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创新药板块集体调整,表达 2 个观点:
第一:回调是有必要的,实际上关注我的兄弟们应该知道,上周我就在喊某些妖孽明显的资金出货状态。
但是,大家要体会的是,资金卖出是获利足够了,而不是基本面的改变,很多创新药企业这一轮的上涨,与 2020 年口罩那一波的纯炒作,是完全不一样的。当前产业的发展大势,已经形成,中国创新药走向全球,在世界舞台中占据重要地位,已经势不可逆。
在此阶段,产业的大发展,才刚刚完成了筑基,真正长期发展的起点阶段。持有创新药资产,持有优质创新药资产,是资金端必然的选择和最佳选择。
横向拉过去一些年真正的 3 产业大机会来简单对比:
1)地产: 地产行业的发展带来的是高房价和对经济的捆绑,持续高效但后遗症也极其严重;
2)消费板块:白酒板块的大发展伴随的是经济蓬勃周期,大消费的底色永远是经济基本面。这些年经济调结构,金融合规和口罩,把产业打掉了。
3) 新能源:跑出来了宁王,比亚迪等超级巨头和一大堆产业链公司十倍大牛股。然而,工业长周期消费品属性,叠加中国过剩资本和超强供应链,这个产业成功从新质生产力被玩成了过剩产能。
那么,创新药板块的发展底色是什么?
在我看来,创新药最大的特点是非周期性,或者是超级周期性(数十年一个周期)。
地产那种捆绑经济和推高房价后遗症是不存在的。药品上市后只会越来越便宜,药品消费之后就没有了,需要继续创造。
消费板块这种完全依赖经济发展的情况也是不存在的,无论多穷,都要治病,并且老年人越来越多,消费需求越来越强劲。与一般消费品不同,创新药,是刚需,而不是可选消费。
新能源那种长迭代周期的情况是不存在的,汽车再怎么样,常规消费者 5 年以上的更新周期是需要的。药品情况则不同,只要上市了,只要有更好疗效的,很快就会有强烈的使用需求。
同时,药品市场的体量足够大,社会上最有钱的那一群人已经变成老年人了,全球都是这样。
药品的消费是各个国家都有保障体系兜底的,比如美国医保对于创新药的使用非常及时,对价格包容性非常好,患者使用创新药是不太需要考虑价格的。哪怕在中国,医保 80% 的报销,基本上大多数患者可以做到负担大幅降低,这持续药品消费的重要保障。
药品的出海空间巨大。新能源车出海有价格门槛,白酒出海文化门槛,地产无法出海。药品目前绝大多数以知识产权出海,国外大制药厂抢着来买中国的知识产权,而且海外市场开发和销售都是国外公司负责,中国企业通过知识产权,可以获得首付款,里程碑款和销售提成,短中长期的收益都是有保障的,一款产品可以投资收益长达 20 年。
第二个观点:板块调整,很多资金不是出去,因为他们也看到了上面我提到的大势,所以他们在调仓,康方生物这种有长期巨大发展空间,有短期催化剂,有中期基本面跃升的公司,是资金的方向。康方生物,是港股经历过口罩还不断创新高的公司,大家可以去看看还有其他哪个?
简而言之,中国创新药黄金十年的起步基本阶段,谁不参与,谁就成为未来的吊车尾。我们要相信趋势的力量,研究龙头的价值,拥抱趋势,搭上飞车,享受最快速增长的阶段。$康方生物(09926)$ $信达生物(01801)$ $石药集团(01093)$ @TfR1lyxxx快乐鼠鼠 @长安曾为客 @大宸小媛 @今日话题 @小秘书 @Mercury2016 #创新药# #创新药机会:港股VS科创板?#
本话题在雪球有78条讨论,点击查看。
雪球是一个投资者的社交网络,聪明的投资者都在这里。
点击下载雪球手机客户端 http://xueqiu.com/x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