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联生活周刊 07月23日 16:05
各行各业反内卷,会带来物价全面上涨吗?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guoji1.html

 

当前中国经济正面临严峻的内卷式竞争和通缩压力。企业为争夺市场份额,采取低价甚至低于成本价销售的策略,导致利润下滑、经济增速放缓,并加剧了通缩风险。民众因预期物价下跌而延迟消费,进一步抑制了内需。为扭转这一局面,国家正大力治理企业低价无序竞争,旨在促进价格合理回升,刺激消费,推动经济走出通缩阴影。此举短期内可能影响消费者对降价的预期,但长远来看,有助于维护市场秩序,提升产品质量,避免垄断,并最终通过促进就业和收入增长来提振消费,实现经济的健康发展。

📉 **企业过度降价竞争加剧通缩风险,影响经济健康发展。** 近年来,中国经济面临需求不足和产能过剩的双重压力,导致企业普遍采取低价竞争策略,甚至以低于成本价销售。这不仅导致企业利润微薄,连续下滑的工业企业利润预示着经济增速放缓,还加剧了通货紧缩的风险。CPI连续多月负增长,PPI更是长期处于低位,显示出经济内生动力不足,民众因预期未来物价下跌而选择延迟消费,进一步恶化了消费低迷的局面,这对高度依赖消费的中国经济而言是重大挑战。

✅ **国家大力治理“内卷式”竞争,促进价格合理回升。** 为应对经济下行压力和通缩风险,国家已将治理企业低价无序竞争提升至重要战略层面。从政府工作报告到中央财经委员会会议,多次强调要综合整治“内卷式”竞争,纠正低于成本销售、制假售假等行为。此举旨在打破恶性价格战,恢复市场机制的正常运行,促进价格的合理回升,为经济复苏创造更有利的环境。

⚖️ **遏制低价竞争,消费者短期利益减少,长远受益。** 短期内,消费者可能因企业降价行为受惠,但过度降价也可能导致企业牺牲产品质量,或通过淘汰竞争对手最终形成垄断并抬高价格。从长远来看,治理内卷式竞争有助于维护公平竞争秩序,激励企业提升产品质量和服务,并避免因企业倒闭和失业对民众收入和就业造成冲击。因此,遏制低价竞争并非损害消费者利益,而是维护更广泛的经济健康和民众福祉。

🚀 **治理内卷式竞争是摆脱通缩、提振消费的关键一步。** 中国经济当前面临的通缩压力主要源于需求不足。治理企业低价竞争,主要作用于供给侧,缓解了价格下跌的压力。要彻底摆脱通缩,还需要在需求侧发力,特别是通过深化收入分配改革,大幅提升民众收入,从而有效刺激消费,形成良性循环。治理内卷式竞争是中国经济对抗通缩、走向复苏的重要开端。

*本文为「三联生活周刊」原创内容
主笔|谢九

最近,各行各业掀起一股反内卷之风,尤其是企业低价竞争行为成为重点治理对象。对于普通民众而言,当企业降价竞争被遏制之后,会不会意味着物价将全面上涨呢?

从最新公布的物价数据来看,已经开始出现了轻微上涨的迹象。统计局的数据显示,6月份的CPI(消费者物价指数)同比上涨0.1%,虽然涨幅不大,但这是我国CPI在连续4个月负增长之后,首次实现了正增长,具有较强的象征意义。

《小巷人家》剧照

6月份物价反弹的原因有很多,我国当前整理整顿“反内卷”竞争是其中之一。国家统计局最近谈到治理“内卷式”竞争时也表示,这些措施有利于“促进价格合理回升”。

最近几年,由于很多行业面临较大的产能过剩压力,加上经济下行导致需求不足,所以,很多企业不得不通过大幅降价来提升产品销量,“内卷式”竞争愈演愈烈。

从短期来看,企业降价竞争的确能促进销量。不过从中国经济的高度来看,当越来越多的行业开始过度降价,就会带来一系列负面效应。

首先,企业的利润会越来越薄,最终会影响到中国经济的增速。2022年到2024年,我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已经连续3年下滑,今年上半年继续下降。如果这样的趋势不能得到逆转,部分头部优势企业可能会在降价竞争中存活,但更多企业会因为过度降价竞争而亏损倒闭,不仅会拉低中国经济增速,还会对整体就业带来冲击。

其次,企业之间过度降价,还可能会加剧中国经济的通缩风险。

最近几年,中国经济的通缩阴影一直挥之不去, 2023年和2024年的CPI涨幅均只有0.2%,远低于3%的物价目标。进入2025年之后,通缩压力进一步上升,今年上半年,有4个月的CPI同比负增长。PPI(工业品出厂价格)更是已经连续32个月保持负增长。今年我国将物价目标下调为2%,但以目前的物价走势来看,想要达标也是非常困难。

