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嗅 07月25日 09:48
赚不到钱,是因为班上多了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guoji1.html

 

文章深入剖析了“打工思维”与“赚钱思维”的根本区别,指出打工思维是“先有能力,再找岗位”,而赚钱思维则是“先有需求,再造产品”。作者通过比喻厨师与餐厅老板,以及短视频教程和课程销售的例子,生动阐释了这两种思维模式在面对问题时的不同逻辑。文章强调,即使在职场中,也应运用赚钱思维,关注“用户”需求,才能更好地实现个人价值,摆脱“高级打工人”的定位,成为真正的价值创造者,尤其对于想要折腾个人事业的人来说,更是如此。

💡 **思维模式的根本差异:** 文章的核心观点在于区分了“打工思维”和“赚钱思维”。打工思维遵循“先有能力,再找岗位”的逻辑,侧重于打磨自身技能并寻求匹配的机会;而赚钱思维则采用“先有需求,再造产品”的模式,优先考虑市场需求和痛点,再围绕这些需求构建解决方案和能力。

👨‍🍳 **比喻与实例的生动阐释:** 作者用“顶级厨师”比喻打工思维,强调其关注“完成任务”,专注于技术和流程;用“餐厅老板”比喻赚钱思维,强调其关注“创造价值”,重视市场需求和用户体验。同时,通过AI教程和自媒体课程的例子,展示了打工思维的“炫技”与赚钱思维的“解决问题”之间的鲜明对比。

💼 **职场中的应用与价值:** 文章指出,即使在传统的职场环境中,也需要运用“赚钱思维”。向上级汇报、争取项目支持、谈论薪资,本质上都是在“卖”自己,理解上级(用户)的需求、关心点和顾虑,才能更有效地展现自身价值,避免被埋没。

🚀 **个人事业发展的关键:** 对于渴望折腾个人事业或成为“超级个体”的人来说,文章强调不能用“打工”的方法去应对创业的挑战。必须将思维模式从“打工思维”切换到“赚钱思维”,关注用户需求,才能在商业竞争中脱颖而出,实现价值创造和个人成长。

🔄 **反向思考与价值经营:** 文章鼓励读者进行反向思考,将“赚钱思维”应用于工作和生活的每一个环节,审视自己的“产品”或“服务”是否满足了用户的需求。学会经营自己的价值,才能让努力被看见,并更容易获得成功。

你有没有想过,你做生意赚不到钱,可能恰恰是因为你班上多了?甚至你上班时候的工作能力越强,你做自己个人事业就越差。

最近看到一个博主讲这句话,实实在在戳我肺管子了。

从毕业工作到现在,整整7年时间,我都在努力上班,培养一技之长。我天真地认为,只要我手艺足够好,技术足够硬,赚钱就是理所当然的事;只要有一技之长傍身,不管去哪儿,都有重新开始的底气。

但现实不语,只是一味打脸。当我尝试自己做点事的时候,才发现我那些技能好像全部失灵了。我不知道谁会需要我,更不知道怎么才能把自己这些年攒下来的经验、技能不贱卖出去。

他说,之所以不行,是因为这个世界一直并行着两套完全相反的操作系统,一套叫“打工思维”,另一套,叫“赚钱思维”。

什么意思?

打工思维大部分人很熟悉,就是先有能力,再找岗位。 

逻辑是:我有什么,然后去找一个需要这项技能的公司,去售卖我的能力和时间。这个时候,你追求的是把自己这个“产品”打磨得更精良,然后卖个好价钱。

但赚钱思维完全反过来,是先有需求,再造产品。 

这个逻辑是:市场需要什么,然后我用什么方法去满足这个需求,在这个基础之上我再看需要什么能力,要不要搭团队。他追求的是搭建一个能持续创造价值的“系统”。

简单来说,打工思维是从左往右:我有什么,我能做什么,谁来买? 而赚钱思维是从右往左:他需要什么,他有什么痛点,我该怎么帮他解决?

