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新社报道,澳洲总理阿尔巴尼斯这个星期宣布启动联邦援助资金,应对由“御木本卡伦藻”引发的严重生态灾害。这种有毒甲藻会损伤鱼类鳃部,导致它们窒息死亡。
“御木本卡伦藻”自上世纪30年代起已在日本、挪威、美国与中国等多国沿海现踪,过去曾多次扰乱当地渔业与旅游业,造成高额经济损失。
藻华(algal bloom),又称水华,是水体中氮、磷等营养物质过剩,导致藻类异常繁殖并破坏水质的一种二次污染现象。这次澳洲海域爆发的藻华由有毒甲藻“御木本卡伦藻”(Karenia mikimotoi)引发,藻华一度扩散至约4400平方公里,至今仍未消退。
澳联邦政府已在星期一(21日)宣布拨款1400万澳元(约1170万新元),用于渔业紧急援助、灾后清理及未来藻华风险的科学研究。
南澳州政府表示,尽管区域海洋热浪已“基本缓解”,但部分深水海域仍存在升温现象,可能持续影响藻类生长。政府已于7月22日召开紧急会议,听取科研人员对藻情发展的评估。
新南威尔士大学海洋生态学者韦赫斯指出,这次藻灾的严重程度“难以低估”。她说:“我们目睹了近500种海洋生物的大规模死亡,包括关键的生态栖息结构如海绵动物及其他无脊椎生物,还有大量鱼类,后果极为惨重。”
据了解,南澳此前从未出现如此大规模、持续时间如此之久的有毒藻类爆发。地方政府呼吁民众避免在海水变色或有泡沫的区域游泳,以防皮肤刺激或呼吸不适。
当前,袋鼠岛、约克半岛和弗勒里厄半岛等南澳知名生态与旅游区域的海滩上,已遍布鲨鱼、鳐鱼、螃蟹与章鱼等多种海洋生物的尸体。
澳大利亚南部海域爆发剧毒藻华,并持续恶化,至今已持续四个月。藻华造成大批海洋生物死亡,重创渔业生态,相关危机正引发政府与科研机构的高度警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