週三盤初,GoPro和Krispy Kreme曾分別漲73%和近39%,而週二收漲超50%的Kohl’s收跌14%,截至週一六日漲超300%的Opendoor週三跌20%。分析師,Krispy Kreme這類Meme股的基本面並無重大變化,股價和交易量大幅飆升主要由社交媒體熱議、挾淡倉和技術突破推動。
美股繼續上演Meme股狂歡,但散戶投資者的「寵兒」在迅速更迭。上週翻倍飆漲的房地產科技公司$Opendoor Technologies (OPEN.US)$最近兩日持續回落,週二被炒上天的「昔日百貨巨頭」Kohl’s週三就兩位數大跌。
7月23日週三美股盤初,可穿戴相機制造商$GoPro (GPRO.US)$一度漲73%,甜甜圈連鎖店$Krispy Kreme (DNUT.US)$一度漲近39%,後均回吐過半漲幅,分別收漲12.4%和4.6%,$Beyond Meat (BYND.US)$早盤曾漲14%,收漲1.4%。
兩隻最近被散戶熱捧的Meme股週三雙雙下跌。週二收漲超50%的 $柯爾百貨 (KSS.US)$ 收跌14.2%,截至本週一六個交易日內漲超300%的 $Opendoor Technologies (OPEN.US)$ 在週二收跌約10%後周三又收跌20.5%。
這場投機熱潮延續了近期的市場狂熱情緒,散戶交易者通過社交媒體平台協調行動,專門狙擊被大量做空的低價股。期權交易數據顯示,Krispy Kreme週二的看漲期權交易量創下紀錄,超過10萬份合約,相當於過去四年日均交易量的71倍。
分析師認爲,這種現象反映出市場情緒的極度高漲,但缺乏基本面支撐。Capital.com高級市場分析師Daniela Hathorn表示,以上Meme的股價股價和交易量的大幅飆升主要由社交媒體熱議、挾淡倉和技術突破推動,儘管相關公司的基本面業務並無重大變化。巴克萊已對此發出"泡沫警報",建議投資者謹慎應對這種過度投機行爲。
新目標鎖定:GoPro和Krispy Kreme成爲熱炒對象
繼Opendoor和Kohl's之後,美國論壇$Reddit (RDDT.US)$上的「散戶大本營」WallStreetBets論壇用戶將注意力轉向了新的目標。GoPro作爲一隻長期低迷的便士股,今年一直在1美元以下交易,而Krispy Kreme的股價約爲4美元,同樣屬於低價股範疇。
根據FactSet數據,Krispy Kreme有28%的流通股被做空,GoPro約有10%被做空,這種高空頭比例爲散戶發起挾淡倉提供了條件。GoPro週三的看漲期權交易量超過5.6萬份合約,創下2021年以來的最高水平。
在WallStreetBets論壇上,用戶發佈了"YOLO DNUT"等帖子,YOLO代表"你只活一次",通常用來形容高風險的全倉交易策略。這種投機行爲與2021年圍繞$遊戲驛站 (GME.US)$展開的meme股狂潮如出一轍。
其他受到關注的股票還包括週三早盤漲超10%的$1-800-Flowers.com (FLWS.US)$、週三盤初曾漲逾10%的漢堡連鎖店 $溫蒂漢堡 (WEN.US)$ 。 $金寶公司 (CPB.US)$ 、$Aehr Test Systems (AEHR.US)$、$北極星 (PII.US)$等空頭比例相對較高的股票本週也吸引了買家。
挾淡倉邏輯重現:機構空頭成爲獵殺目標
華爾街見聞週三稍早文章提到,這輪meme股行情的核心邏輯仍是挾淡倉機制。當被大量做空的股票價格意外上漲時,做空投資者面臨虧損壓力,被迫買入股票平倉,進而推高股價形成惡性循環。
以週二大漲的Kohl's爲例,該個股約有49%的流通股被做空,成爲散戶逼空的完美目標。在沒有任何實質性消息的情況下,Kohl's股價週二一度翻倍,觸及10個月高點,全天交易量達1.83億股,是25日移動平均成交量的25倍。
Opendoor自進入7月以來截至本週三盤中累漲超300%,Kohl's同期漲幅超過40%。這些公司基本面普遍不佳,但高空頭比例和低股價爲投機炒作提供了土壤。
前述文章稱,彭博數據顯示,散戶目前佔美股總交易量的20.5%,而股價低於5美元的股票交易量佔整體交易量的比例超過26%。$盈透證券 (IBKR.US)$首席策略師Steve Sosnick將這種現象稱爲"奔向垃圾股"。
巴克萊發出泡沫警告:建議採用分散交易策略
面對愈演愈烈的投機熱潮,巴克萊股票衍生品策略師Stefano Pascale最近發出警告,認爲是時候爲Meme股熱潮踩下剎車了。巴克萊的"股權狂熱指標"已躍升至去年12月底以來的最高水平。
Pascale建議採用"分散交易"策略應對泡沫風險,這種策略結合個股期權和$標普500指數 (.SPX.US)$等寬基指數期權合約,投資者可通過期權押注meme股的波動性將遠高於大盤指數。對於想要更明確押注泡沫化公司的交易者,可購買看跌期權在股價反轉時獲利。
自7月初以來,Pascale及其同事Anshul Gupta不斷警告市場情緒過度高漲。他們指出,SPAC合併上市公司增多,以及ARK創新ETF過去三個月上漲73%,都是"典型的泡沫市場信號"。
不過,Steve Sosnick認爲分散交易策略未必是應對Meme股的最佳方式,因爲這些股票往往不是標普500等主流指數的核心成分股。Pascale也承認,"泡沫可以持續很長時間,尤其是在市場有流動性注入的情況下"。
市場環境助推投機情緒升溫
當前的投機熱潮發生在美股屢創新高的背景下,標普500指數週二再次收於歷史高位,今年以來漲幅超過7%。投資者對關稅政策的擔憂有所緩解,市場流動性充裕爲風險偏好提升創造了條件。
Wolfe Research在研報中表示,垃圾股反彈的初期階段可歸因於美國GDP下行風險的消除、對聯儲局減息的預期、強於預期的經濟數據,以及關稅消息流向並未如擔心般糟糕。
FBB Capital Partners研究總監Mike Bailey警告,當前市場情緒正"走向非理性繁榮",投資者對不斷上升的風險因素表現出較少擔憂。JonesTrading首席市場策略師Michael O'Rourke指出,meme股熱情往往與加密貨幣熱情重疊,這種狂熱正從數字資產蔓延至股票市場。
與2021年相比,當前宏觀環境更爲複雜,投資者面臨高通脹和房地產市場壓力等挑戰,但充裕的流動性和技術性反彈仍爲短期投機提供了支撐。
投資總是踩地雷?牛牛AI上線!精準解答,全方位洞察,掌握關鍵機會!
編輯/dania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