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嗅 07月24日 16:53
中国家庭财产分配:谁在照顾父母,谁在继承家产?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guoji1.html

 

一项基于781个子女的真实财产继承数据研究发现,在中国家庭中,儿子继承的财产,特别是房产,显著多于女儿,即使女儿付出了同等甚至更多的照料。研究通过“中国健康与养老追踪调查”获取数据,分析了财产分配的性别差异、照料父母与继承份额的关系、房产继承的“重男轻女”现象、城乡差异以及长幼排序的影响。结果显示,照料父母对儿子继承房产有明显增益,但对女儿则不然,显示出传统父权文化对财产分配的深远影响,并与法律规定的“尽扶养义务者多分”原则存在冲突,引发了对家庭公平的讨论。

🏠 **儿子继承财产份额显著高于女儿:** 研究表明,无论是否付出照料,儿子获得的家庭财产,尤其是房产,普遍多于女儿。尤其在农村家庭,这种性别差异更为明显,女儿获得的财产份额显著较少,反映了根深蒂固的“重男轻女”传统。

🤝 **照料父母与财产继承存在性别差异:** 总体而言,照料父母有助于获得更多家庭财产。然而,这种关联在不同性别间存在差异。作为主要照料者的儿子,其房产继承份额显著高于其他儿子。但对于承担主要照料责任的女儿,其付出在房产继承上并未带来显著的优势,显示出“代际互惠交换”逻辑在女儿身上失效。

🏡 **房产继承中的“男女有别”尤为突出:** 在父母的各类财产中,房产是性别差异最明显的部分。儿子在房产继承上的优势是压倒性的,主要照料者的儿子能显著获得更多房产份额。相比之下,女儿即使付出更多照料,也难以在房产分配上获得相应比例,这与存款、现金等其他财产的分配差异有所不同。

⚖️ **城乡差异与长幼排序的潜规则:** 农村家庭的“重男轻女”继承传统比城市更为严重,城市家庭在非房产分配上性别差异正在缩小。研究还发现,在中国家庭财产分配的潜规则中,“男女有别”是比“长幼有序”更核心的因素,儿子与女儿之间的财产鸿沟远大于同性子女之间的差距。

⚖️ **研究发现与法律精神的冲突:** 研究结果揭示了家庭财产继承中性别不平等的现实,这与我国法律规定“对被继承人尽了主要扶养义务的继承人,分配遗产时,可以多分”的精神存在冲突。文章指出,家庭资源分配遵循着受传统文化影响的复杂“理”,女儿的付出可能被“亲情”所包裹,而儿子的付出则能兑换成实际财产,引发了对家庭公平与尊重的深层思考。

怎么才能知道中国成千上万个家庭的秘密——父母的财产最后都给了谁?

钱和房子,是每个家庭最敏感的话题。你不可能随便敲开一户人家的门,问:“叔叔阿姨,你们家的房子以后打算给谁呀?”

就算有人愿意回答,他们说的也只是“计划”。计划赶不上变化,家庭内部一个微小的矛盾、一次感人的照顾,都可能改变最终的财产分配。我们需要知道的不是“打算怎么样”,而是“最后怎么样”。

但一项新研究,却解决了这个问题。研究者发现,在中国家庭里,儿子能继承的财产,尤其是房子,依然远远多于女儿。

就算女儿付出了同样多甚至更多的辛劳来照料父母,在分房产上也难以获得相应的份额。

781个子女的真实财产继承数据

如何才能大规模、真实地获取到家庭财产分配这种敏感信息呢?

研究者使用了“中国健康与养老追踪调查”里的信息。

从2011年开始,“中国健康与养老追踪调查”在全国28个省份,随机挑选了将近两万名45岁以上的中老年人,对他们和他们的家庭进行长期跟踪访问。

每隔几年,研究人员就会去拜访这些家庭,记录下他们生活的方方面面:身体怎么样?有没有生病?收入有多少?家里有几套房?孩子们过得好不好?……

2013 年、2020 年两轮调查还有个特殊的部分,叫“退出问卷”。

当一位参与这个研究的老人不幸去世后,研究并没有就此结束。研究人员会在合适的时间去拜访逝者的子女,进行一次非常深入和细致的访谈,了解老人生命最后阶段的生活状况,比如,谁在最后阶段主要照顾老人?老人留下的财产,是怎么在子女间分配的?

