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科技资讯 07月23日 22:45
岚图CEO:某些车企通过营销营造稀缺感 诱引用户激情下单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guoji1.html

 

汽车市场竞争日益白热化,岚图CEO卢放分享了品牌在激烈竞争中实现逆势增长的秘诀。他强调,企业长期发展依赖于“造血能力”,即正毛利和良好的用户关系。岚图通过导入华为智能解决方案,并结合自身方法论,成功将第二个十万辆交付时间缩短至一年。卢放深入探讨了“内卷式”竞争的监管必要性,认为价格战虽难免,但国家干预是维护市场健康的关键。同时,他坦承岚图在智能化投入和部分产品营销上存在不足,但正通过用户委员会、社媒互动等方式,不断优化产品和服务,以用户为中心构建核心竞争力,期望在未来的存量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

🚗 **坚持“造血能力”与用户关系是企业长期发展的基石**:岚图CEO卢放指出,企业要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实现长期发展,必须具备“造血能力”,包括实现正毛利和建立良好的用户关系。他坦言,在过去数年竞争激烈的环境中,坚持这一原则非常困难。岚图通过理解用户需求,将之转化为产品研发和服务的改进方向,并进行反复迭代,以期构建强大的用户基盘,这是在产品同质化加剧的未来市场中获胜的关键护城河。

🚀 **华为智能解决方案与自身方法论共同驱动增长**:尽管外界普遍认为华为智能解决方案是岚图销量增长的关键因素,卢放也承认其重要性,但同时强调,市场上与华为合作的车企众多,并非所有合作都能造就爆款。岚图的成功在于将华为的智能化能力与自身的一套方法论相结合,并积极导入华为IPD、IPMS等管理体系,优化产品开发和上市流程。通过这些举措,岚图的产品在智能化方面得到了显著提升,销量也随之改善,并且岚图相信其产品体验不亚于其他品牌。

⚖️ **呼吁监管“内卷式”竞争,维护市场健康发展**:面对汽车行业“内卷式”竞争,卢放认为监管是必要且正确的。他以欧洲的监管经验为例,指出企业毛利不应低于特定数值,并强调价格是市场健康度的表现。无序的市场竞争最终可能导致垄断,损害消费者利益。因此,国家有责任和义务维持市场的良性发展,这有利于整个行业的健康成长。他认为,虽然价格战短期内不会消失,但国家层面的关注和干预将有助于市场逐步回归规范。

💡 **反思与优化:加大智能化投入,提升营销效果**:卢放坦诚地反思了岚图在品牌成立初期在智能化投入方面可以更大胆,并承认当时内部对智能化的理解和技术路线存在摇摆。此外,部分产品上市初期因营销传播不到位、软件问题未及时解决等原因,未能达到预期销量。例如,追光上市时恰逢特殊时期,虽然功能齐全,但声量未能有效传达。岚图正通过复盘,加强营销推广,以期在产品改款上市后取得满意成果,并在用户运营方面付出更多努力。

📈 **以制造业逻辑稳健发展,用户基盘是核心竞争力**:尽管市场竞争激烈,岚图坚持以“制造业逻辑”稳健发展,注重产业链的健康和可持续性,而非“收割一波韭菜”。这种打法虽然在外部看来较慢,但能够“挺得住”。卢放认为,如果岚图是造车新势力,在当前的局面下可能难以幸存,因为企业必须具备“造血能力”。他强调,通过信息化工具(如直接连接用户的APP)以及用户运营委员会、座谈会等方式,岚图致力于深度了解用户需求,并将其转化为产品和服务改进的方向,最终构建起强大的用户基盘,这是在激烈竞争中脱颖而出的关键。

