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嗅 07月24日 15:53
半个西伯利亚,已经离不开内蒙古了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guoji1.html

 

本文作者回乡呼伦贝尔,重新审视了这片土地与俄罗斯千丝万缕的联系。从建筑风格、语言词汇到饮食习惯,俄罗斯的文化印记随处可见。更重要的是,呼伦贝尔作为中俄陆路贸易的重要节点,通过额尔古纳河和中欧班列,承载着两国间日益增长的贸易往来。文章深入探讨了铁路运输的优势、中俄轨距问题以及“换轨”技术,回顾了90年代“倒爷”的传奇,并描绘了如今中国商品涌入俄罗斯市场的现状。作者认为,中俄民间交往密切,双方在文化、民族等方面也存在诸多共性。在西方制裁的背景下,俄罗斯市场向东开放,内蒙古的呼伦贝尔成为重要的“窗口”,中国品牌在俄罗斯市场打下根基,作者也期盼家乡能因此更加繁荣,吸引更多年轻人。

🇷🇺 呼伦贝尔与俄罗斯地理相近,文化交融深刻,从建筑风格到生活习惯,都留下了浓厚的俄罗斯印记,例如当地的俄式建筑、方言中的俄语词汇,甚至是不常见的酸黄瓜和红肠等饮食习惯,都体现了这种深厚联系。

🛤️ 额尔古纳河是呼伦贝尔与俄罗斯的天然界河,冬季封冻后可通行,两国边界山川河流浑然一体,物种和气候也高度相似,展现了自然环境上的共通性。满洲里作为关键陆路口岸,是中俄贸易的核心节点,每天都有大量货物通过中欧班列往来两国,促进了贸易畅通。

💡 中俄铁路运输具有时效性和便利性优势,能够实现内陆城市点对点运输,但两国轨距不同(中国1435毫米,俄罗斯1524毫米)需要通过“换轨”技术解决,即拆卸集装箱后更换轮轨,这一过程高效且不影响整体运输效率。

📈 在西方制裁的背景下,俄罗斯市场向东开放,中俄贸易额屡创新高,内蒙古呼伦贝尔成为俄罗斯重要的“窗口”。中国商品如家电、汽车、服装等大量涌入俄罗斯,而能源、矿产、农产品和木材等也成为主要进口商品,国企和民企在其中扮演了不同角色,共同推动了贸易发展。

🤝 中俄民间交往密切,呼伦贝尔的俄罗斯族、俄侨、中俄混血以及与俄罗斯相邻的民族,都构成了两国人民之间深厚的情感纽带。同时,俄罗斯远东地区也有大量华人群体,双方在商品、文化、生活习俗上存在惊人的相似性,共同的环境和气候塑造了这片土地上的一切。

我最近回了趟老家呼伦贝尔,重新审视了一下这个我从小长大的地方,发现这里的很多事物都跟俄罗斯有着密切的关系。

呼伦贝尔的铁路主干线,来自当年沙俄修的中东铁路,满洲里、海拉尔等铁路沿线城市的建筑风格,都有浓厚的俄式风情。街边的小商品、方言里的俄语词汇……呼伦贝尔的俄罗斯印记,太多了。

我甚至是离家之后,才知道中国人的常规饮食其实不包括酸黄瓜和红肠。

反过来,内蒙古也在对俄罗斯施加巨大的影响。

2024年中俄总贸易额达到了2448亿美元,创下历史新高。其中陆路通关的货物量占据了很大比例,内蒙古的口岸在2024年货运量突破了1.2亿吨,承担了中俄陆路运输的65%以上。

可以说,俄罗斯影响了内蒙古的过去,而我们内蒙古对俄罗斯的影响则是正在进行时。

一、一条河,两个国家

我们那和俄罗斯是挨着的,呼伦贝尔市和俄罗斯远东只隔了一条额尔古纳河。就这么一条河,每到冬季还会封冻,如履平地。

我曾经登上过边境哨所的岗楼,也在国门之上朝北眺望过,中俄边界的山川河流浑然一体,就算有铁丝网隔着,也根本分不清哪边是哪边。两边气候一样、物种一样、地形一样,民风也很类似。熊瞎子、狼、狐狸、东北虎,还有额尔古纳河-黑龙江里的鱼,都是两边居民共同的财富。

