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稳定币在全球的热度空前,一众概念股,一沾即涨,不过近期有降温的信号出现。
7月23日,香港金管局总裁余伟文发文再谈稳定币,提出避免稳定币过度炒作。余伟文称,一个月以来市场和社会上对稳定币的讨论热度及降温力度仍需加强,并谈及如何按照稳妥、可持续的原则落实《稳定币条例》。余伟文透露,目前已有数十家机构主动接触金管局团队,其还表示,将于下周公布“稳定币发行人发牌制度”的摘要说明,文件会阐述香港金管局接受和处理牌照申请的安排。
资本的热度实属空前,自稳定币USDC发行商Circle(CRCL.N)登陆美国市场后,该股票引爆的稳定币概念股赛道异常火爆,相关股票市值屡创新高。但近期,Circle也出现降温信号,以其7月23日收盘价来看,较6月23日股价历史高点已下跌32.3%。
此外,从国内资本市场来看,近期多家上市公司公告否认参与稳定币项目,且有上市公司出现股东减持的现象。围绕着稳定币,市场“冷与热”同步上演。时代财经关注到,已有自媒体博主和机构围绕着稳定币,上线付费课程以及研学项目。
1 疯涨的“概念股”,股东月内多次减持
作为市场上炙手可热的稳定币第一股,Circle的飙涨可以说是稳定币“概念股”们的缩影。
6月5日,Circle登陆纽交所上市首日开盘即涨122.58%,并于盘中触发熔断,恢复交易后涨幅持续扩大,首日收盘报83.23美元/股,涨168.48%,较31美元/股的发行价抬升不少,且上市首日市值就超过180亿美元。
随后,Circle节节高升,股价一度涨至298.99美元/股,但近期,该股也遭遇了部分降温的信号,股价较前期高点大幅回撤。同时,投资机构Compass Point Research也将Circle的评级从“中性”下调至“卖出”,上述分析指出,若美联储降息,Circle收益预计会下降。
在Circle的“打样”下,稳定币可以说成为了沾上即涨的存在。自5月30日中国香港通过了《稳定币条例草案》后,高涨的情绪也蔓延至中国资产。
港股方面,国泰君安国际成为最大赢家,6月25日受稳定币牌照获批消息影响,该股单日大涨超200%,5月30日以来,该股股价已翻四倍;6月26日,华兴资本控股(01911.HK)也公告,董事会决议在稳固华兴现有业务的同时,进军Web3.0和加密货币资产领域,并批准总额为1亿美元的预算,在未来两年期间用于集团发展Web3.0业务和投资加密货币资产。在此消息发布后,华兴资本控股股价也一路拉升。
近来,也有部分稳定币概念股股价大幅抬升后,公司公告澄清,业务不涉及稳定币;与此同时,也有不少股东应声减持。
据时代财经不完全统计,公告否认业务涉及稳定币项目的上市公司已超过10家,但其中不少个股均在此期间股价大涨,例如:楚天龙(003040.SZ)、汇金股份(300368.SZ)、四方精创(300468.SZ),在5月30日至7月23日期间,股价涨幅分别高达75.45%、37.33%和76.93%。
图源:Wind
伴随着股价接连上涨,也有公司一路减持。在此轮稳定币推动的行情中,楚天龙控股股东的一致行动人温州一马企业管理中心(下称“温州一马”)一个月内多次减持,被指“高位套现”。6月4日至6日、6月13日至19日,温州一马均进行减持。此外,7月中旬,稳定币概念股京北方(002987.SZ)、金证股份(600446.SH)也发布了股东减持公告。
7月23日,香港金管局总裁余伟文则重申,早前香港金管局已明确表明,在初阶段只会批出数个稳定币牌照,并建议投资者在消化市场所谓“利好”消息时保持冷静和独立思考。
2 稳定币准入标准尚未公布,已有人卖课赚钱
稳定币火热行情之下,已有人“卖起铲子”,将螃蟹吃到嘴。
业务尚无铺开,时代财经在不同社交平台已经发现不少自媒体博主、机构已在售卖稳定币相关课程,这些自媒体博主多以咨询公司、数字化培训机构、律所及智库等身份进行售卖课程,主页内容多聚焦于虚拟货币、金融资产、Web3领域监管框架、跨境支付等相关领域。
其中某课程聚焦于稳定币合规领域的咨询主理人在其视频中表示,“已将香港申请稳定币牌照的核心内容压缩为30分钟的课程,”称其视频基于一手的官方素材,结合在境外资本市场的实操经验录制。时代财经在其提供的公众号找到了相关课程,该课程命名为“香港稳定币调理培训课程”,定价为999元,且不支持7天无理由退换。
图源:咨询机构公众号店铺
时代财经在课程说明处发现,其中提到本课程为录制视频课程,大约30分钟左右的时间,课程有效期为3个月,学员应在购买之日起3个月完成学习。时代财经注意到,该店铺还售卖其他香港上市规则系列培训课程、香港新公司迁册制度等课程,其中有一款售价1688元的课程卖出了2单。
另一名法律行业的相关课程主理人向时代财经表示,“目前课程尚未推出,团队仍在讨论,”但其表示团队已推出其他虚拟资产及数据资产相关的分享会,对于课程的价格,该人士透露,“尚未确定该课程在线上或线下形式举办,不同类型与形式可能价格略有不同。”但他提到,此前相关类型的线下两天课程人均费用为四千多元人民币。
据该人士提供的名片信息,其所在的团队擅长加密基金合规服务,还可以提供区块链项目出海服务,以及涉币类刑事法律服务。
时代财经注意到,不少转换赛道从事稳定币相关付费课程的人士为境外相关产业从业人士,目前对于其身份的真实性,尚无更为精确的验证渠道。
除了个人在社交平台上发布稳定币相关课程之外,也有某知名智库举办稳定币相关主题的闭门私享会,2025年半年度会员的优惠费用是7500元/人,该机构总共会提供10场大师分享会,针对稳定币的话题邀请了从事相关业务某研究机构的创始人进行授课。
中国企业资本联盟副理事长柏文喜告诉时代财经,“稳定币课程的出现反映出稳定币正在从‘加密原生’走向‘产业原生‘,是一种市场教育提前启动的信号,也是监管真空期典型的‘抢跑’行为,需要一分为二地看待。”
他进一步分析,需求侧确实存在但供给侧鱼龙混杂,企业家与从业者对传统跨境结算、供应链金融、资金池管理的痛点高度敏感,而稳定币提供了“7×24 小时、低费率、可编程”的新选项,但也存在课程质量参差不齐的问题,有的讲师仅把白皮书拆解成PPT,有的直接兜售“USDT 搬砖套利机器人”。
柏文喜认为,这一轮“稳定币培训热”是产业需求与监管时差碰撞出的阶段性现象,真正的机会属于能把合规框架、真实场景和技术实现讲清楚的少数课程;其余大概率在下一轮监管细则落地时被快速淘汰。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时代财经APP”(ID:tf-app),作者:金子莘,编辑:周梦梅,36氪经授权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