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名消费者7月22日发现,广东部分星巴克门店推出了“星子自习室”供顾客学习。星巴克深圳店员表示,星巴克自习室不要求付费入座,不限时和不需要预约,门店提供免费电源插座、免费温水等。
星巴克中国对此回应称,未来还将在更多门店尝试更多“兴趣向”空间和活动,为顾客创造更多不同的空间体验。
因受到瑞幸、库迪等本土性价比咖啡品牌的冲击,星巴克在中国业绩出现了下滑。星巴克中国2024财年同比下滑1.4%,同店销售额同比下滑8%,同店交易量与去年持平;受频繁促销环境影响,平均客单价同比下降8%,订单量下降6%。星巴克中国的营收也已经落后于瑞幸,2023年瑞幸全年营收约为47.3亿美元,而星巴克中国的营收为29.67亿美元。英国《金融时报》报道称,中国咖啡市场的规模为220亿美元,星巴克在其中的份额已经由2017年的高点42%跌至2024年的14%。
推出“免费自习室”可能是星巴克希冀在维护品牌价值的同时挽回客流的讨巧尝试。在中国,因星巴克线下空间相对精致的装潢氛围,部分消费者本就有到星巴克“蹭”空调座位的消费习惯。站在星巴克的视角,降价打“价格战”可能会伤害其品牌价值,而主动推“免费自习室”既不会伤害产品的定价,也能为其带来更多的客流,发挥门店线下空间大的优势,同时“自习”标签还能为其增加亲民的公众形象,并维持所谓“商务风”的品牌气质。
星巴克中国的这一策略,符合该公司新任CEO Brian Niccol的经营思路。Niccol在2024年8月接任CEO后曾表示,希望星巴克能回归原来的社区咖啡馆氛围,加快服务速度,改善线上点单体验。Niccol非常强调星巴克的高品质标签与社区标签,他认为星巴克要成为街道居民会面的中心,发挥星巴克在空间上的优势,而非走“轻量化”路线。
主动采取措施吸引客流,星巴克也能证明其中国业务的价值,更好地吸引外部融资来支持其扩张计划。为扭转中国区颓势,星巴克中国自去年年底开始寻找来自中国本土的外部融资,以支持其在华继续向下沉市场拓店,并通过引入本土合伙人的经验推出更“中国化”的服务。而且,星巴克并不打算放弃星巴克中国的控制权。7月初多家媒体援引知情人士消息称,星巴克希望至少保有星巴克中国30%的股权,其余股权由多家买家分摊,每家的股权不得超出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