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支付是新兴市场中的一大趋势。在马来西亚,这种趋势的势头可能更快一些。
万事达卡(Mastercard)近期发布的一项全球调研报告显示,在马来西亚,消费者正加速告别现金,并转向扫码、指纹和手机“轻触即付”等移动支付方式。调研强调,当地采用新型数字支付的比例在亚太地区中位居前列。
报告指出,63%的马来西亚受访者更偏好使用“Tap & Go”手机支付、生物识别支付、二维码和电子钱包等创新方式,远高于北美(25%)和欧洲(24%),也超过亚太整体平均(53%),显示出本地用户对新兴支付技术的广泛接受度。
与此同时,新兴支付方式的流行也带动整体数字支付的快速增长。数据称,数字支付渗透率正持续攀升——99%的马来西亚消费者表示未来一年会继续使用这类新兴支付方式,并且有93%的人计划使用五种或以上的支付手段,展现出对支付方式多样性和灵活性的广泛期待。
另一方面,在马来西亚,尽管现金仍是其消费者过去一年中最常使用的支付方式(70%),但二维码支付(64%)的普及已紧随其后。报告预测,未来一年,二维码、电子钱包和即时支付等方式的使用率预计将分别达到85%、83%和86%,进一步巩固移动支付在日常消费中的主导地位。
消费者对支付创新的兴趣也延伸到了财务管理层面。调研显示,89%的马来西亚用户愿意借助人工智能(AI)技术来处理个人财务,包括欺诈识别、支付自动化、产品个性化推荐和财务结果预测等应用场景,这一比例高于亚太地区的整体水平(86%)。
此外,报告也透露,在这一趋势下,消费者对支付工具的选择愈发理性。91%的马来西亚受访者认为,个人当前的财务状况对其支付方式的选择具有直接影响——这一比例在全球样本中处于领先,凸显出“性价比”在本地支付习惯中的关键地位。
随着支付方式日益多元,消费者也在寻求更契合自身数字使用习惯的便捷体验。他们希望拥有自定义支付路径的灵活性,从点对点转账(P2P)到社交平台购物,从二维码支付到穿戴设备支付,都希望能实现无缝对接。92%的马来西亚消费者表示,企业应尽可能简化购买流程——因为有86%的人更希望“无论何时何地,都能顺利完成支付”。
从这一点出发,集支付、购物与服务为一体的“超级App”正成为马来西亚消费者的新首选。75%的马来西亚消费者已在使用或期望使用这类一站式平台,这也意味着未来的支付工具需要顺应用户的数字行为习惯,而非增加额外操作负担。
最后,报告也显示,社交平台也正在重塑马来西亚年轻群体的购物路径——54%的马来西亚Z世代和46%的千禧一代用户更倾向通过社交App完成购物,而非传统的电商网站。整体来看,72%的马来西亚消费者表示,他们的购买决策正受到社交媒体内容创作者的显著影响,这一比例比亚太平均水平高出8个百分点。
因此,将支付功能无缝嵌入社交娱乐应用,正在逐渐成为打通“从浏览到购买”流程的关键一步。
不过,在积极拥抱新技术的同时,安全与信任依然是消费者关注的核心议题。虽然72%的马来西亚用户认为生物识别支付比传统方式更安全,但仍有84%对个人数据的访问权表示担忧,这一比例较亚太平均高出6个百分点。这种“便捷与控制”的张力,也凸显出当前支付生态在信任机制上的挑战。
展望未来,正如报告强调,随着数字优先和移动优先的生活方式继续重塑消费者行为,支付领域的创新和安全将成为维持这一势头的关键。于此,在马来西亚,不难发现,如何为当地消费者提供更加便捷省心的支付体验,也将成为下一个阶段的重要方向。而这场关于“如何花钱”的竞赛,或许才刚刚迎来另一个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