《我不是购物狂》剧照

和通胀相比,通缩对经济的杀伤力其实更大,不仅会挤压企业利润,更是会冲击消费。因为在通缩压力之下,普通民众预期未来物价会持续下跌,就会减少和延迟当前消费,就如同现在的网络热词,“你不买,我不买,明天还能降二百”。当越来越多民众开始延迟消费,就会让当前消费更加低迷。

对于中国经济而言,在出口面临巨大压力的背景下,消费的重要性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重要。减轻民众的降价预期,摆脱通缩阴影,让物价实现适度温和上涨,才能让消费进入一个合理轨道。

所以,从中国经济全局出发,反内卷竞争成为当前中国经济破局的重要出路。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今年以来,我国对“内卷式”竞争的治理整顿持续升级。

3月份的《政府工作报告》,首次提出要综合整治“内卷式”竞争。今年5月份,发改委对反内卷式竞争做出了更详细的回应。发改委表示——一些企业陷入“内卷式”竞争,有的以低价、超低价、甚至以低于成本价格销售,有的制假售假、以次充好。这些都突破了市场竞争的边界和底线,扭曲了市场机制,扰乱了公平竞争秩序,必须加以整治。

今年7月1日,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六次会议,提出“依法依规治理企业低价无序竞争”,再次将反内卷式竞争放在了非常重要的位置。

如果说反内卷竞争对于当前中国经济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那么,对于普通民众又意味着什么呢?如果企业之间的过度降价行为被遏制,会不会影响消费者的权益,甚至会引发物价全面上涨呢?

如果从短期来看,的确有可能会带来这样的效应。

我国企业的降价竞争行为,很多发生在消费终端,和普通民众直接相关,比如汽车和电子产品等大幅降价。还有些降价行为发生在生产上游,比如光伏行业为代表的大幅降价竞争等等,虽然不直接和消费者发生关系,但是上游降价最终也会传导到终端,导致最终消费品价格下降。

所以,如果从消费者的角度来看,企业之间的降价竞争,消费者是受益者,企业降价越激烈,消费者受益越大。从表面上来看,当企业之间的价格战被叫停之后,消费者能够享受到的降价红利的确会减少,物价确实会出现反弹的可能性。

《小欢喜》剧照

不过,消费者虽然因为企业降价而得到了实惠,但是当企业之间过度降价时,消费者可能反而成为受害者。

首先,如果企业陷入恶性竞争,甚至以低于成本价销售,很多企业可能会牺牲产品品质,最终消费者得到的只是质量低劣的产品。

其次,部分行业的降价竞争,也是头部企业打击甚至消灭竞争对手的策略。当一个行业的大部分对手被淘汰出局之后,行业形成垄断格局,到时候头部企业就可以大幅涨价。先消灭对手,再坐地起价,这样的现象其实已经屡见不鲜,过去几年的互联网行业,很多都是这样的操作手法。

从更高层面来看,普通民众不仅只是消费者,同时也是就业者。从就业角度来看,当越来越多的企业因为内卷式竞争导致利润大幅下滑,甚至破产倒闭,普通民众也会面临收入下降甚至失业的风险。所以,企业过度降价,最终也会对普通民众带来冲击。

《东京女子图鉴》剧照

那么,大力整顿内卷式竞争,最终对物价会带来多大的影响呢?

从短期来看,当企业过度降价行为被遏制之后,部分行业降价的速度会得到缓解,但是,这还远远不足以让物价全面上涨。

通缩的治理难度远大于通胀。日本用30多年的时间才走出通缩泥潭,中国经济虽然不至于重蹈日本覆辙,但想要快速摆脱通缩阴影也非易事。

因为中国经济当前最大的挑战在于需求不足,通缩的源头也主要来自于此。治理企业的内卷式降价,主要是对供给层面发力,但是对于民众的需求层面影响不大。而民众的需求层面,主要还是在于提升收入。

治理企业内卷式降价,中国迈出了对抗通缩的重要一步。如果下一步我国开始大力推动收入分配改革,当民众收入得到大幅提升,这才有可能刺激消费,推动中国经济走出通缩

点赞”“在看”,让更多人看到





 

 排版:球球 / 审核:小风


招聘|撰稿人


详细岗位要求点击跳转:《三联生活周刊》招撰稿人

本文为原创内容,版权归「三联生活周刊」所有。欢迎文末分享、点赞、在看三连!未经许可,严禁复制、转载、篡改或再发布。

大家都在看








点赞”“在看”,让更多人看到


文章原文

Fish AI Reader

Fish AI Reader

AI辅助创作,多种专业模板,深度分析,高质量内容生成。从观点提取到深度思考,FishAI为您提供全方位的创作支持。新版本引入自定义参数,让您的创作更加个性化和精准。

FishAI

FishAI

鱼阅,AI 时代的下一个智能信息助手,助你摆脱信息焦虑

联系邮箱 441953276@qq.com

相关标签

反内卷 价格竞争 通货紧缩 宏观经济 消费刺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