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藍籌股遭減持,重倉結構悄然生變;
②基金加泡泡瑪特、分眾傳媒等可選消費股;
③創新藥板塊回暖,信達生物等獲增持。
隨着2025年基金二季報披露基本完成,公募基金在二季度的重倉股配置輪廓也逐步清晰。
Wind數據顯示,截至二季度末,$寧德時代 (03750.HK)$和$貴州茅臺 (600519.SH)$仍以超過1200億元的公募基金持倉市值位列前兩大重倉股,但同時,兩者均遭遇基金不同程度的減持。與此同時,$中際旭創 (300308.SZ)$和$新易盛 (300502.SZ)$等TMT方向的高景氣個股則逆勢上行,雙雙躋身公募前二十大重倉股。
以更長週期來看,這類成長股已成爲年內市場表現最強勢的方向之一,也吸引了基金「越漲越買」的加倉邏輯。業內人士指出,「從過去的集中持倉傳統藍籌,到如今風格分化、結構輪動更快的格局,基金的調倉正在向靈活性、賽道確定性以及預期差驅動的方向演變。」
熱門話題股升溫:新消費與「牛股磁鐵」吸金效應凸顯
如果說整體重倉格局的變化反映出基金風格的宏觀輪動,那麼個股層面的持倉變化則更直接體現出基金對當前熱點主題的深度參與。在2025年上半年引發市場高度關注的個股中, $泡泡瑪特 (09992.HK)$、$老鋪黃金 (06181.HK)$、$名創優品 (MNSO.US)$等新消費標的成爲機構資金加倉的重點。
以泡泡瑪特爲例,該股在二季度繼續受到基金青睞,被286只基金重倉持有(上季度爲182只),持股總量達6474.88萬股,環比增加近400萬股。
其中,東方紅旗下多隻基金在二季度新進該股爲前十大重倉股,如東方紅啓恒三年持有、東方紅啓東三年持有等,持股數量爲334.26萬股、266.98萬股,劉格菘的廣發行業嚴選三年持有也把$泡泡瑪特 (09992.HK)$買到了第二大重倉股的位置。
這反映出公募資金對品牌化、內容型消費邏輯的持續認可。不具名業內人士指出,「在消費整體復甦斜率並不明確的當下,基金傾向於押注結構性亮點企業,泡泡瑪特這種具備IP價值的個股自然更受青睞。」
而同屬於可選消費行業的分眾傳媒,對比上季度公募增持較多(3.82億股),共有221只基金重倉持有,喬遷的興全商業模式優選大幅加倉4951.92萬股,趙楓的睿遠均衡價值三年也買入3799.99萬股。謝治宇、劉格菘等多位知名基金經理均加倉該股。
除此之外,$TCL電子 (01070.HK)$、 $長安汽車 (000625.SZ)$等可選消費股二季度公募持倉環比增加均過1億股,前者被49只基金重倉持有,持股總量爲1.93億股,後者被40只基金重倉,持股總量爲1.81億股。
值得關注的是,黃金股也在本季度獲得顯著增持,受益於金價上行趨勢以及消費屬性增強,如$周大福 (01929.HK)$,二季度公募持股總量爲2485.36萬股,對比上季度增加了2361.18萬股,幾乎均爲二季度所買入,老鋪黃金的公募持倉對比上季度數據也有所增加。從重倉組合結構來看,部分基金已在二季度有意識提高黃金板塊配置權重,以對沖市場波動風險。
除消費題材外,科技股中的「牛股磁鐵」也成爲基金集中買入的對象。比如$中際旭創 (300308.SZ)$、$新易盛 (300502.SZ)$、$滬電股份 (002463.SZ)$、$勝宏科技 (300476.SZ)$等個股在二季度漲幅可觀,背後正是主動基金持續「買買買」的推動。Wind數據顯示,中際旭創和新易盛是二季度主動基金加倉市值最高的A股前兩名,前者二季度漲幅超48%,後者超80%。
業內觀察者表示,「基金在成長股上的下注更具進攻性,這類個股本身波動大,但一旦趨勢確立,極易形成『越漲越買』的行爲慣性。」
創新藥佈局升溫:基金精準下注多隻潛力醫藥股
創新藥板塊成爲基金二季度佈局的重要方向,尤其是在港股醫藥股大幅反彈的背景下,相關企業再度回到公募資金的視野當中。 $信達生物 (01801.HK)$、$石藥集團 (01093.HK)$、$三生製藥 (01530.HK)$等被公募基金集中增持,成爲醫藥板塊中的亮點代表。