额尔古纳河也没有把内蒙古和俄罗斯全部分隔开,在呼伦贝尔西部,中国雄鸡版图的“鸡冠子”上,中俄领土边界没有任何地形的阻隔,完全是一片平坦的草原。

在这条边界上,有一个关键的陆路口岸,就是满洲里。

每天,都有满载货物的列车从这里出发,穿越西伯利亚,将中国的商品运往俄罗斯,也将俄罗斯的资源带回中国。

很多人对满洲里的地理位置没什么概念,甚至有人问过我:“满洲里?那不是在黑龙江吗?”实际上,满洲里就在呼伦贝尔,是东北T字形铁路的最西端,也是中俄贸易的核心节点。

所谓“鸡鸣闻三国”,人们在呼伦贝尔的满洲里市和新巴尔虎右旗的西北部,能遥望俄罗斯和蒙古国。

2024年,满洲里口岸全年进出口货物运量达到 2201.07 万吨,平均每天有 12 列中欧班列穿梭于两国之间。这些列车不仅运输着中国的轻工业品和电子产品,还满载着俄罗斯的木材、矿产和农产品。我们家门口繁忙的铁路,确保了中俄贸易的畅通无阻。

二、一条铁路,两个大洲

其实铁路运输有很多优势,首先是快。一个集装箱从上海运到圣彼得堡的话,火车半个月就到了,货轮得走一个半月。

而且中国和俄罗斯都是面积广阔的陆权国家,铁路能实现内陆城市点对点的运输,比如要把新西伯利亚市的木材和钾肥运到郑州,火车只需要走大约6000公里。如果走海运那就要绕行半个地球,航程超过20000公里,还没有办法直达。

说到中俄铁路贸易,我听过很多人提到轨距问题。确实,中国和俄罗斯的铁路轨距标准不同。中国的标准轨距是1435毫米,而俄罗斯用的是1524毫米宽轨。这意味着,中俄之间的火车不能直接开过去。

问出这个问题的人算是有些知识,但肯定没来过边境,没像我们边民一样能天天看到“换轨”的场面。边境口岸采用了一种技术手段:将列车集装箱拆卸下来,吊装到新的空轮轨上固定,再由机车牵引开出去。这就是“换轨”。

这个过程只需要两个小时就能完成。对于中俄铁路交通来说,客货运输的时间单位是天,两个小时完全不影响整体效率。

围绕着这条铁路线,故事可不少。

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中俄边境贸易以“倒爷”闻名。当年的倒爷有多赚钱?就这么说吧,倒出了一个中国前首富:牟其中。

当年他用几百车皮的轻工业杂货换回了4架飞机,豪赚1.6个亿,至今仍为人津津乐道。这位前首富曾豪言,要把满洲里打造成中国北方的深圳。我们那边的人都很希望他能成功,但平心而论,这是不可能的事情。

满洲里成不了第二个深圳,尽管铁路运输相比水运有这样那样的优点,但受限于规模和成本,20组火车的运量才能和一艘大型集装箱船相当。而且深圳背后是人口稠密、消费力旺盛的珠三角,满洲里背后则是空旷的呼伦贝尔草原,发展条件差了太多。

牟其中是当年中俄民间贸易大热的一个典型代表,一夜暴富、天价利润、走私犯罪、刀光剑影……穿梭于中俄边境的火车上,那些年太多的传奇故事,有机会我再说给大家听。

三、纽带

在呼伦贝尔,中俄的民间交往很密切,我自己就有很多那边的朋友。

国境线两边,其实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状态。呼伦贝尔有很多跟俄罗斯有关的人,主要有三种:俄侨、中俄混血人,以及中国俄罗斯族。

