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技报 07月24日 02:14
[要 闻] 全球首张小麦抗条锈病基因图谱绘制成功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guoji1.html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研究团队联合中科院等单位,成功绘制全球首张小麦抗条锈病基因全景图谱,构建小麦条锈病“综合抗源”核心资源库。该研究为小麦育种提供基因导航,标志着我国在小麦病害防控领域取得引领性突破,相关成果发表于《自然·遗传学》。

🌾小麦条锈病被称为“小麦癌症”,病原菌每5年产生新优势小种,导致全球小麦年减产约10%,严重威胁粮食安全。

🔍研究团队历时5年,通过对近4.7万份田间数据的深度挖掘,构建了涵盖2191份全球小麦种质的“综合抗源”核心资源库,为抗病基因研究奠定基础。

🧬首次绘制出覆盖431个遗传位点的小麦基因组抗条锈病基因全景图,清晰展现出抗性基因在全球麦区的时空分布特征,破解了抗病基因布局难题。

✅成功验证了3个突破性抗条锈病基因的应用价值:Yr5x基因对新型强毒菌株抗性显著;Yr6/Pm1基因实现条锈病与白粉病双重防控;YrKB基因实现抗病性与产量协同提升。

🚜研究发现的抗条锈病基因组合有望将小麦品种抗病寿命从3-5年延长至10年以上,携带新基因的育种材料已在多个主产区开展田间试验,为减少农药使用、保障粮食安全提供科技支撑。

    科技日报西安7月23日电 (记者王禹涵 通讯员侯国超)记者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获悉,该校研究团队联合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等单位,面对小麦条锈病菌不断变异的世界性难题,成功绘制全球首张小麦抗条锈病基因全景图谱,从全球尺度构建小麦条锈病“综合抗源”核心资源库。这项为小麦育种提供“基因导航”的突破性研究,标志着我国在小麦病害防控基础研究领域取得引领性突破。相关研究成果23日发表在国际期刊《自然·遗传学》上。

    小麦条锈病素有“小麦癌症”之称,其病原菌平均每5年产生一个新优势小种,导致全球小麦年减产约10%。“这项研究首次系统揭示了抗病基因与病原菌流行演化的百年互作规律。”中国工程院院士、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植物免疫研究团队教授康振生表示。

    研究团队历时5年,通过对近4.7万份田间数据的深度挖掘,构建了涵盖2191份全球小麦种质的“综合抗源”核心资源库。以此为基础,团队首次绘制出覆盖431个遗传位点的小麦基因组抗条锈病基因全景图,清晰展现出抗性基因在全球麦区的时空分布特征。

    在筛选后的559个与抗条锈病相关的候选基因中,研究团队成功验证了3个突破性抗条锈病基因的应用价值。其中,Yr5x基因对当前流行的新型强毒菌株表现出显著抗性;Yr6/Pm1基因首次实现条锈病与白粉病的双重防控,揭示了作物广谱抗病的新机制;尤为重要的是,YrKB基因在抵御条锈病和叶锈病的同时,首次实现了抗病性与产量的协同提升。

    “这张图谱破解了困扰学界百年的抗病基因布局难题。”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教授韩德俊表示,研究发现的抗条锈病基因组合,有望将小麦品种的抗病寿命从当前的3—5年,延长至10年以上。目前携带新基因的育种材料已在多个主产区开展田间试验,为减少农药使用、保障粮食安全提供科技支撑。

Fish AI Reader

Fish AI Reader

AI辅助创作,多种专业模板,深度分析,高质量内容生成。从观点提取到深度思考,FishAI为您提供全方位的创作支持。新版本引入自定义参数,让您的创作更加个性化和精准。

FishAI

FishAI

鱼阅,AI 时代的下一个智能信息助手,助你摆脱信息焦虑

联系邮箱 441953276@qq.com

相关标签

小麦抗条锈病 基因全景图谱 粮食安全 农业科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