“企业要想长期发展必须有造血的能力,要有正毛利、良好的用户关系等,在过去竞争这么激烈的两三年,要坚持这件事情太难了。”岚图CEO卢放感叹道。

汽车市场正经历竞争持续升级的洗牌时期,稍有不慎就会出局。在岚图身旁,前有蔚小理这批早期新势力,后有小米这样两款产品大杀四方的劲敌,竞争难度不断加大。

岚图今年 4 月实现了20 万辆整车交付,第一个十万用了 3 年,第二个十万仅用了 1 年。汽车市场竞争不断升级,岚图获得了逆势增长。

外界看来,岚图的增长秘籍是用了华为智能解决方案,卢放并不否认,但他也说市场上和华为合作的车企众多,并不是谁和华为合作都能打造爆款,岚图有一套自己的方法论

以下是虎嗅汽车和卢放的对谈实录,有删改。

“内卷式”竞争能管,也一定要管

虎嗅:工信部近期加大汽车行业“内卷式”竞争整治力度,下半年市场竞争能够回归正常吗?

卢放:在回归正常的路上,下半年大家动作上会趋于规范,价格战不会立刻消失,但是不管怎么样,至少国家层面已经注意到这个问题了,行业已经注意到这个问题了。我觉得只要一注意到这个问题,慢慢就会好转。

虎嗅:很多人觉得监管没用,认为价格战是市场行为,你怎么看?

卢放:我觉得是可以被监管。欧洲以前也有这样的监管,要求企业的毛利不能低于某个数值。

价格是市场竞争的工具,它也是市场健康度的表现。国家有权利有责任有义务维持这个市场的良性发展和市场健康,这样才有利于这个行业的发展。

我认为管是对的,一定要管,不管肯定不行。

市场无序竞争总在窝里斗,最后打来打去的结果最后一定会形成垄断,垄断后必然要抬高价格,最后受到伤害的是谁?又是广大的用户。

虎嗅:岚图会被淘汰吗?

卢放:我不认为我们岚图会被淘汰掉,不可能的。

虎嗅:是因为国家队选手的身份,没有淘汰的危机感吗?

卢放:国企里面也有关停并转的,这是市场行为。

虎嗅:但关停的风险比较小。

卢放:风险都是一样的。我们是个充分竞争的市场化企业,国企身份反而要求更高。比如说账期的问题,我们是严格按照60天来的,之前几年我们都是这么干的。

这是因为中央国资委有要求,企业必须规范经营,那我们就必须这么做。

虎嗅:外界会有质疑,认为国家队选手竞争力不足。

卢放:很多人以前讲说,这个汽车企业既然充分竞争,国有企业都别干了,都让民营企业干。

大家可能看不到国有企业对社会的贡献,只看得出国有企业运转慢,在市场竞争中没有打赢之类的,但国有企业做了很非常多的扶持产业链这种底层的事情,维持了整个产业链的运转。

虎嗅:在市场竞争排位赛里,你觉得岚图能做到第几名?

卢放:我们肯定希望能做到更前面,前三名、前五名都行。

我们产品加上华为的东西之后,销量确实变好了

虎嗅:岚图汽车今年突破了 20 万交付量,从0-10万用了三年,第二个十万仅用了 1 年,实现这一转变的关键因素是什么?

卢放:前期品牌启动的时候其实挺难的。我们 2021 年6月第一台车下线。从第一台车开始,第一年交付一万多,第二年交三万多,然后是五万多。

我们做了很多摸索,比如我们花了很长时间去向to c做转型,商企的流程、研发的流程、质量管控的流程、营销的流程,方式方法,上市动作都在进行转变。

我们现在不敢说摸索到门道,但至少岚图内部已经认同这个理念了,还在不断地攻克。

虎嗅:岚图现阶段的动作是什么?

卢放:我们在把华为 IPD、IPMS 这些东西导入学习。软件和硬件到底怎么结合,怎么开发?产品开发和上市的过程到底怎么结合?

虎嗅:导入华为是带来增量的关键因素吗?

卢放:这是一个很重要的因素。至少从结果角度上来看,我们的产品加上了华为的东西之后销量确实是变好了。

但从我们内部来看的话,跟华为合作也是用户的一种需求,是岚图整个体系按照用户的需求去做一个表现。

虎嗅:市场上和华为乾崑合作的车企越来越多,华为的赋能还能为岚图带来新的增量吗?

