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科技资讯 07月23日 16:17
英伟达坑哭中国车企:芯片量产多次延期 算力大幅缩水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guoji1.html

 

英伟达CEO黄仁勋近期访华备受关注,但其背后隐藏着车企因芯片交付问题而遭受的损失。理想汽车便是典型案例,原计划搭载英伟达Thor芯片的改款车型因芯片未能及时交付而推迟,导致销量和收入损失。更严峻的是,英伟达Thor芯片的实际算力远低于宣传的700TOPS,缩水近28%,给车企的智能辅助驾驶技术部署带来巨大挑战。面对英伟达的交付问题和算力缩水,包括小鹏、蔚来在内的多家车企已开始加速自研AI芯片的进程,以应对市场变化并掌握核心技术。

🚗 英伟达Thor芯片交付延误影响车企新车发布:理想汽车原定于今年3月推出的增程L系列改款车型,因英伟达Thor芯片未能及时交付,被迫推迟至5月,导致潜在销量损失约2万辆,约合60亿元销售收入。

📉 芯片实际算力大幅缩水,影响技术部署:英伟达宣传的DRIVE Thor芯片算力为700TOPS,但早期交付的工程和设计问题导致实际算力锐减至500TOPS以下,甚至未达到车规标准。这给理想汽车计划部署的30亿参数VLA模型带来了巨大挑战。

🚀 车企加速自研AI芯片以应对挑战:鉴于英伟达芯片的交付延误和算力问题,理想汽车已计划将自研芯片的上车进度提前数月,预计明年一季度交付。小鹏、蔚来等车企也已在自研AI芯片并在量产车型上实现装车,以摆脱对外部供应商的依赖。

💡 智能驾驶技术迭代对芯片算力提出更高要求:随着自动驾驶技术的发展,车企对高性能AI芯片的需求日益增长。英伟达Thor芯片的算力缩水直接影响了理想汽车新一代辅助驾驶技术VLA模型的实现,凸显了芯片算力对智能汽车发展的关键作用。

快科技7月23日消息,日前英伟达的一把手黄仁勋访华,展示了一波“高情商”,圈粉无数,然而这背后其实有着更多精彩故事。

当前不少车企已经在努力摆脱英伟达,包括小鹏、蔚来已经自研了AI芯片,且量产装车。

之所以如此,是因为不少车企被英伟达给“坑”了一把,典型如理想汽车。

据“36氪汽车”报道,去年底,理想汽车不少供应商收到通知,原定于今年3月推出的增程L系列改款车型集体推迟至今年5月,所备物料跟随计划统一调整,之所以如此,是因为英伟达Thor芯片未能及时交付

早在2022年9月20日举办的英伟达开发者大会(GTC)上,黄仁勋发布新一代自动驾驶计算芯片英伟达DRIVE Thor,理想汽车是首发车企之一。

2025款理想L系增程SUV升级焕新无疑是理想今年最为重要的工作之一,其中最核心的内容就是将Max车型所搭载的智能辅助驾驶芯片升级为700TOPS算力的Thor

基于该芯片,理想汽车还将推出最新一代辅助驾驶技术VLA(视觉-语言-动作)模型,这同样是理想今年的核心工作。

不料理想遭遇了多次芯片量产推迟,带来的是真金白银的销量损失,有数据显示,如果理想L系列改款能在3月如期推出,将起码多卖出2万辆汽车,对应约60亿元的销售收入。

更让主机厂工程师倍感折磨的并不是延期,而是芯片算力缩水带来的艰难。

有车企工程师表示,英伟达最早交付的Thor芯片存在大量工程和设计问题,“连车规都没过,官方宣传的700TOPS算力,也不再承诺”。

双方对Thor进行了数轮调整后,才达到量产交付效果,但英伟达原先宣称的700TOPS算力,已经缩水到500都不到,锐减28%。

理想汽车今年计划在该芯片上部署参数量高达30亿的VLA模型,但因算力不足,难度陡增。

也许正因为如此,36氪汽车表示,理想汽车已经在加快自研芯片的上车进度,提前了数月,计划在明年一季度交付上车

Fish AI Reader

Fish AI Reader

AI辅助创作,多种专业模板,深度分析,高质量内容生成。从观点提取到深度思考,FishAI为您提供全方位的创作支持。新版本引入自定义参数,让您的创作更加个性化和精准。

FishAI

FishAI

鱼阅,AI 时代的下一个智能信息助手,助你摆脱信息焦虑

联系邮箱 441953276@qq.com

相关标签

英伟达 Thor芯片 理想汽车 自动驾驶 AI芯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