靠着这个既有广度又有深度的强大工具,研究者拿到了来自全国各地、781 名子女的真实财产继承数据。

房产和财产的继承,根据情况分为五类并分别打分:

分值 0 分:“未继承”

分值 1 分:“继承较少份额”

分值 2 分:“继承均等份额”

分值 3 分:“继承较大份额”

分值 4 分:“全部继承”

房产继承,严重“重男轻女”

研究有五大发现:

①儿子比女儿能拿到更多的家产。

这是成千上万个家庭数据显示出来的普遍规律。

研究者说“家庭财产继承仍存在明显的性别差异,女儿获得的家庭财产显著更少,在农村家庭中尤为如此。”

②照料父母总体上有助于获得更多家庭财产。

照顾父母越多,则分得越多。

为父母提供主要照料支持的儿子继承父母“房产”的份额显著高于其他儿子,主要照料的儿子继承的“其他财产”也略高于其他儿子。

那些承担了父母主要照料责任的女儿继承“其他财产”的份额也高于其他女儿。

不过,其实只有“主要照料者儿子,拿到显著更多的房产份额”这个是符合统计学显著的。

其余的统计学上不显著。

③ 在分房子上,“男女有别”极其明显。

在父母留下的所有财产里,房子是最特殊、最“重男轻女”的一项。相比于存款、现金、股票这些东西,在“分房子”这件事上,儿子拥有的优势是压倒性的。

如果儿子是家里的主要照顾者,他更有可能分到更大份额的房子,继承房产的份额比其他儿子显著高 0.58。

但如果女儿是家里的主要照顾者,她的付出却很难为她换来更多份额的房子。对比之下,非主要照料人的女儿房产继承分值 0.14,非主要照料人的儿子房产继承分值 1.69。

“代际互惠交换”的逻辑在女儿身上失效了。

某种意义上说,在传统观念里,儿子的孝顺被看作是一种“交换”,而女儿的孝顺,则被更多地看作是一种情感和义务,是理所当然的,不需要用财产来交换。

④ 城乡有别。重男轻女的继承传统,在农村比在城市要严重得多。

在农村家庭,儿子继承财产的优势非常巨大。

而在城市家庭,虽然儿子也占优势,但女儿分到一杯羹的可能性要大一些,尤其是在现金、存款等非房产的分配上,性别差异正在缩小。

⑤ 长幼不再有序。

长子和其他儿子之间,在继承财产上没有明显的差别。

长女和其他女儿之间也没有。

但是,任何一个儿子和任何一个女儿之间,都存在巨大的鸿沟。

这个发现告诉我们,在中国家庭财产分配的潜规则里,最核心、最根本的那条,不是“长幼有序”,而是“男女有别”。

结语

总结一下这个研究的发现:

    家庭财产继承中的性别差异依然显著,传统父权制度下的男性继承文化规范仍有深远影响。

    照料支持对财产继承的影响存在性别差异,照料支持主要影响儿子的财产继承,而对女儿的影响不显著。

    住房财产继承中的性别差异更为明显,儿子有无照料支持的影响也更大。

这种“男女有别”的回报,其实和我们国家的法律精神是存在冲突的。我国的法律明确规定,对被继承人尽了主要扶养义务的继承人,分配遗产时,可以多分。

一直以来,我们都习惯于用“情”和“爱”来理解家庭。我们认为,家人之间的付出是无私的,不应该用金钱来衡量。

但这项研究用数据告诉我们:在一个家庭内部,资源的分配,其实遵循着一套复杂的、半明半暗的“理”。这套“理”,深受传统文化的影响,充满了交换、回报和权力关系的博弈。

当女儿的付出被“亲情”所包裹,而儿子的付出却能兑换成实实在在的房子时,“家是讲情的地方”这句话,对于女儿来说,可能就成了一种情感上的绑架。

真正的家庭温暖,应该建立在兼顾情感与公平的逻辑之上。一个健康的家庭,既要有爱的流动,也要有对每个成员付出的承认和尊重。

Fish AI Reader

Fish AI Reader

AI辅助创作,多种专业模板,深度分析,高质量内容生成。从观点提取到深度思考,FishAI为您提供全方位的创作支持。新版本引入自定义参数,让您的创作更加个性化和精准。

FishAI

FishAI

鱼阅,AI 时代的下一个智能信息助手,助你摆脱信息焦虑

联系邮箱 441953276@qq.com

相关标签

家庭财产继承 重男轻女 性别差异 照料义务 中国家庭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