卢放:每家企业不一样,华为是一个华为,就像这一杯咖啡,它在这个地方卖和在其他地方卖,可能都会产生不同的结果。

智能化方案是一样的,但里面不一样。华为合作的车型真正带来行业现象级的爆款就只有岚图梦想家,我们相信岚图Free+也会成为另外一个爆款。

虎嗅:除了岚图梦想家,其他在售产品的销量表现算不上亮眼,对知音、追光、岚图FREE的市场表现是否满意?

卢放:坦率讲不是特别满意。之前有的老款产品在智能化方面做得不够;有些产品生不逢时, 比如追光上市因为特殊时期,声量没起来。今年改款上市之后,我们相信一定会有一个满意的结果。

虎嗅:内部对此有过复盘吗?

卢放:以追光来看,2022 年上市的时候,高速NOA、自动泊车、寻迹倒车这些功能都有了,但是没推广出去,当时很多人都在感冒发烧,大部分工作中断,一些软件问题没有及时被完全解决。

主观原因还是在岚图内部,比如营销方面,我们很多传播工作并没有做到位,三个月之后热度已经过去了,再想重新造个热度,市场不会听。

虎嗅:回到说岚图最初品牌成立的时候,有哪些举措你希望修正?

卢放:在前期在智能化的投入方面应该更大胆。

岚图在 2018-2019年的时候就意识到要布局智能化,但在那个时间段里没有投入得那么高。内部当时对智能化的理解没有达成一致,没有想尽一切办法去说服。

虎嗅:智能化趋势是很明确的,为什么内部意见会不统一?

卢放:我们当时从传统车企独立出来,一些人理解可能还不够深刻,这是一方面。

另外当时的技术路线也在不断摇摆。用不用激光雷达、用高精地图还是无图/轻图的路线都还在议论,在那种看不准的时候,背后又没有那么强的知识背景,就会犹豫。

虎嗅:大多数新势力都在进行路线探索,岚图没做是因为传统车企出身比较保守吗?

卢放:不是保守,我们也在跟百度、华为合作,进行智能化布局。

我们也在做智能化,我们自研了鲲鹏智驾和逍遥座舱,智能化体验在行业里面的是领先水平,体验不比华为差,只不过名气没华为那么大。

某些企业是通过营销营造某种稀缺感

虎嗅:岚图品牌成立至今已有五年,如果你对这些年的表现打分,会打几分?

卢放:我肯定是希望岚图能达到10分,但是很坦率讲,现在肯定没有达到10分,大概六七分吧。

如果想达到行业最优,我们还有很长的一段路去走。

虎嗅:今年是岚图第四年举办“用户之夜”,您之前多次表示岚图是“用户型科技企业”,并推动岚图全体服务于终端用户,内部目前已经形成一套怎么样 toC 体系,已经布局了哪些举措,以及之后还会有哪些动作?

卢放:我们在过去的一段时间一直在想如何去转型成面向 C 端用户的企业,不只是营销方式,营销只是一个基础的动作,或者是一个渠道而已。

我们认为真正面向C端是应该真正地去了解用户,和用户沟通,洞察他们的需求,提炼整理,然后变成我们产品研发的要求,或者变成我们服务改善的要求,甚至变成后市场的一些要求。然后再给到用户,用户愿意用,那就证明这一圈做对了。如果没做对再重新来,就反复的迭代,不断的迭代。

我们认为,未来在存量市场竞争当中,在产品的同质化越来越严重的过程当中,在和各个企业之间去比拼的时候,最后真正能够在竞争中获胜,唯一的护城河就是用户基盘,要把朋友搞得多多的。这是非常重要的一件事情。

虎嗅:是什么推动了岚图的转变?

卢放:我觉得是信息化的工具推动,比如我们做了可以直接连接用户的 APP,是一个运行在互联网上的信息化工具。

之所以要特别区分一下这两者,是因为我们和互联网企业不一样,岚图是实体经济,是制造业逻辑,不是互联网造车那套,岚图还是希望去直连用户,按照用户的需求去造车。

虎嗅:以前车企是怎么做的?

