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氪 - AI相关文章 前天 20:04
黄仁勋说一定会去杭州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guoji1.html

 

杭州正凭借其在AI领域的深厚积累和前瞻性布局,逐渐成为全球瞩目的创新中心。从阿里巴巴开源的Qwen3-Coder媲美顶尖收费模型,到DeepSeek的出现搅动市场,再到“杭州六小龙”覆盖AI全链路,杭州展现了强大的AI实力。这得益于其先发优势带来的人才储备,以及以Qwen为代表的开源生态精神。AI技术的确定性正驱动着创业浪潮,杭州已初步建立起涵盖算力、算法、数据的完整生态,吸引了大量人才和企业,为未来的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 杭州AI产业凭借先发优势和人才储备,已成为全球AI发展的重要力量。以阿里巴巴和百度为代表的科技巨头在AI领域的持续投入,为杭州积累了丰富的AI人才基础,浙江大学、阿里巴巴到如今的开枝散叶,形成了一条完整的人才培养、吸引和输送链条。

💡 开源生态是杭州AI崛起的核心驱动力之一。以Qwen模型为例,其免费开源的特性降低了AI技术的门槛,促进了生态繁荣,已有大量模型基于Qwen二次开发,成为全球AI开源社区的重要组成部分,体现了杭州在构建开放、共享AI生态方面的决心。

🚀 AI技术的确定性催生了杭州的创业浪潮,为普通人提供了参与和创造的机会。AI技术的平权化使得更多人能够利用Qwen3-Coder等工具快速实现想法,加速了创新进程。杭州已初步形成包含算力、算法、数据等在内的完整AI生态,吸引了大量初创公司。

🌍 杭州正从“中国硅谷”的讨论转向成为“面向世界的创新中心”,展现出其独特的魅力和全球化视野。通过产业提前布局、政府与企业协同以及对人才的重视,杭州成功抓住了AI发展的机遇,吸引了包括黄仁勋在内的全球目光,成为推动AI产业发展的重要引擎。

杭州是不是中国硅谷已经不重要了,就像王坚的回答,他说:“我想我更愿意说,杭州将成为面向世界的创新中心,它有自己独特的魅力。”。

人有人的命运,城市有城市的命运,命运之中,最重要的是选择和押注。

我去年从北京搬到杭州,说是一种巧合,也是一种必然,我可以马后炮的说,我看到了AI的趋势。

我所在的办公地点,从我去年搬来至今,还是很荒凉,但是在我300米范围内,有三座还没有建成入驻的大楼,火山引擎、vivo全球AI研发中心、钉钉,火山引擎之前的logo是抖音,除此之外,今年年初火爆全球的杭州六小龙,更是覆盖了从大模型到机器人的软硬件全链路。

杭州再一次迎来了选择和押注,上周链博会,王坚邀请黄仁勋来杭州,黄仁勋问,我可以认为杭州是中国的硅谷吗?有机会一定要去。

毫无疑问,杭州公司现在的一举一动,都可以影响全球AI产业的心跳。

7月23日,阿里开源了Qwen3-Coder,在整个开发者世界里,引起了很大的讨论,一款免费的开源编程大模型,性能已经比肩目前全球最强的收费编程模型Claude4,而GPT4.1则被全面碾压,全球最大AI开源社区HuggingFace CEO Clement Delangue,连发带转13条推文。

有谁不爱免费的开源产品呢?比如Linux,成为众多操作系统的基础,而Qwen现在也正在走向这种趋势,成为众多开源模型的基础。

杭州上一次给全球AI从业者带来的惊喜,则是DeepSeek,一下子把价格打了下来,甚至让英伟达也感觉到了诧异,于是黄仁勋来中国的频次越来越高,半年来了三次。

为什么会是杭州?这里并不是传统意义上的互联网科技公司扎堆的城市。

首先是先发优势带来的人才储备。

今天,我们可以看到很多科技巨头把AI项目放到杭州,也看到六小龙的诞生,这些商业上的成果,其本质都是人在驱动,杭州能够在这一波AI浪潮中,拿到优势,其主要的原因,还是这里的AI人才储备足够多。

我打个比方,全中国做零售的公司,如果想要涉足电商,那么首先想到的就是去杭州设立公司,为什么?因为淘宝在这里,这里有最完善的电商产业链和人才储备;而阿里巴巴在过去的十几年时间里,在以阿里云为基础的技术发展中,逐渐沉淀出了一支庞大的AI人才基础。