呼伦贝尔市是中国主要的俄罗斯族聚居地,有恩和俄罗斯族民族乡。这个民族乡有几千俄罗斯族人。我曾经自驾去过这个民族乡,跟他们交流感觉很神奇,金发碧眼却一口东北话。

这里也有很多跨境民族,比如三少民族的鄂温克族和鄂伦春族,在俄罗斯叫做埃文基族;呼伦贝尔的蒙古族很多都是巴尔虎部落的,与俄罗斯的布里亚特人文化相近,境内也有一些真正的布里亚特人。

当然,但随着时间的推移,两边的这些人差距越来越大了。比如中国的俄罗斯族都能说汉语,呼伦贝尔的达斡尔族和鄂温克族基本蒙汉兼通。我还在俄罗斯见过一个只会说俄语、信仰东正教、名字叫“萨沙”的布里亚特人。

来呼伦贝尔经商的江浙商人,很多也都掌握俄语和蒙古语,了解俄蒙文化,和当地人打成一片。

在国境另一侧,靠近呼伦贝尔的俄罗斯赤塔市和伊尔库茨克,也有大量的华人群体。就伊尔库茨克这座60万人的城市,我在那里居然找到了北京烤鸭、上海本帮菜和四川麻辣烫。

如果有一个人,既去过俄罗斯赤塔、伊尔库茨克,也来过内蒙古的满洲里、海拉尔,他一定会惊讶于两边的共性。商品、建筑、自然环境、民族风情,都因为地理位置的相近而呈现出惊人的相似。

其实很难说是谁影响了谁,也许是共同的环境和气候,塑造了这片土地上的一切。

四、制裁之下,国民共进

过去有种说法,中俄之间是“政热经冷”。以往我看到那些在边境两边讨生活的商贩,感觉他们也就混个糊口,挣个辛苦钱。

但是现在不一样了,从2014年到今天,俄罗斯吃了西方国家超过15000项制裁,经济往来大大受限。但西方不亮东方亮,在大量制裁之下,俄罗斯1.4亿人的市场,几乎是完全向东开放了。

2024 年,中俄贸易额创下了2448亿美元的新纪录。这是什么概念呢,是同年中英贸易额的3倍,接近了中日贸易额。俄罗斯也成为了中国第5大贸易伙伴,仅次于美韩日越。

而俄罗斯向东开放的最大的窗口,就是内蒙古的呼伦贝尔。我这次回去的感觉就是,通过国门的列车比前些年多了很多。

在中俄贸易创纪录的情况下,贸易产品主要分这几大类:能源、金属矿产、农产品、机电产品、化工产品、木材。

这其中,大宗货物、大额产品,基本都是国企在主导。国企如中粮集团、徐工集团在能源、机械等领域占据主导地位,承担大部分进口任务,确保大宗货物的稳定供应。

民企也展现了极强的灵活性,中国家电和汽车大量涌入俄罗斯市场。还有服装纺织品及日用百货,当年让一大批倒爷富得流油,如今依然是许多小商家的主要生计来源。给我感受最深的是俄罗斯远东地区的超市,中国产品多到让我感觉好像没出国一样。

总之我们可以简单粗暴地做个划分,凡是管“进”的,一般都是国企。而管“出”的,大多都是民营企业。

其实在2025年的今天,中俄贸易仍然有很大潜力。长期以来,中国品牌走不出国门,并非全是产品本身的问题,更是因为有许多市场以外的因素。

制裁之下俄罗斯人感受到了中国商品的实惠好用,他们也想把苏联产的拉达车、瓦罐车,换成哈弗、奇瑞。不管未来时局如何变换,中国品牌已经在俄罗斯打下了一片根据地。

我也是发自内心地希望中俄贸易能越来越火热,这样就能让我家乡更有活力,吸引住不断流失的年轻人,让越来越空虚的边境城市充实起来。

Fish AI Reader

Fish AI Reader

AI辅助创作,多种专业模板,深度分析,高质量内容生成。从观点提取到深度思考,FishAI为您提供全方位的创作支持。新版本引入自定义参数,让您的创作更加个性化和精准。

FishAI

FishAI

鱼阅,AI 时代的下一个智能信息助手,助你摆脱信息焦虑

联系邮箱 441953276@qq.com

相关标签

呼伦贝尔 俄罗斯 中俄贸易 铁路运输 文化交流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