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beta 07月24日 16:34
张静宇团队打造的“玻璃硬盘”将在今年底落地产业化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guoji1.html

 

华中科技大学武汉光电国家研究中心张静宇团队研发的“玻璃硬盘”技术即将于今年底实现产业化,并已与全国多家数据中心展开应用接洽。该技术以玻璃为存储介质,利用飞秒激光写入数据,具有寿命长、超高密度、抗环境干扰等优点。团队克服了写入速度慢的难题,开发出读写速度快、体积小、成本低的伺服光驱系统,并已实现全国产化。未来,“玻璃硬盘”将优先应用于互联网数据中心、AI大模型训练及历史档案长期保存等领域,有望颠覆现有温冷数据存储技术,为数据存储安全自主提供保障。

💡 核心技术创新:“玻璃硬盘”采用纳米光栅结构和玻璃作为存储介质,利用飞秒激光在玻璃内部写入和读取数据,实现了目前最长寿命和超高密度的数据存储。该技术解决了玻璃多维存储中写入速度慢的关键问题,并开发了读写速度快、体积小、成本低的转动伺服光驱系统。

🚀 产业化与应用前景:该项技术荣获2024年全国颠覆性技术创新大赛卓越奖,并已实现全国产化,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年底将落地产业化,正与全国数据中心接洽,未来将率先服务于互联网数据中心、AI大模型训练数据存储以及历史档案的长期保存等关键领域。

🔒 安全自主与永久保存:该技术不受电磁干扰、温度变化、湿度波动等环境因素影响,可实现数据的永久保存,被誉为“永如石刻”。一块巴掌大的硬盘容量最高可达360TB,能够存储2.5万部高清电影,对于需要长期安全存储的珍贵历史资料、科研成果、医疗影像、金融交易记录等具有极高价值。

🌍 颠覆性与战略意义:该技术有望颠覆现有的温冷数据存储技术,推动数据存储技术的革命性进步。团队强调发展安全自主的智能存储设备的重要性,以摆脱对国外传统存储介质路径的依赖,为国家数据安全提供保障。

据中国光谷官方公众号报道,华中科技大学武汉光电国家研究中心张静宇和团队打造的“玻璃硬盘”将在今年底落地产业化,正与全国范围的数据中心展开应用接洽。未来,将率先服务互联网数据中心、AI大模型训练数据存储及历史档案长期保存等关键领域。

该项技术荣获2024年全国颠覆性技术创新大赛卓越奖,依托纳米光栅结构并以玻璃作为存储介质,利用飞秒激光在玻璃内部写入和读取数据,堪称目前寿命最长且超高密度的数据存储方案。

该团队攻克了玻璃多维存储技术中写入速度慢的核心问题,开发转动伺服光驱系统,读写速度快、体积小、成本低。

目前,设备已实现全国产化,具备自主知识产权,未来可广泛用于档案存储、数据中心及云存储市场,推动数据存储技术的革命性进步,颠覆现有温冷数据存储技术。

张静宇表示表示:“我们不能再依赖国外传统存储介质路径,必须有安全自主的智能存储设备。”

一块巴掌大的玻璃硬盘,容量最高达360TB,可存储2.5万部高清电影,并且可永久保留,一次写入海量数据,将“永如石刻”。

这种存储方式不受电磁干扰、温度变化、湿度波动等环境因素影响,对于需要长期保存的珍贵历史资料、重要科研成果等数据而言,具有极高的价值。

比如档案管理领域,可永久保存各类历史档案、珍贵文献;在医疗领域,能长期存储患者的病历数据、医学影像资料等;在金融领域,对于交易记录、客户资料等重要数据的长期安全存储提供保障。

Fish AI Reader

Fish AI Reader

AI辅助创作,多种专业模板,深度分析,高质量内容生成。从观点提取到深度思考,FishAI为您提供全方位的创作支持。新版本引入自定义参数,让您的创作更加个性化和精准。

FishAI

FishAI

鱼阅,AI 时代的下一个智能信息助手,助你摆脱信息焦虑

联系邮箱 441953276@qq.com

相关标签

玻璃硬盘 数据存储 华中科技大学 人工智能 自主可控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