我跟很多AI相关的技术人才聊过,在2023年之前,AI并没有现在这么火,各家公司都很谨慎投入,只有百度和阿里两家公司态度比较明确,直到GPT爆发后,行业才呈现出ALL IN的姿态,所以你看国内现在AI人才市场里,有百度和阿里背景的技术人才是最多的。

从浙江大学,到阿里巴巴,到如今的开枝散叶,培养人才、养活人才、输送人才,这一整条链路已经跑通。如果要做一个假设,没有阿里巴巴早期在AI上的持续性投入,今天杭州会不会诞生这么多的AI企业,答案可能会要打上一个问号。

其次是开源的生态精神。

杭州这次在AI方面的押注逻辑,其实跟Qwen和DeepSeek的底层逻辑,有一定的相似之处,那就是开源以及生态。

目前,杭州本地政府提供了一个类似免费开源的系统,关于杭州创业环境的友好度,在年初杭州六小龙爆火之后,已经引发了各地讨论,为什么六小龙没有诞生在XX,成了各地反思的例文。

而Qwen的底层逻辑也非常相似,我之前问过阿里的一些朋友,Qwen到底是如何一种存在?怎么感觉现在放弃了跟友商的竞争?对方是这样回答我的,你把Qwen理解成沥青,高速公路都需要沥青,公路与公路之间的竞争的背后,才是我们,我们要做基础建设中的基础。

言外之意,就是要做生态中的空气、水、以及土壤。

截止7月,Qwen是全球第一开源模型,已经有14万模型从Qwen衍生出来,总下载量突破4亿;根据Huggingface2月最新的全球开源大模型榜单,排名前十的开源大模型全部是基于Qwen开源模型二次开发。

最后,则是确定性带来的创业浪潮。

时间来到2025年,已经没有人再怀疑AI时代的必然来临,上一次的创业浪潮来自于移动互联网,无数的创业者分享了成果与财富,杭州也不例外,一大群人,因为电商而财富自由,房价也一飞冲天。

如果说以前干科技行业,门槛很高,AI的出现,其实在某种意义上,实现了技术平权,普通人也能写代码。比如说,你做了一个品牌,不会做网页,没问题,借助Qwen3-Coder,5分钟就帮你搞定,入行一周的程序员,一天可以干完资深程序员一周的工作。未来的社会中,大部分的人都会参与到AI技术中,就像今天办公室里的人,每个人每天都要使用office套件一样,这种确定性已经没有任何疑问。

技术的确定性,之后就是等待时间给予跑道和最终的成绩,大家都是公平的,现在虽然没有公开数据,显示杭州到底有多少AI初创公司,但是以我最近的走访看来,不会低于1000家,而能叫的上名字的,已经初具规模的,已经有一百多家,此前有相关媒体还在六小龙之后,还搞过18龙,108龙,涉及到算力芯片、算力基础设施、算法、数据、感知与识别、交互与仿真、决策与控制、生命健康、智慧制造、新消费等等层面,从基础到技术到应用,生态已经基本建立。

最终,我们回过头来看看今天的杭州,它为什么会成为中国的硅谷?答案已经不言而喻,产业提前布局,熬过了培育期,等来了爆发期,在这个过程中,政府和企业形成了一种默契,培养了人、留住了人、发挥了人。

本质上,这是一场人才的定位、聚集以及抢夺战,杭州成功了。

其实,杭州是不是中国硅谷已经不重要了,就像王坚的回答,他说:“我想我更愿意说,杭州将成为面向世界的创新中心,它有自己独特的魅力。”。

所以,你还年轻,又有强大的事业心,想要打破常规,要做出一番事业,那么欢迎来杭州,搭乘这艘大船。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长三角momo”,作者:Mona,36氪经授权发布。

Fish AI Reader

Fish AI Reader

AI辅助创作,多种专业模板,深度分析,高质量内容生成。从观点提取到深度思考,FishAI为您提供全方位的创作支持。新版本引入自定义参数,让您的创作更加个性化和精准。

FishAI

FishAI

鱼阅,AI 时代的下一个智能信息助手,助你摆脱信息焦虑

联系邮箱 441953276@qq.com

相关标签

杭州 人工智能 AI产业 开源模型 创新中心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