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嗅 07月24日 16:53
一座动物园,如何带火一座城?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guoji1.html

 

近期,多家动物园因独特的“情感营销”策略走红网络,成为城市文旅的新亮点。南通森林野生动物园通过善举感动网友,带动了城市旅游热潮;长春动植物公园的“雪饼猴”以幽默互动吸引大量游客,激活了当地文旅消费;南京红山森林动物园则成功将动物IP转化为文创产品,吸引年轻群体。这些案例表明,在文旅竞争日益激烈的当下,动物园正从单纯的观赏场所,转变为传递城市温度、连接情感共鸣的载体,深刻影响着城市文旅产业的发展方向。

🌟 南通森林野生动物园以“退卡”、“捐赠许愿池硬币”等善举,展现了人道主义关怀,被官媒点赞并引发网友广泛关注,成功将动物园打造成城市善意的载体,带动了当地旅游热潮,体现了“情感稀缺”时代下,善意能转化为强大的文旅吸引力。

🐒 长春动植物公园的“雪饼猴”通过与游客的真诚、幽默互动,尤其是扮演者王铁柱的东北口音和即兴对话,迅速走红网络,吸引了大量年轻游客,并带动了周边消费和城市知名度,证明了真实情感和个性化互动体验是游客愿意为之买单的关键。

💡 南京红山森林动物园通过挖掘动物的“网感”特质,如“摸鱼”的白面僧面猴“杜杜”,成功开发了一系列贴近年轻人生活、引发共鸣的文创产品,如手机壳、抱枕等,将动物IP转化为社交工具,实现了文创收入的爆发式增长,成为“网红”动物园。

🤝 无论是南通的善举、长春的幽默互动,还是南京的IP文创,都揭示了当前城市文旅竞争的核心已从“景观稀缺”转向“情感稀缺”。动物园通过打造“动物明星”,成为城市情感的“情绪代言人”,吸引游客“因动物园而来,因城市而留”,重塑了城市文旅的消费生态。

最近,一则2岁重病宝宝来“退卡”,动物园“掏空”许愿池……的故事传播开后,不仅被诸多官媒点赞,也感动了很多网友。

据报道,今年7月9日,南通森林野生动物园接到一位母亲的求助:她2岁半的女儿被确诊为恶性横纹肌肉瘤,高额医疗费让家庭陷入困境,希望退回刚办的年卡费用588元。

对于这个请求,南通森林野生动物园不仅立即全额退款,园方还捐赠了5万元现金和上万枚许愿池硬币,并表示将永久保留病童家庭的年卡,欢迎他们随时入园。

新闻被报道后,江苏南通森林野生动物园瞬间火爆全网。

面对各方称赞,园方在社交平台表示:

“承蒙关注,许一池星光,暖一方人间。” 

网友们纷纷表示,“这里才是全网最灵的许愿池”。

虽然目前没有具体数据统计,但南通森林野生动物园确实比之前更加火爆,而且还带动了南通其他景点的旅游热潮。

不难看出,当一座动物园成为城市善意的载体,这种由真实情感催生的场景,正创造出新的城市文旅生态。

“雪饼猴”背后的“情感稀缺”

吉林长春动植物公园的“雪饼猴”走红,走的是另一种真诚路线。

2023年夏天,扮演“孙悟空”的王铁柱在“五行山”下跟游客互动,被投喂了很多雪饼。

几块雪饼下肚,吃得“猴哥”口干舌燥,忍不住抗议:“这玩意儿太干巴了,不吃不吃,拉嗓子,快给我来点汤汤水水的!” 

这段带着浓厚东北腔的吐槽被发到网上,没想到很快引起关注:“这猴还挺挑食的!”“孙悟空的东北口音怎么那么重?” 

随着视频的走红,孙悟空的扮演者——演员王铁柱的抖音账号一周内涨粉近40万,王铁柱之前不到50人的直播间,短短四天内观看人数突破10万人。

这只因雪饼而出圈的“猴子”,自此在网上被称为“雪饼猴”。

“雪饼猴”也很自来熟,和谁都能搭话,而且自带喜感。

“猴哥,我请你吃棉花糖!”

“哎嘛真甜,你这是把蜘蛛精肚脐里的丝都抽出来了吧。”

“猴哥,上班好辛苦啊。”

“要不你上我这趴两天?我这工作好啊,成天就是趴着。”

他能跟穿汉服的姑娘开玩笑“你这衣服比我师父的还花哨”,也会和戴墨镜的小伙说“摘了眼镜能看清我这猴毛不?” 

