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团近期在上海召开了外卖行业高质量发展恳谈会,汇聚商家、学者及行业协会代表,共同探讨行业发展困境。会上,众多餐饮商户表达了对当前价格战的深切担忧,反映出被迫参与低价竞争导致客单价下滑、到手收入减少,甚至影响到顾客的消费习惯。有头部茶饮品牌负责人指出,过度补贴制造了“虚假繁荣”,一旦补贴停止,客单价和订单量均出现下滑,且难以恢复正常价格体系,生存面临挑战。高额补贴不仅压缩了中小商家的生存空间,也加剧了门店人力成本的压力。专家呼吁,应避免恶性价格战,保障中小商家公平竞争机会,平台应将资源更多投入基础设施建设,助力行业降本增效与可持续发展。
💰 商家普遍面临价格战压力,导致客单价和到手收入双双下滑。多位连锁品牌及个体商户反映,被迫参与低价竞争,即使短期销量增加,但利润空间被严重挤压,长远发展受到威胁。例如,茶饮品牌实付价原为20元/杯,补贴后低至几元,一旦补贴停止,消费者流失,难以恢复正常价格体系。
📈 过度补贴造成“虚假繁荣”,扭曲了正常的消费习惯和市场秩序。当补贴成为常态,消费者对产品价值的认知发生改变,一旦补贴取消,市场需求出现断崖式下跌。这种依赖补贴的增长模式不利于企业的长期健康发展,也加剧了市场的不确定性。
👩🍳 订单波动加剧门店运营压力,尤其是在人力成本管理方面。为应对补贴带来的订单波峰,门店需要增加人手,但补贴的不确定性使得这种扩张风险很高。若补贴停止,多余的人力成本将难以覆盖,迫使门店在人力安排上趋于保守,从而导致现有员工劳动强度急剧上升。
⚖️ 专家呼吁优化资源配置,避免恶性价格战,保障中小商家公平竞争。价格战不仅压缩了中小商家的生存空间,还可能导致行业整体研发投入减少,抑制创新能力和转型升级。平台应将更多资源用于基础设施建设,降低经营成本,提升行业内生效率,促进市场活力。
💡 平台应承担更多责任,将资源导向行业基础设施建设,而非单纯补贴。通过提升外卖行业整体效率,如优化物流、技术支持等,帮助餐饮企业降低运营成本,实现可持续发展。这有助于构建一个更健康、更具创新力的外卖市场生态。
北京商报讯(记者 郭缤璐)7月24日,北京商报记者了解到,美团日前在上海召开外卖行业高质量发展恳谈会,邀请商家、学者和行业协会代表就行业发展问题建言献策。在恳谈会上,多家全国连锁品牌、上海本地餐饮及个体商户表达了担忧:被迫参与价格战、外卖客单价下滑7到10元、到手收入减少15%、补贴一停顾客可能减少消费等等。

某头部茶饮品牌外卖业务负责人说,这种非理性补贴带来"虚假繁荣"。"我们平时实付价20元一杯左右,但现在补贴后用户只需几元就能买到一杯,等补贴没有了,很多人就不喝或者减少消费。"他表示,超低价也改变了消费习惯和认知,上个月补贴减少后,客单价、订单量双降,很难恢复正常价格体系。
"不补贴连老客户都流失了,但补贴后利润下降,生存堪忧。"有商户表示,高额补贴虽然带来短暂增长,但补贴停止后"客单价和订单双降",不利于长期发展。
此外,大规模补贴带来的订单波峰,也加大了门店一线员工的工作压力。茶饮品牌外卖业务负责人举例说,正常某个门店如果外卖订单100单左右需要2个员工,如果订单翻倍、人手也得跟着翻倍,"但问题我没法判断翻倍的订单是不是常态,万一后面补贴停了,订单减少,多出来的人力成本就覆盖不了。"因此,在目前补贴不确定性较高、日常订单波动较大的情况下,门店对于人力安排偏保守,也导致现有员工劳动强度直线上升。
与会专家呼吁,价格战导致中小商家生存空间被压缩,同时大量资源消耗在补贴中,抑制行业创新能力,建议保障中小商家的公平竞争机会,避免恶性价格战。
浙江大学经济学院研究员袁哲指出,目前社会焦点更多关注补贴战下大型连锁品牌的销量上涨,但对于高单价的品质商家和中小商家而言,价格战的影响主要是消极的。当平台和餐饮企业将大量资源投入到补贴战,研发支出可能会被压缩,长期来看,这种资源错配将抑制行业转型升级,最终削弱市场活力与消费者福利。平台应该将更多资源投入到外卖行业基础设施建设上,帮助餐饮企业降低经营成本,提升行业内生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