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技报 07月24日 02:14
[要 闻] 特色转化体系促优秀成果扎根云岭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guoji1.html

 

云南通过政策激励、人才培育、平台搭建等举措,构建特色转化体系,推动科技成果从实验室走向产业。2024年,登记技术合同增长416.57%,成交金额增长573.6%。政策破冰,科研人员转化收益提升;人才筑基,技术经纪人促成457项技术转移;平台搭建,多级体系日趋完善,聚合效应加速创新价值实现,赋能产业发展。

📈 政策激励:云南出台系列政策文件,如《云南省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条例》,明确将科技成果转化现金奖励计入绩效工资,科研人员转化收益显著提升,形成良性生态。

🧑‍🏫 人才培育:云南构建技术经纪(理)人梯队,22人获高级、184人获中级、1254人获初级资格,通过“以干促培”模式,累计促成457项技术转移,合同金额达6.35亿元。

🏭 平台搭建:云南拥有国家、省、县多级技术转移机构,如国家技术转移人才培养基地、科技成果转化示范县等,腾冲科学家论坛、‘彩云汇’科创品牌等平台促成省外科技成果落地。

🌾 产业赋能:科技成果在农业、工业、生物医药领域加速转化,如优良品种带动增收、固态储氢技术奠定基础、中药大品种实现自主转化等,为云南经济社会发展注入动能。

🔗 供需对接:多级平台体系日趋完善,聚合效应加速创新价值实现,如‘彩云汇’引进100余家省外科技企业,推动217家参赛企业成长为高新技术企业,获金融机构授信及贷款7.6亿元。

优化政策、培育人才、搭建平台——

【加速科技成果转化】

    ◎本报记者 赵汉斌

    在云岭大地,如何加快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助力区域高质量发展?

    记者从7月22日至23日举行的云南省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八次会议上了解到,云南近年来通过政策激励、人才培育、平台搭建等举措,逐步构建起具有云南特色的转化体系,科技成果从实验室走向产业赛场的步伐不断加快。

    2024年,云南省登记技术合同17207份,较2020年增长416.57%;合同成交总金额337.46亿元,较2020年增长573.6%。数据表明,科技成果正加速转化为现实生产力,为云南经济社会发展注入强劲动能。

    政策破冰:成果转化与人才筑基双提升

    “政策好,干劲更足!”这是云南省农科院科研人员对科技成果转化工作的直观感受。2024年,该院签订“五技”合同794项,实现转化净收益5513.74万元,其中4365.39万元用于奖励科研人员和转化服务人员,人均达2.83万元。

    这份“沉甸甸”的奖励,源自云南省在科技成果转化政策上持续破冰。

    云南省科学技术厅厅长高俊介绍,近年来,当地先后出台《云南省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条例》《促进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十五条措施》等一系列政策文件,构建起全方位的政策支撑体系。

    目前,云南省明确将科技成果转化现金奖励计入单位绩效工资总量,让科研单位和人员吃下“定心丸”。2024年,该省公立高校院所、医疗卫生机构转化职务科技成果3016项,较2020年增长57.33%;合同成交金额10.14亿元,较2020年增长163.38%。科研人员“创新有动力、转化有甜头”的良性生态逐步形成。

    同时,云南还形成了22人获高级、184人获中级、1254人获初级资格的技术经纪(理)人梯队。截至目前,通过“以干促培”模式,已累计促成457项技术转移,合同金额达6.35亿元,专业人才正成为连接“创新端”与“产业端”的重要纽带。

    成果落地:赋能产业发展“新质效”

    走进田间地头、工厂车间,科技成果正在云岭大地上加速转化为产业竞争力。

    在农业领域,“丽薯6号”“云薯505”等优良品种入选国家推广目录,“云上黑山羊”作为全国农业主导品种,带动1.5万户脱贫群众增收,综合经济效益达300亿元;丘陵山地甘蔗机械推广应用304.88万亩,让高原特色农业插上“科技翅膀”。

    在工业领域,云南在全国率先实现固态储氢技术储存离网光伏电量稳定并网,为绿氢规模化应用奠定基础;5G通信结构功能一体化铝合金进入国内主流供应链,短波红外光电探测器、极紫外激光光源及成像仪有望打破技术壁垒。

    在生物医药领域,8个中药大品种及21个特色小品种通过二次开发实现自主转化,年销售收入增幅超30%,“云药”品牌影响力持续扩大。

    目前,云南拥有1个国家技术转移人才培养基地、6家国家级技术转移机构、12家省级技术转移机构,拥有33个科技成果转化示范县、21个技术合同认定登记站及128个县域科技成果转化中心,从国家到县域的多级平台体系日趋完善。

    “以平台促科技成果引进转化也取得实效。”高俊介绍,腾冲科学家论坛促成700余个省外科技成果及招才引智项目达成落地意向;“彩云汇”科创品牌引进100余家省外科技企业入滇,推动217家参赛企业成长为高新技术企业,332家科技型企业在省股权交易中心科技创新板挂牌,获金融机构授信及贷款7.6亿元。

    平台的聚合效应,让科技成果转化的“供需两端”精准对接,加速了创新价值的实现。(科技日报昆明7月23日电)

Fish AI Reader

Fish AI Reader

AI辅助创作,多种专业模板,深度分析,高质量内容生成。从观点提取到深度思考,FishAI为您提供全方位的创作支持。新版本引入自定义参数,让您的创作更加个性化和精准。

FishAI

FishAI

鱼阅,AI 时代的下一个智能信息助手,助你摆脱信息焦虑

联系邮箱 441953276@qq.com

相关标签

科技成果转化 云南 政策激励 人才培育 平台搭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