随即,有大学生专门组成“西游记cos团”,穿着唐僧、八戒的衣服跟他对戏,拍摄的视频在B站播放量超500万。

这些没有剧本的互动,不仅逗得现场笑声不断,也让更多游客慕名而来。

“雪饼猴”的扮演者王铁柱也很卖力,每当直播间人气最高的时候,他都会主动对着镜头喊,“欢迎大家来到我的家乡,大美吉林!”

如今,社交媒体上搜索“长春动植物公园”“雪饼猴”“王铁柱”等相关话题,热度累计超数亿。

许多长春人对此很感慨,之前很多外地人连吉林的省会是哪都不知道。

但有了“雪饼猴”之后,不仅周末的长春动植物公园挤满了长春市民,就连平时也吸引来无数外地游客,都想和那个风趣幽默的“猴哥”来一场“面对面地奔赴”。

说到底,游客愿意为这种互动体验买单,是因为这是一种由真实情感带来的参与感与满足感,不仅让人开心,也觉得“这事值得分享”。

在这种即兴的互动中,每个参与者都自动成为了传播链条的一环,心甘情愿成为长春动植物公园,乃至整个长春的“旅游宣传大使”。

而相比真人,动物不经意间表现出的情感,更吸引人。

成都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有段视频,熊猫“花花”正吃着竹子,突然被弟弟抢走,愣了两秒后转身找饲养员“告状”。

这段未经剪辑的素材,随后在社交平台被转发了数百万次,点赞无数,评论区里的人开心地说:“像极了小时候的自己。”

也是因为这段视频,吸引无数人前来成都看大熊猫。

事实上,从“南通森林野生动物园‘掏空’许愿池捐助病患儿童”,到因会聊天的长春动植物公园“雪饼猴”,再到会“告状”的大熊猫,都是因为不经意间的宣传,通过网络发酵为一种“可传播的感动”。

要知道,如今城市文旅竞争的核心,早已从“景观稀缺”转向“情感稀缺”。

在此背景下,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愿意为善意买单、为快乐消费,继而将对单个事件的好感,转化为对整座城市的认同。

这种情感渗透,也使得动物园从“一次性消费场景”,逐渐变成持续输出城市文化的载体。

在很多人看来,一个善待动物且有趣的动物园,也同时是一座城市温度的体现。

而当动物明星的符号价值超越观赏价值,动物园也自然成为了所在城市最好的宣传故事。

南京红山森林动物园就是最直观的例子。

从“穷出圈”到动物IP激活文创

早几年,红山森林动物园是因为“穷出圈”。

作为全国唯一一家自收自支的事业单位性质的动物园,红山动物园的收入80%以上来自门票。

可就在十多年前,红山森林动物园因率先取消了动物表演和投喂饲料两个最赚钱的互动项目,动物们的“一日三餐”和员工工资,成为了大难题。

前几年特殊时期,红山动物园更是一度连续闭园51天,期间收入为零,半年亏损了2000多万。

虽然动物园通过拆掉笼舍,加入了山丘、湖泊、溪流、树木等自然元素,让动物自由自在,也希望让游客更有沉浸感,但并未获得理想的收益。

随后,动物园还与盒马等品牌搞认养活动,效果也很一般。

红山森林动物园的爆火,是个偶然。

动物园有一只白面僧面猴“杜杜”,长着张被网友戏称“像被门夹过”的脸。

有天饲养员拍了段“杜杜”扒着树枝发呆的视频,配文“今天不想营业”,发在抖音上,没想到顿时火了,被无数人转发。

白面僧面猴“杜杜”

评论里全是年轻人的共鸣:“这不就是周一的我吗?”

喜出望外的园方立即给“杜杜”打造了一个《上班记》系列:镜头里它抢同伴食物时,字幕写着“摸鱼不如干饭”;晒太阳时,配文“带薪休假的快乐”。

这些拟人化的表达,让#杜杜的摸鱼日常#话题在微博阅读量破2.3亿,短视频更是火遍全平台。

甚至,有外地大学生专门坐高铁来,举着“摸鱼不如看杜杜”牌子在展馆外拍照。

这种让年轻人有着共鸣的情绪传播,也带火了“杜杜”的周边文创。

印着“杜杜”表情的《不想营业》手机壳卖了5万个,《摸鱼冠军》抱枕更是成了“考研党”的标配。

“杜杜”周边

有女生还在小红书晒单:

“抱着杜杜抱枕刷题,感觉它在说‘歇会儿吧’。”

红山森林动物园也由此找到了流量密码,只要是网上被关注的动物,都开发出相应的文创。

这些文创运营,没走高大上的路子,而是贴着年轻人的生活来。

长臂猿“阿菊”的高音被做成手机铃声,命名“起床困难版闹钟”;水獭“吨吨”的游泳视频配上ASMR音效,成了失眠者的助眠素材;考拉“憨憨”的称重直播,被设计成“减肥vlog”,饲养员还会配合说,“‘憨憨’这个月瘦了0.2公斤,比我强。”

