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日益成为企业转型关键词的当下,在亚太市场,与之对应的投入热情正与实际行动可能正在显示出逐渐脱节的节奏。
根据ServiceNow周二发布的一份报告显示,尽管多数企业高管对AI前景表示乐观,但包括新加坡、日本、澳大利亚和印度在内的四大亚太市场,均报告了AI预算占整体技术支出的同比下降。其中,新加坡降幅为4%,日本为3.3%,澳大利亚为3%,印度为2.1%。
预算收紧背后,是治理缺口、战略分歧以及部署碎片化等问题的集中显现。报告指出,虽然AI热度不减,但多数企业缺乏统一的战略方向和执行路径,正在影响实际落地效果。
以战略愿景为例,仅39%的受访企业表示拥有清晰、统一的AI发展目标。印度在该项指标上领先(52%),而新加坡(34%)、澳大利亚(33%)和我国香港(30%)则明显落后。同时,AI项目的整体可视性也普遍不足,新加坡企业中,仅36%表示在组织内部具备跨部门的部署透明度。
对此,ServiceNow亚太及日本区创新官CK Tan指出,“企业正持续推进AI应用,但在没有共同愿景和清晰视角的情况下,相当于在‘盲目飞行’。”
另一方面,在AI推进过程中,碎片化现象也日趋明显。研究发现,68%的企业通过多个项目组推动AI相关工作,尽管这有助于初期试验,但在缺乏统一治理架构的前提下,也放大了重复投入和合规风险。新加坡方面,有56%的企业尚未建立正式的AI治理框架。
此外,员工对于AI快速部署所带来的不确定感正在上升。超过一半的新加坡企业表示,员工担忧生成式AI可能影响岗位安全;这一比例在澳大利亚和印度更高,分别达到60%和57%。除岗位替代的焦虑外,不少企业也观察到员工对数据滥用、模型幻觉等问题感到不安,反映出对AI透明度和可控性的普遍关切。
在应用效果方面,企业是否选择主动重构人机协作流程,正在成为成效差异的重要分水岭。以效率和员工体验为例,采用全新工作流设计的新加坡企业,其改善成果是仅在现有流程中“叠加AI”的企业的三倍左右。印度和香港也出现类似趋势:前者在生产力提升方面的成效翻倍,后者则在风险管理与客户/员工体验方面表现更佳。
不过,亚太多数企业仍倾向于以“加法式”方式推进AI建设。在新加坡,约有一半企业表示继续在既有系统上叠加新工具,而非整合更新。澳大利亚和香港的这一比例则高达61%。此外,在AI功能部署方式上,四地企业普遍以单点工具为主,进一步加剧了系统复杂性和管理压力。
展望未来,从预算、战略到治理以及员工接受度,不难发现亚太企业在拥抱AI的过程中正面临越来越复杂的现实挑战。新加坡作为区域内技术布局相对成熟的代表,其应对方式也将成为外界观察企业AI转型深水区的一大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