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嗅 18小时前
沉寂多年的京东投资,为何突然重金布局4家机器人公司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guoji1.html

 

京东在2025年动作频频,不仅在物流和家居领域进行了战略性收购和控股,更将目光聚焦于具身智能机器人赛道,密集投资了千寻智能、逐际动力、众擎机器人、智元机器人等多家公司。此次投资被视为京东在沉寂多年后重返CVC投资领域的重要信号,旨在通过技术创新和业务协同,巩固其在零售核心业务的优势,并探索新的增长点。京东的投资策略显示出其对具身智能技术在供应链、零售等场景的巨大潜力充满信心,预示着公司在产业布局上的新一轮发力。

🎯 京东战略性回归CVC投资,2025年以来投资动作活跃,重点布局物流、房地产、金融、零售及机器人等多个领域,标志着其在对外股权投资上告别沉寂,重拾增长态势。

📦 在物流和零售领域,京东通过收购澳大利亚物流中心和全资控股达达集团,深化了其在即时零售业务的整合与竞争力,并以“京东秒送”品牌与主站、七鲜超市等业务形成协同,加强了在即时零售市场的地位。

🏠 京东在家装领域持续加码,通过全资控股“四川生活家家居”以及此前的入股和自营战略发布,深入家装服务的供应链和交付环节,展现了其在这一“深水区”的长期布局和战略决心。

🤖 京东在大力投资具身智能机器人赛道,密集投资了千寻智能、逐际动力、众擎机器人、智元机器人等公司,并成立了具身智能专项业务部门,显示出对机器人技术在未来业务场景中应用潜力的极大重视和战略押注。

💡 京东对机器人领域的投资并非单纯财务行为,更看重与被投公司在大模型技术、供应链整合及实际应用层面的巨大协同潜力,旨在通过技术驱动创新,推动公司在零售及相关产业的未来发展。

7月,热浪袭人的夏天,东哥火力全开!

京东不仅在外卖/即时零售战场全面开打,最近竟在一天里,更是密集地投资了3家国内知名具身智能机器人创业公司——千寻智能、逐际动力、众擎机器人,足迹遍布深圳、杭州,且对其中2家均作为领投方。

回顾过去10年,IT 桔子发现,京东在对外的股权投资上已经“沉寂多年”,过去的四五年里都退居在CVC投资排位中的三四线。现在它突然如此活跃起来,又是为何?

据IT桔子数据显示,过去十年来,2016年是京东系对外股权投资最为活跃的年份,京东及京东数科一年投资了81个项目,涉及了人工智能、零售、医疗、教育、金融、文娱等等各个行业,俨然是CVC老大哥的做派。

不过,如此高密度的投资节奏并没有持续太久,仅三年后——到2019年,京东系投资项目数量就急转直下了,与2018年比接近“腰斩”。但由于整体创投市场趋冷,京东系投资在当年仍能挤进国内活跃CVC榜的前十名。

根据IT 桔子报告《中国CVC 暨产业资本投资报告》,2019-2021的这三年,京东投资项目数一年比一年少,基本无缘前十,不过投资数量仍可观。

2022年底,京东内部的一个重大事件是刘强东回归,此后他提出了聚焦零售核心业务的主战略。因此,可以看到在2022-2024年的这三年,京东鲜少再出手投资,专注于主业。

在今年,京东投资又活络起来了,尤其是接连的大手笔,让我们意识到,京东有可能要重回CVC投资的战场了!这次,也许是全新的京东,全新的投资打法。

据IT 桔子数据,截至目前,京东系在2025年进行了 8笔投资并购,涉及多个行业,被投公司分布在机器人、房地产、金融、物流这四大领域。

京东2025年1-7月主要投资/并购情况图源:IT桔子京东系投资版图

物流方面,京东在上半年以2.4亿澳元收购位于澳大利亚布里斯班的大型物流中心Wacol,这一布局既符合澳大利亚物流地产的增值逻辑,也为中国企业海外基础设施投资提供了可复制的“京东模式”。