说白了,这些动物明星带来的强烈反差感和戏剧性,也就是俗称的“网感”,正是打动当下年轻人情感诉求的关键。

这些IP也不只是线上火,还渗透到线下生活。

2023年,红山和喜茶联名的“吨吨奶茶”,集满杯套能拼成水獭图案。

于是,有的游客为了集全套,一次会买四杯奶茶……

还有跟潮牌合作的“杜杜卫衣”,背后印着“丑帅也是帅”,虽然价格不菲,可依然成为年轻人疯抢的爆款。

网友为此自嘲“来红山森林动物园门票40块钱,可花了400块才肯走”、“谁能空着手走出红山动物园,南京人有自己的迪士尼”……

据园方抽样统计,红山文创近年收入中,78%来自25岁以下的年轻人。

说白了,这些年轻人买的不是动物园的纪念品,而是借助不能开口的动物明星,找到一种展现自我的“社交工具”。

再简单点说,当年轻人觉得某个动物“懂自己”,他们就会心甘情愿为其消费。

红山森林动物园也是深谙此道,跳出了“动物好看就有人买”的传统思维,从而打造出动物行为与年轻人精神需求挂钩的“情绪代言人”。 

对于外地游客来说,红山森林动物园也由此成为南京的必游景点。

今年的五一假期,红山森林动物园首日便达到入园人数最高限8万,瞬时在园人数限4万的峰值,而这一数字与上海迪士尼的日均客流量不相上下。

2024年,红山森林动物园文创销售收入同比增长超200%,大大超过门票收入增速,而且以年均800万人次的客流量成为国内现象级的动物园“网红”。

正如园长沈志军所说:

“现在的年轻人,不是来动物园看动物的,是来看看有没有跟自己同频的灵魂”。

不过,动物园的文旅价值,最关键还是对城市产业生态的重塑上。

动物园,让“城市情感”赋能“消费增量”

随着红山森林动物园成为“顶流”,其附近的酒店价格接近市中心水平;盐水鸭、皮肚面、鸭血粉丝等小吃,相继登上热门榜……

长春因为动植物园的“雪饼猴”,2024年带动园区客流与营收均实现翻番增长,并拉动周边消费的持续增长。

相比南京和长春两地动物园的“情绪价值”营销,充满温情的南通这波是真“赢麻了”。

因为多家官媒转发,“许愿池硬币救童”话题单日阅读破3亿,抖音和微博均上了热搜……

甚至,有南通旅行社发现,近期计划来南通旅游的游客,很多人都会主动问“能不能去那个有许愿池的动物园”。

没想到,苏超未能争取到的“南哥”,却因这次善举,让南通成为了“最温暖的南哥”。

这些案例也印证了一个趋势:动物园与城市文旅的结合重点,是如何让“城市情感”找到精准的“消费入口”。

早期,人们来动物园就是来玩,通过观赏各类野生动物,增加对自然界的认识,借此放松心情。

可随着长春用“雪饼猴”的幽默制造流量,再通过餐饮、住宿进行承接;南京让动物IP成为消费符号,带动了城市文旅的联动;而南通以善意打底,让流量自然渗透到城市旅游标签,曾经单一的观赏动物变成了互动参与体验,从而激发了人们的创作欲和传播热情。

从另一个角度看,一座动物园能够通过打造“动物明星”,让人们感觉亲切有趣之余,愿意买周边、带朋友再来,并顺便在周边游玩,也促成了“游客因动物园而来,因城市而留”的城市文旅场景的新业态。

事实上,国内很多城市已意识到这点,纷纷将动物园纳入城市文旅综合体规划,预计到2026年,相关市场规模有望恢复至百亿元级,带动周边餐饮、住宿、文创等关联消费同步增长。

越来越多的人也意识到,最打动人的城市名片,或许不在高耸入云的建筑中,而是藏在人与动物相遇的温暖瞬间:

因为一座懂得珍惜善意、传递快乐的动物园,才是一座城市文明的真实体现。

而这种双向奔赴的旅程,才刚刚开始。

Fish AI Reader

Fish AI Reader

AI辅助创作,多种专业模板,深度分析,高质量内容生成。从观点提取到深度思考,FishAI为您提供全方位的创作支持。新版本引入自定义参数,让您的创作更加个性化和精准。

FishAI

FishAI

鱼阅,AI 时代的下一个智能信息助手,助你摆脱信息焦虑

联系邮箱 441953276@qq.com

相关标签

动物园 文旅 情感营销 IP运营 城市名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