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杭区政府上个星期六(7月19日)在官方微信号通报称,仁和水厂星期三8时发现水质嗅味指标异常,采样分析确认后即启动供水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切换水源。供水水质得到有效控制,出厂水质安全。
通报称,余杭区部分小区供水异常,充分暴露出当地在公共饮用水安全、突发事件防范应对等方面存在问题和短板,尤其是对水质变化监测预警不足,突发应急预案不完备、机制不健全、应急响应迟缓、信息发布滞后。
综合分析,此次供水嗅味异常是气候、环境、水动力条件等多种因素叠加所致。
部分涉事部门见事迟、行动慢、监管不力,少数中共党员干部风险意识不足、工作作风不实、宗旨意识淡薄,教训十分深刻。
余杭制水公司董事长、中共党支部书记被处以党内警告。
中国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区两街道自来水上周出现明显异味,引发居民囤抢矿泉水。杭州官方星期三(7月23日)通报调查情况,指此次供水嗅味异常是气候、环境、水动力条件等多种因素叠加所致,受影响用户7月水费全免。余杭区七名政企领导干部则因履职不力、失职失责被严肃问责。
余杭水务控股集团中共党委书记、董事长则被处以党内严重警告;集团党委委员、余杭环保科技公司总经理被撤销党内职务、处以政务撤职。分管客户服务工作的集团党委委员、董事、副总经理则被诫勉处理;
据央视新闻报道,余杭区部分小区供水发生异常后,杭州市成立联合调查组开展调查,星期三通报调查情况。经查,水样中检测出的硫醚类物质是一种有机硫化物,在水中较低浓度即可产生蒜味、沼泽味、腐臭味等异味。
另一方面,受影响的两个街道自来水用户,7月份水费全额免收。
杭州市余杭区仁和街道和良渚街道部分区域的自来水,上个星期三(7月16日)出现明显异味,有居民在社媒平台上反映味道恶臭,且过滤出黄色不明物质。有网民发视频显示,当地居民在超市抢购和囤积矿泉水。
对于水质检测情况,通报称,经调查,7月16日仁和水厂采样的出厂水检测结果,显示除“臭和味”指标异常外,总大肠菌群、大肠埃希氏菌均未检出。
关于自来水出现“发黄”“发浑”问题,根据调查分析,目前供水管道主要是铁质管道,事发后供排水公司先后采取水源切换、供水调度和水管冲洗等措施,引发供水水流方向发生变化、水流速度突变,冲刷管壁导致锈层脱落产生“黄水”或“浑水”,部分进入供水水箱或用户,一般放水一段时间后可恢复正常。
对于应急处置问题和问责情况,中共杭州市纪委市监委成立调查组,对相关单位和人员存在的履职不力、失职失责问题进行深入调查,对七名余杭区政企领导干部严肃问责,涉及负责检测出厂水“臭和味”指标的余杭制水公司、主管余杭制水的余杭水务控股集团、余杭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局、余杭区政府。
通报称,7月初以来,持续高温晴热,东苕溪仁和水厂取水口上游及周边一些水体藻类快速繁殖。随着前期降雨汇流,部分藻类及其降解产物(含硫醚类异嗅物质)汇集到仁和水厂取水口附近,并于7月16日凌晨进入取水口。
其中,分管住房和城乡建设、水务工作的中共余杭区委常委、副区长被处以党内警告;余杭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局长被诫勉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