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卫生组织专家就蚊媒传播疾病基孔肯雅热发出警报,提醒公众加强防范。专家指出,基孔肯雅热主要由伊蚊叮咬传播,不存在“人传人”现象。广东出现的病例通过白纹伊蚊传播,传播规模有限,未发生大规模本地流行。伊蚊的繁殖与小型积水密切相关。为有效预防,建议公众采取个人防护措施,如穿着长袖衣裤、使用含避蚊胺或避蚊酯的驱蚊产品,并避免在蚊虫密集区域长时间逗留。同时,家庭应做好防蚊设施,如安装纱门纱窗、使用蚊帐,并可辅以灭蚊产品。一旦出现疑似症状,特别是近期有蚊虫叮咬或疫区旅居史,应及时就医。
🦟 基孔肯雅热主要通过伊蚊叮咬传播,不存在“人传人”的情况。病毒的传播依赖于蚊子的叮咬,而非人与人之间的直接接触。这对于理解和应对疾病的传播至关重要,意味着控制蚊子种群是关键的预防手段。
📈 广东近期出现的基孔肯雅热病例是通过白纹伊蚊传播的,且传播规模较小,未发生大规模的本地传播。这表明尽管存在传播链,但目前疫情的扩散受到一定程度的控制,也提示了地方性流行病的特点。
💧 伊蚊通常在各类小型积水容器中产卵繁殖,例如花盆托盘、废弃轮胎、水桶等。识别并清除这些滋生环境是阻断蚊子生命周期的核心措施,可以显著降低蚊子密度,从而减少疾病传播的风险。
🛡️ 个人防护是抵御基孔肯雅热的重要环节。建议外出时穿着浅色长袖衣裤,裸露皮肤处涂抹含避蚊胺和避蚊酯的驱蚊产品,并尽量避免在蚊虫聚集的草丛、树荫下长时间停留,以最大程度减少被蚊虫叮咬的机会。
🏠 家庭应采取综合性防蚊措施,包括安装纱门纱窗以阻止蚊子进入室内,睡觉时使用蚊帐,必要时可配合使用电蚊拍、蚊香液等灭蚊产品,全方位构建居家防蚊屏障。
7月24日消息,据媒体报道,世界卫生组织专家就蚊媒传播疾病基孔肯雅热发出警报,提醒大家做好应对措施。
有网友问是否会出现“人传人”的现象?相关专家表示,基孔肯雅热主要通过伊蚊叮咬传播,没有人传人迹象。
专家指出,基孔肯雅热是由基孔肯雅病毒引起,广东出现的病例是通过白纹伊蚊传播,传播规模都较小,未发生过大规模的本地传播。
伊蚊通常在各类小型积水容器中产卵繁殖幼虫,建议大家做好个人防护,比如外出时穿着浅色长袖衣裤,如果有裸露皮肤,要涂抹含避蚊胺和避蚊酯的驱蚊产品,避免在树荫和草丛等蚊虫密集的地方长时间停留。
家中要安装纱门和纱窗,晚上睡觉时要使用蚊帐,必要时要配合电蚊拍、蚊香液等灭蚊。如果出现高热、关节剧痛、皮疹等情况,尤其是有蚊虫叮咬史或疫区旅居史者,要立即就医治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