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船舶燃料大连有限公司在大连港成功为“中远海运洋浦”轮加注500吨国产保税绿色甲醇燃料,标志着东北地区国际航行船舶保税绿色甲醇加注业务的首单落地,同时也意味着东北亚绿色甲醇供应链的全面贯通。此次加注的绿色甲醇全部来自黑龙江及内蒙古的绿色甲醇项目,全程符合国际可持续发展与碳认证标准。绿色甲醇作为一种环保型燃料,具有负碳排放、环境友好和可再生等优点,在交通和能源领域展现出巨大的市场潜力。大连海关通过创新监管模式,简化作业流程,有效降低了企业成本,提升了供船效率,为东北地区绿色船舶燃料供应开辟了绿色通道。
⛽️ 东北地区实现国际航行船舶保税绿色甲醇加注零的突破:7月15日,在大连海关所属大窑湾海关的监管下,中国船舶燃料大连有限公司成功为“中远海运洋浦”轮加注了500吨国产保税绿色甲醇燃料。这是东北地区首次开展此类业务,标志着东北亚绿色甲醇供应链的全面贯通,为区域绿色航运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 绿色甲醇的环保优势与市场前景:与传统甲醇相比,绿色甲醇采用可再生资源或低排放工艺生产,具有负碳排放、环境友好和可再生性等显著特点。这使得它成为汽车、船舶等交通工具的理想燃料,在交通和能源领域拥有广阔的应用前景,符合全球绿色发展趋势。
🚢 创新监管模式提升效率降低成本:为保障此次业务顺利进行,大连海关试点推行保税仓库和出口监管仓库“两仓功能叠加”的监管模式。该模式简化了操作流程,将传统的“两进两出”缩短为“一进一出”,无需实际倒罐,仅通过清单申报即可完成账册间结转,极大地降低了供船企业的经营成本,并显著提高了供船效率。
🌱 东北地区绿色甲醇产业发展潜力巨大:依托丰富的生物质资源,东北地区在建及规划的绿色甲醇和绿氨生产项目数量众多,占全国产能的80%以上。预计到2030年,该地区的绿色甲醇和绿氨产能将大幅增长,有望成为全球主要的低成本绿色船舶燃料生产基地之一,为全球航运业的绿色转型提供有力支撑。
科技日报讯 (记者张蕴 通讯员林绍杰)7月15日,在大连海关所属大窑湾海关的监管下,中国船舶燃料大连有限公司为“中远海运洋浦”轮成功加注500吨国产保税绿色甲醇燃料。这是东北地区首单国际航行船舶保税绿色甲醇加注业务,标志着东北亚绿色甲醇供应链全线贯通。
“中远海运洋浦”轮是由中远海运集团建造的国内首艘甲醇双燃料集装箱船,计划由中远海运集装箱运输有限公司投运至美洲航线。此次在大连港加注的500吨绿色甲醇,全部采购自黑龙江及内蒙古绿色甲醇项目,从生产运输到仓储加注等全流程,均获得国际可持续发展与碳认证,为东北地区绿色船舶燃料供应国际船舶开辟了“绿色”通道。
与普通甲醇相比,绿色甲醇更加环保。绿色甲醇采用可再生资源或低排放工艺生产,具有负碳排放、环境友好、可再生性等特点,可作为汽车、船舶等交通工具的燃料,在交通和能源领域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
“为保障首单保税绿色甲醇加注业务顺利落地,我们试点开展保税仓库和出口监管仓库‘两仓功能叠加’,甲醇无须进行实际倒罐作业,仅通过清单申报即实现账册间结转。作业流程由传统的‘两进两出’简化为‘一进一出’,大幅降低了供船企业经营成本,提高供船效率。”北良港海关副关长范勇表示。
依托丰富的生物质资源,东北地区目前在建及规划的绿色甲醇和绿氨生产项目达75个,占全国产能的80%以上。到2030年,东北地区绿色甲醇、绿氨产能预计将分别超过3100万吨、550万吨,东北地区正加速成为全球主要低成本绿色船舶燃料生产基地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