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上半年,中国汽车市场共计开展了87次产品召回,涉及车辆高达528.06万辆。截至6月底,累计召回次数已达3162次,召回车辆总数突破1.19亿辆。在此期间,市场监管总局通过调查督促企业主动召回了21次,涉及车辆233.93万辆。从动力类型看,传统燃油车召回56次,新能源车召回48次。值得注意的是,转向系统缺陷是上半年导致召回的主要原因,占总数的很大比例,其次是发动机和制动系统缺陷。
🚗 上半年汽车召回频繁,总数显著:从2023年1月至6月,中国汽车市场共实施了87次产品召回,涉及车辆总数达到528.06万辆。截至2023年6月30日,我国汽车产品累计召回次数达到3162次,累计召回车辆总数已高达1.19亿辆,显示出汽车产品安全监管的持续加强和市场保有量的巨大。
🔍 监管部门积极介入,促使企业主动召回:在今年上半年,市场监管总局通过调查并督促,成功促使企业主动召回了21批次汽车,涉及车辆233.93万辆。这表明监管部门在保障消费者权益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通过执法手段推动了企业对产品缺陷的有效处理,截至6月底,累计开展调查督促企业召回汽车628次,涉及车辆6348.75万辆。
⚙️ 动力类型召回分析:在召回的车辆中,传统燃油汽车共实施了56次召回,涉及375.16万辆;而新能源汽车也实施了48次召回,涉及152.9万辆。这反映出不同动力类型汽车在生产和使用过程中都可能面临特定的安全隐患,需要持续关注和改进。
⚠️ 转向系统缺陷成最大隐患,发动机制动系统紧随其后:今年上半年,转向系统缺陷是引发汽车召回的最主要原因,共涉及车辆224.03万辆。此外,发动机缺陷也引发了104.98万辆的召回,制动系统缺陷则导致了74.54万辆的召回。这些关键系统的安全性能直接关系到驾驶安全,是汽车制造商需要重点关注和提升的领域。
🏭 品牌属性召回情况:从汽车品牌属性来看,今年上半年,进口生产者召回41次,涉及车辆171.28万辆;合资生产者召回36次,涉及车辆352.83万辆;自主生产者召回10次,涉及车辆3.95万辆。数据显示,合资品牌召回车辆数量最多,进口品牌召回次数较多,自主品牌召回数量相对较少,但仍需关注其产品质量稳定性。
IT之家 7 月 24 日消息,据新华社报道从市场监管总局获悉,今年 1 月至 6 月,我国共开展汽车产品召回 87 次,涉及车辆 528.06 万辆。截至今年 6 月 30 日,我国累计开展汽车产品召回 3162 次,召回车辆总数达到 1.19 亿辆。

在召回性质方面,今年上半年,市场监管总局通过调查督促企业召回汽车 21 次,涉及车辆 233.93 万辆。截至今年 6 月 30 日,市场监管总局累计开展调查督促企业召回汽车 628 次,涉及车辆 6348.75 万辆。
IT之家注意到,从能源动力类型来看,今年 1 月至 6 月,传统燃油汽车实施召回 56 次,涉及车辆 375.16 万辆;新能源汽车实施召回 48 次,涉及车辆 152.9 万辆。
在召回原因方面,转向系统缺陷成为上半年召回数量最多的因素,涉及车辆 224.03 万辆。此外,发动机缺陷引发召回 104.98 万辆,制动系统缺陷引发召回 74.54 万辆。
从汽车品牌属性来看,今年上半年,进口生产者召回 41 次,涉及车辆 171.28 万辆;合资生产者召回 36 次,涉及车辆 352.83 万辆;自主生产者召回 10 次,涉及车辆 3.95 万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