卢放:原来车企里都是营销做营销的,研发做研发的,做完后上市,经销商自己想尽一切办法,磨破嘴皮子把车卖出去就行了。现在这么做不行了。

虎嗅:岚图从一开始就确定是用户导向吗?

卢放:对,从 2019 年开始,我们就和用户建立沟通的渠道。一开始我们沟通的问题可能更传统一些,比如更关心加速性好不好,操控性好不好。

后来被市场教育了,用户更关注智能化的,但我们当时并没理解这件事情,2019-2021 年的时候,我们还觉得首先要把车最基础的部分做好,再去做智能化的东西。

我们后来才发现,用户可能关心冰箱、彩电、大沙发这些舒适的东西,那我们就去把它加上,按照他们的需求去做改善和改进。

虎嗅:你们从哪些渠道获取真实用户的声音?

卢放:我们有专门的用户运营委员会,会定期走访市场,定期召集当地市场的用户和开座谈会,这是面对面交流的方式。

另外很多用户会给我发微信,或者和公司的商企人员、营销人员联系。有的用户无法直接联系到我,会在我的社媒账号下评论,我看到也会转发给相关工作人员去了进一步了解。

虎嗅:是“举全司之力”围着用户转吗?

卢放:坦率讲,原来工程师们会疑惑“为什么要面对用户?”,你给我什么需求,我开发完就完事了,或者开发一个比竞品更好的功能就可以了。

这是原来工程需求。只要研究竞品,做得比竞品好就可以了,但现在发现只比竞品好没有意义,用户不一定会买单。要想符合用户的需求,符合用户场景,那就必须走到用户当中去。

虎嗅:场上也有一些自诩用户型车企,或者有用户流量的车企,您怎么看?

卢放:有的企业不是通过产品体验来让用户去买单,也不是通过服务体验去转化,而是通过营销营造了某种稀缺感,或者营造了某种面子上一些浮夸的东西,让用户根本没见过车就下单了。

如果从产品体验和服务体验去赢得用户需要非常长的时间。用户用车一到三年才会形成口碑,如果中间用了别的车还有个对比周期,这个流程一走完,可能三五年过去了,这才是制造业的逻辑。

虎嗅:营销打法更快且成果显著,很多厂商都在跟着学。

卢放:因为卷不过。但没有人能学会,它背后是大量高强度的资本投入,说白了靠钱砸,不是谁都有那么有钱去砸的。

虎嗅:这会导致劣币驱逐良币吗?

卢放:一定会。当前中国汽车市场为什么这么卷、为什么出现一些问题,劣币它驱逐良币一定会发生,当然现在还好,国家已经开始在整治这件事情,大家都会逐渐回归正常。

虎嗅:你觉得市场已经回归正常了吗?

卢放:在回归正常的路上。

虎嗅:现在市场竞争这么激烈,岚图还在用制造业逻辑的打法会不会太慢了?

卢放:我们是从产业链角度看这个问题,怎么能够让这个产业链更健康,能够更可持续,不是收割一波韭菜就走了。

外面会觉得这很慢,确实很慢,但是也能挺得住。

虎嗅:没有压力吗?

卢放:坦率讲,过去这几年我们内外部也受到很大的压力。比如会被问人家能降价,你们为什么不降价?你们为什么不打价格战?你们为什么就不亏本卖?也有这个质疑。

虎嗅:如果岚图是造车新势力,在现在这个局面中,能挺住吗?

卢放:挺不住。企业要想长期发展必须有造血的能力,要有正毛利、良好的用户关系等,在过去的竞争这么激烈的两三年,要坚持这件事情太难了。

Fish AI Reader

Fish AI Reader

AI辅助创作,多种专业模板,深度分析,高质量内容生成。从观点提取到深度思考,FishAI为您提供全方位的创作支持。新版本引入自定义参数,让您的创作更加个性化和精准。

FishAI

FishAI

鱼阅,AI 时代的下一个智能信息助手,助你摆脱信息焦虑

联系邮箱 441953276@qq.com

相关标签

岚图 卢放 汽车智能化 用户运营 市场竞争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