举个例子,拥有打工思维的人就像一个顶级厨师,他的核心是“完成任务”。老板给菜单,他负责把菜做好。他关心的是技术和流程,追求把事情做对。 

而赚钱思维的人则是餐厅老板,他的核心是“创造价值”。他首先要找到一群饥饿的人,再决定要卖什么菜)。他关心的是市场和价值,追求做正确的事。

这两种思维模式,在面对同一个问题时,会得出完全不同的结论。可以套用在任何行业。

这段时间我一直在学习和研究短视频,我发现这个思维陷阱,在短视频获客上,就体现得淋漓尽致。用哪套系统去思考,简直直接决定了一个人的成败。这跟技术牛不牛、设备好不好没关系,纯粹就是思维上的差异。

比如AI火了,很多人做了一系列教程,什么《DeepSeek提示词指南》、《Midjourney参数大全》。这就是典型的打工思维,他在展示“我有什么”。 而拥有赚钱思维的人,会直接拍一条《电商人注意!用这个提示词,30秒生成高级感产品图》。他在解决“你要什么”的问题。

再比如很多自媒体博主卖课。 打工思维的人会说,我这课里有100个剪映使用方法,有10节视频课,还有2个月陪伴。依然是展示“我会什么”“我有什么”。 而赚钱思维的人则会说,我教你把3小时长对话,剪成2分钟爆款短视频,我教你高转化视频框架,让客户主动私信你。他在解决“你愁什么”。

你发现了吗?同样是卖东西,打工思维,会让我们不自觉地陷入“炫技”的自我感动,而赚钱思维,则把每一分力气,都花在为别人解决一个具体的问题上。

看到这儿,你肯定意识到了,想把“打工思维”切换成“赚钱思维”,核心就是反过来想。

无论你想做成什么事,先用赚钱思维拷问一遍自己,你的思路会清晰百倍。

但很多人可能会说:我既不想做一人事业,又不卖东西,更不做自媒体,这对我有用吗?

以前我也这么认为,但现在我明白了,这恰恰是“打工思维”最大的误区。其实,在职场里,我们无时无刻不在“卖”自己:

向上级汇报工作,是在卖你的成果,争取信任和资源;做一个新项目,是在卖你的想法,争取支持和预算;谈升职加薪,是在卖你的能力……

在这些场景里,你的老板、同事、HR,就是你的用户。如果你只是一味地展示“我做了什么”,而没有思考“他需要什么,他关心什么,他害怕什么”,那你就很容易被埋没。

上班越久,“打工思维”的惯性就越强。我们在面对赚钱这件事时,会本能地选择那条看起来最安全、最熟悉的路,但那条路,通往的恰恰是“高级打工人”,而不是“价值创造者”。

当然,这不是说过去的经验和技能没用,而是在商业世界里,一切不以用户需求出发,单纯强调自己有某某能力就想赚钱的行为,都是低效或无效的。

即使运气好,恰好碰上了能力和需求搭得上的事。日后也会在不断变化中间被淘汰。

今天很多人都想折腾一番个人事业,想做超级个体,但我们再也不能用“打工”的方法,去打一场创业的战争了,哪怕是轻创业。

所以,别再只顾着埋头做事,开始学着经营自己的价值。把你工作和生活中的每一件“产品”或“服务”,都用“赚钱思维”反向推一遍。

你我的努力,也将更容易被看见。

Fish AI Reader

Fish AI Reader

AI辅助创作,多种专业模板,深度分析,高质量内容生成。从观点提取到深度思考,FishAI为您提供全方位的创作支持。新版本引入自定义参数,让您的创作更加个性化和精准。

FishAI

FishAI

鱼阅,AI 时代的下一个智能信息助手,助你摆脱信息焦虑

联系邮箱 441953276@qq.com

相关标签

打工思维 赚钱思维 个人价值 思维模式 创业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