国法院在严厉打击失信行为的同时,也为“失能”人员提供纾困,帮助“诚实而不幸”的被执行人重返正常生活。通过适用失信惩戒宽限期和信用修复措施,鼓励被执行人经济再生。2024年,新纳入失信被执行人名单人数同比下降23.4%,信用修复回归市场人数同比增长35.4%,失信被执行人名单人数出现十年来首次下降,这既保障了胜诉者的权益,也为有潜力的市场主体创造了发展空间,提振了市场信心,缓解了社会矛盾,为优化营商环境和维护社会稳定贡献了力量。

⚖️ 明确区分失信与失能被执行人:失信被执行人是指具备履行能力但故意规避或抗拒执行的被执行人;失能被执行人则是指完全丧失履行能力且无财产可供执行的被执行人。最高法发布典型案例,旨在指导全国法院进行分类管理。

💡 强化信用修复与纾困:最高法指导全国法院在严厉打击失信行为的同时,为确实丧失履行能力的“失能”人员提供纾困解绑,帮助“诚实而不幸”的被执行人通过信用修复措施,如失信惩戒宽限期制度,实现经济再生,重返正常生活。

📈 数据显示成效显著:2024年,全国法院新纳入失信被执行人名单的人数同比下降23.4%,而通过信用修复回归市场的人数同比增长35.4%,失信被执行人名单人数出现十年来首次下降,表明分类管理和信用修复措施取得了积极成效。

⚖️ 兼顾各方权益与社会稳定:此举在维护胜诉当事人合法权益的同时,为有发展潜力的市场主体“造血再生”创造了条件,有助于提振市场主体信心,有效缓解社会矛盾,为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和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发展贡献了司法力量。

严格区分失信、失能被执行人,最高法发布典型案例。

今天,最高人民法院发布严格区分失信、失能被执行人强化信用修复典型案例。失信被执行人是指被执行人未履行生效法律文书确定的义务,且具有“有履行能力而不履行”“抗拒执行”等法定情形。失能被执行人则是指被执行人完全丧失履行能力,法院经核查确无财产可供执行,导致“执行不能”。最高人民法院介绍,2024年以来,最高人民法院指导全国法院扎实开展“失信”与“失能”分类管理相关工作,在严厉打击严重失信行为的同时,为确无财产可供执行的“失能”人员纾困解绑,帮助“诚实而不幸”的被执行人走出债务困局,回归正常生活。

全国法院积极适用失信惩戒宽限期制度和信用修复措施,帮助努力偿债的被执行人经济再生。2024年,全国法院新纳入失信被执行人名单245.7万人次,同比下降23.4%;282.1万人次通过信用修复回归市场,同比增长35.4%,失信被执行人名单人数十年来首次下降。既维护胜诉当事人的合法权益,又为有发展潜能的市场主体“造血再生”创造条件,进一步提振市场主体信心,有效缓和社会矛盾,为推进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和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发展贡献了司法力量。

Fish AI Reader

Fish AI Reader

AI辅助创作,多种专业模板,深度分析,高质量内容生成。从观点提取到深度思考,FishAI为您提供全方位的创作支持。新版本引入自定义参数,让您的创作更加个性化和精准。

FishAI

FishAI

鱼阅,AI 时代的下一个智能信息助手,助你摆脱信息焦虑

联系邮箱 441953276@qq.com

相关标签

失信被执行人 失能被执行人 信用修复 最高法 司法实践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