信達生物在二季度獲得包括匯添富創新醫藥、永贏醫藥創新智選等多隻創新藥主題基金的大幅加倉,興全合宜也在二季度把該股新進爲第二大重倉股,部分產品甚至將其配置爲第一大重倉股。得益於PD-1出海拓展、創新管線放量等利好因素,該公司股價在二季度漲幅顯著,也推動其在基金重倉股名單中的權重快速提升。
在港股市場中, $石藥集團 (01093.HK)$、 $三生製藥 (01530.HK)$、$中國生物製藥 (01177.HK)$被公募加倉較多,分別增加了4.19億股、2.74億股、1.06億股的持倉,除此之外,還有$諾誠健華 (09969.HK)$、$先聲藥業 (02096.HK)$、$綠葉製藥 (02186.HK)$、$康方生物 (09926.HK)$、$環球醫療 (02666.HK)$、$遠大醫藥 (00512.HK)$等醫藥港股被公募大幅「買買買」。
一名醫葯主題基金經理透露,「港股醫藥股在經歷前幾年下殺之後估值已經觸底,疊加近期中美監管層交流轉暖,部分龍頭創新藥企在二季度迎來估值修復。」
在A股市場中,$信立泰 (002294.SZ)$、$益方生物-U (688382.SH)$、$通化金馬 (000766.SZ)$、$舒泰神 (300204.SZ)$等CXO及新藥研發服務相關個股亦在二季度被公募基金大幅買入,值得注意的是,部分個股在上季度公募持倉甚少,如通化金馬一季度時公募持倉僅爲17.13萬股,二季度則增至3374.50萬股,舒泰神在一季度無基金重倉,二季度公募重倉持有3297.66萬股。
一些績優醫藥基金在季報中明確提及對「創新藥產業鏈長期邏輯不變」的判斷,並在二季度進行了一定程度的調倉增配。
值得注意的是,雖然醫藥股整體仍存在一定的不確定性,但部分基金通過配置港股+美股+A股「三棲」創新藥標的,實現風險對沖與機會把握的平衡策略。例如部分QDII基金在二季度增持了在美股上市的$再生元製藥公司 (REGN.US)$、$輝瑞 (PFE.US)$等龍頭創新藥企業,以捕捉全球創新藥週期中的確定性收益。
總的來看,2025年二季度公募基金重倉股格局已經從以往「白馬紮堆」的態勢轉向多元分佈。從資金增持方向看,新消費、科技成長與創新藥成爲三大主軸,也反映出機構在震盪市中對結構性行情機會的追逐。
一位長期跟蹤基金持倉的分析師總結道:「市場輪動越來越快,基金的重倉結構也變得更『靈活』,選股標準不再侷限於穩健大盤股,而是更多考慮景氣度、產業趨勢以及估值彈性。」
重倉格局重塑:藍籌「降溫」,成長「升溫」
基金二季度的整體重倉路徑延續了年初的風格切換趨勢。Wind數據顯示,寧德時代和貴州茅臺依舊是基金持倉市值最高的兩隻股票,但二者均遭遇不同程度的減持,前者對比上季度減持1469.86萬股、後者被減持179.63萬股,反映出整體熱度的下降。而$騰訊控股 (00700.HK)$雖爲主動基金的第一大重倉股,也遭遇超1700萬股的減持,進一步印證資金對傳統白馬股的「去抱團化」。
與之形成鮮明對比的是中際旭創、新易盛等「科技牛股」的強勢崛起。截至二季度末,新易盛的公募基金持倉市值較一季度出現爆發式增長,不僅因股價大漲,還受到公司實施轉增等因素的推動。截至目前。新易盛公募基金持股數量爲2.46億股,持倉總市值達311.97億元,對比上季度增加1.23億股。
中際旭創也在本季度迎來資金大規模流入,成功躋身公募前20大重倉股,公募持股市值達286.34億元。這些變化意味着傳統重倉股「鐵三角」的格局正逐步被打破,取而代之的是一批高景氣度賽道的新晉強者。
在白酒板塊方面,基金持倉也出現收縮,僅剩貴州茅臺和$五糧液 (000858.SZ)$兩隻個股仍躋身前20。其中五糧液已退居榜單末位,顯示出高端白酒在機構資產配置中的「退熱」。
還想了解更多市場解讀?牛牛AI上線!精準解答,全方位洞察,掌握關鍵機會!
編輯/melod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