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亿市值龙头涨停
7月24日,政策暖风持续劲吹之下,A股市场海南自贸区、海南板块应声爆发。
截至发稿时,康芝药业、神农种业20CM涨停,海南机场、海德股份、海马汽车、海南高速、海汽集团、海南矿业、海南发展等近20只个股也纷纷封死涨停板,板块内热度高涨。
一同走强的还有免税店概念股,截至发稿时,市值超1400亿的龙头中国中免,以及海南机场、凯撒旅游、步步高均已涨停。
政策暖风劲吹
今天这波大涨,源于近期密集释放的政策红利。
7月21日,中国人民银行海南省分行等五部门联合印发《海南自由贸易港跨境资产管理试点业务实施细则》,为境外投资者打开了投资海南自贸港金融产品的新通道。
《实施细则》支持境外投资者投资海南自贸港内金融机构发行的理财产品、证券基金期货经营机构私募资产管理产品、公开募集证券投资基金、保险资产管理产品。同时,在试点机构条件及试点报备程序,试点资管产品范围,境外投资者适当性管理,账户开立、资金划转及汇兑,试点规模管理,境外投资者保护及纠纷化解,统计监测及监督管理等方面作出具体安排。
这一政策标志着海南自贸港在金融开放领域迈出关键一步。试点业务不仅能丰富跨境金融产品供给,为境外投资者开辟投资境内市场的新渠道,还能吸引境内外资产管理机构到海南开展业务,为海南自贸港建设添砖加瓦。
更受关注的是,海南自贸港全岛封关的具体时间已正式敲定。7月23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副主任王昌林在国新办发布会上透露,经党中央批准,海南自贸港封关将于2025年12月18日正式启动。
所谓封关,是将海南岛全岛打造成海关监管特殊区域,实行“‘一线’放开、‘二线’管住、岛内自由”的自由化便利化政策制度。
不过,王昌林特别强调,封关不是封岛,而是要进一步扩大开放,促进海南自贸港高质量发展。封关后,海南与国际的往来将更加顺畅自由,与内地的联系将保持便捷高效。按照现阶段的封关制度设计,除部分货物从海南自贸港进入内地需要接受查验外,大多数货物以及所有的人员、物品、交通运输工具等进出海南岛,仍按现行规定管理,封关前后没有变化。
他还指出,结合海南发展实际,现阶段的封关政策措施可概括为“四个更加”:一是货物“零关税”政策更优惠;二是贸易管理措施更宽松;三是通行措施更便利;四是监管模式更高效精准。
免税店成政策利好核心
在自贸区政策红利释放的大背景下,作为自贸港建设中极具特色和潜力的领域,免税店板块无疑成为政策利好辐射的核心阵地,其市场表现与发展前景备受关注。
从政策层面看,海南自贸港全岛封关后推行的 “更为优惠的货物‘零关税’政策”,对免税店行业而言,无疑是直接且重磅的利好。
一方面,“零关税” 商品覆盖面将显著提升,范围从当前的 1900 个税目拓展至约 6600 个税目,进而吸引更多岛内外消费者;另一方面,“更为便利的通行措施” 会增强海南旅游吸引力,游客数量增加将直接拉动免税店的客流量与销售额,提升其市场竞争力。
亮眼的销售数据也印证了免税店行业的强劲势头。据海口海关统计,2024年全年,海口海关共监管海南离岛免税购物金额309.4亿元,购物人数568.3万人次,购物件数3308.2万件;截至今年4月20日,海南离岛免税累计购物金额已突破2530亿元,购物人数达4600万人次,购物件数3.2亿件。这些数据充分体现了消费者对海南免税购物的青睐,也彰显了免税店板块在政策支持下的旺盛活力。
展望后市,免税店行业增长前景清晰。
中信证券认为,封关最大的意义在于贸易端开放,长期利好海南国际旅游消费中心建设。离岛免税政策在额度与限制上更具优势,叠加封关后海南吸引力提升及人流增长,将推动旅游零售市场整体发展。
但也需留意潜在挑战。万联证券指出,海南全岛封关运作对离岛免税业务影响呈现两面性。一方面,随着海南自贸港开放力度的加大,旅游业、现代服务业、高新技术产业等各产业体系逐渐建设完善,海南自贸港的国际吸引力与影响力日渐提升,带来大量国内外客流量,为离岛免税提供新的客源;另一方面,由于“零关税”商品覆盖范围大幅提高,预计海南进口商品价格将整体有所下降,削弱免税品价格优势,免税零售商将面临更加激烈的市场竞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