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guoji1.html
![]()
近期,余杭区出现自来水异味事件,引发市民关注。杭州市联合调查组发布水质检测情况,显示仁和水厂7月16日出厂水存在“臭和味”指标异常,但总大肠菌群和大肠埃希氏菌均未检出。切换水源后,水质迅速恢复正常。后续检测,包括余杭区疾控中心对末梢水的抽检,以及杭州市疾控中心对出厂水进行的全面水质分析,均表明各项指标,包括总大肠菌群、大肠埃希氏菌、菌落总数、浑浊度等均符合国家《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硫醚类物质也未检出。目前,相关部门已对全市供水厂进行排查,并将加强水质检测管理,确保供水安全。
💧 **水质检测结果显示大肠菌群未检出**:根据杭州市联合调查组发布的信息,仁和水厂在7月16日的水质检测中,出厂水除“臭和味”指标异常外,总大肠菌群和大肠埃希氏菌均未检出。切换水源后,水质指标恢复正常,并且后续对末梢水的抽检结果也均合格,证实了饮用水的安全。
🌿 **异味事件的成因及处理**:调查发现,仁和水厂在7月16日的出厂水中存在“臭和味”指标异常。在及时切换水源后,水质迅速恢复正常。水厂已对“臭和味”指标加密检测频次,结果均合格。杭州市疾控中心对切换水源后的出厂水进行的全分析检测和硫醚类物质检测结果均显示符合国家标准,且未检出硫醚类物质。
🛡️ **全面排查与未来保障措施**:此次事件后,供水行业主管部门已对全市33座城市供水厂进行全面检查排查,所有出厂水质均符合国家标准。未来将进一步加强管理,加密水质检测频次,特别关注硫醚类物质等参考指标的检测,采取综合治理措施,全力保障市民的饮用水安全。
📊 **关键水质指标符合国家标准**:检测数据显示,余杭区疾控中心对仁和水厂水源切换后出厂水的38项常规指标均合格。杭州市疾控中心对出厂水的检测结果也显示,总大肠菌群未检出,大肠埃希氏菌未检出,菌落总数1CFU/mL(远低于≤100CFU/mL的标准),浑浊度<0.5NTU(远低于≤1NTU的标准),无异臭、无异味,游离氯为0.56mg/L,均符合国家《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2022)的要求。
余杭自来水总大肠菌群未检出。
杭州市联合调查组发布。其中,关于水质检测情况:经调查,7月16日仁和水厂8时30分采样的出厂水检测结果显示除“臭和味”指标异常外,总大肠菌群、大肠埃希氏菌均未检出;切换水源后,13时30分出厂水水质指标显示恢复正常,仁和水厂对“臭和味”指标加密为每2小时检测频次、结果均合格;7月17日,余杭区疾控中心对仁和水厂水源切换后出厂水样本开展检测,38项常规指标均合格;7月17日供水基本恢复正常以来,余杭区疾控中心对受影响的2个街道49个村(社区)开展末梢水(用户水龙头水)抽检,指标均合格。
7月17日,杭州市疾控中心采集仁和水厂切换水源后的出厂水并进行水质全分析检测和硫醚类物质检测,结果显示硫醚类物质未检出,全分析检测的指标均符合国家《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2022)要求,其中:总大肠菌群未检出,大肠埃希氏菌未检出,菌落总数1CFU/mL(标准值≤100CFU/mL),浑浊度<0.5NTU(标准值≤1NTU),无异臭、无异味,游离氯0.56mg/L(标准值出厂水0.3-2mg/L)。事情发生后,供水行业主管部门已对全市33座城市供水厂全面开展检查排查,出厂水质均符合国家《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要求。后续将进一步加大管理力度,加密水质检测频次,加强对硫醚类物质等《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参考指标的检测,采取综合治理措施,确保供水水质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