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透社认为,因电动汽车而导致的贸易紧张情况、市场准入和中国工业产能过剩课题,将主导此次会晤。

文章称,尽管偶尔存在分歧,贸易、气候和全球治理等多方面共同利益,是支撑中欧关系的基础。这些共同点不应被孤立摩擦点掩盖。

新华社在评论文章称,今年是中国和欧盟建交50周年。随着国际形势日益紧张,“建交50周年及时发出提醒:中国是欧洲的重要伙伴,而不是系统性竞争对手”。

中国—欧盟领导人会晤星期四(7月24日)登场前,中国官媒新华社发表英文评论文章,强调中国是欧洲的重要(critical)伙伴。

欧洲理事会主席科斯塔、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定在星期四访华,并与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会面。中国总理李强也将同科斯塔和冯德莱恩共同主持中国—欧盟领导人会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