达达集团私有化退市。自此达达就成为京东的全资子公司,结束了短暂的4年上市公司生涯。 京东近年来通过整合达达旗下“京东到家”“京东小时达” 等业务,推出统一品牌“京东秒送”,并将其与京东主站、七鲜超市等业务深度协同。全资收购达达能消除股权分散带来的决策摩擦,加速资源整合与战略落地,提升在即时零售领域的竞争力,与美团外卖、美团闪购,阿里旗下饿了么、淘宝闪购竞争。

这两笔巨大的投入,是围绕京东零售主业来展开的,合情合理。

同时,京东还完成了对全国大型连锁直营整装企业“四川生活家家居”的全资控股。

从2021年入股尚品宅配 ,到2025年发布“京东家装全链路自营战略” 等,京东在家装领域布局步步深入亦有迹可循,此举可视为京东进入家装赛道的“深水区”,深入了家装服务的供应链、交付,切入行业难点痛点。

除此之外,京东2025 年投资的最大看点就是重金砸入机器人赛道。

一方面,京东在业务层发力具身智能。据媒体报道,京东今年3月已成立具身智能专项业务部门,重点布局家用场景的智能产品研发。

另一方面,京东在大力投资机器人创业公司。

在2025年7月,京东投资了众擎机器人、逐际动力、千寻智能,加上5月投资的智元机器人,短短三个月,一共投了4家具身智能公司,京东对机器人领域的“爱”来得有点猛烈。 

众擎机器人成立于2023年10月,是一家很年轻的创业公司,目前已推出三款人形机器人产品,分别是专为科研与教育市场设计的SA01、全尺寸通用人形机器人SE01和轻量级通用人形机器人PM01;还在2025年5月展出了首款四足机器豹。

近期,众擎机器人完成10亿人民币的A1轮融资,由京东领投,宁德时代旗下溥泉资本、银泰集团等产业投资方跟投。

逐际动力成立于2022年1月,公司旗下双足机器人TRON 1自去年10月发布以来,客户来自国内外知名高校、智能设备企业和科技公司等,在巡检、安防、配送等场景与开发者一起开展了规模化应用的探索。

近期京东对其进行战略投资,京东表示高度重视包括具身智能、大模型在内的技术热点,聚焦供应链场景,推动创新应用。

未来,逐际动力的机器人技术、产品或服务可能与京东现有的业务体系形成协同效应,比如在物流仓储、零售机器人等方面为京东提供支持。

千寻智能于2024年1月成立,近期获得了Pre-A+轮6亿人民币的投资,由京东领投,中国互联网投资基金、浙江省科创母基金、华泰紫金、复星锐正等知名机构跟投。

千寻智能通过自研VLA 模型Spirit v1的迭代升级,能够帮助机器人精准完成桌面整理、扔垃圾、座椅归位等办公室任务,不断提升模型在多场景中的落地能力。2025年6月,千寻智能正式发布搭载自研VLA模型的全力控人形机器人Moz1。

5月,据36kr报道,智元机器人完成新一轮融资,本轮投资方包括京东及上海具身智能基金(国资基金),部分老股东跟投。

当前,智元机器人构建了远征、精灵、灵犀三大机器人产品线,覆盖教育、工厂、迎宾和展厅讲解等多个场景。2025年1月,智元机器人第1000台通用具身机器人量产下线。

不久前,国金证券发布研报称,随着机器人“大脑”成熟度提升及垂直领域数据、推理、控制等痛点逐步解决,具身智能正迎来产业化落地关键期。

当前,具身智能行业已逐步形成共识:随着核心技术能力逐步提升、应用场景持续清晰,具身智能正从实验室走向产业现场,实用化、场景化的商业价值验证成为赛道竞争的关键节点。

京东选择押注此赛道,像VC资本一样“广泛布局”,投入多家知名人形机器人创业公司,并非纯财务投资行为,更主要是双方在大模型技术、供应链、应用等业务层面有巨大想象空间。

Fish AI Reader

Fish AI Reader

AI辅助创作,多种专业模板,深度分析,高质量内容生成。从观点提取到深度思考,FishAI为您提供全方位的创作支持。新版本引入自定义参数,让您的创作更加个性化和精准。

FishAI

FishAI

鱼阅,AI 时代的下一个智能信息助手,助你摆脱信息焦虑

联系邮箱 441953276@qq.com

相关标签

京东 具身智能 机器人 CVC投资 零售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