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kr-科技 07月23日 16:03
董明珠对手去IPO了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guoji1.html

 

曾因低价策略与格力董明珠针锋相对的奥克斯,正加速其全球化步伐,拟在香港主板上市。这家由郑坚江创立的家电企业,凭借“价格屠夫”的称号在空调市场占据一席之地,并逐步发展为多元化企业集团。招股书显示,奥克斯近年营收稳步增长,海外市场贡献近半,已成为其重要增长引擎。此次赴港IPO,奥克斯旨在募集资金用于全球研发、智能制造升级及供应链管理,以应对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并与美的等竞争对手一同,将香港作为连接全球的重要跳板,深化全球化战略。

💰 奥克斯以“价格屠夫”形象崛起,通过低价策略快速抢占国内空调市场份额,曾引发与格力董明珠等同行的市场争议,但其市场销量一度跻身全国前三,并发展成为涵盖家电、电力设备等多个领域的多元化企业集团。

📈 奥克斯近年营收持续增长,2024年营收接近300亿元,其中家用空调销量表现强劲,全球市场份额达7.1%。尽管与格力、美的等头部企业仍有差距,但其平均售价相对较低,显示出其成本控制和市场定位的特点。

🌍 奥克斯积极布局海外市场,已覆盖150多个国家和地区,海外销售收入占比逐年攀升,2024年已近半壁江山,成为公司重要的增长动力。这标志着奥克斯正从国内市场竞争转向全球化发展。

🚀 此次赴港上市是奥克斯深化全球化战略的关键一步。募集资金将主要用于全球研发、智能制造体系升级及供应链管理,以及加强销售渠道。此举旨在提升其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并与美的等竞争对手一样,利用香港作为连接全球市场的重要平台。

董明珠的“老冤家”也要IPO了。

投资界消息,日前奥克斯电气有限公司(简称“奥克斯”)已完成港股上市备案,拟在香港主板挂牌上市。

奥克斯的背后,是一位来自宁波的草根创业者郑坚江。早年他低价策略杀入空调市场,收获了“价格屠夫”的外号,受到格力董明珠等众多同行的“声讨”。

如今,奥克斯开始奔赴港股IPO卡位。放眼望去,出海大时代里,中国正崛起一批全球化公司。

空调界“价格屠夫”

赴港IPO了

奥克斯的故事,始于一位浙江草根。

1961年出生于浙江宁波,郑坚江初中时辍学做起了汽车修理工。1986年,得知附近龙观钟表零件厂经营困难,渴望改变命运的郑坚江带领几个人,贷款2000元承包了这个破旧的工厂。

经历一番艰难打拼,郑坚江赚到了人生第一桶金。

1994年,郑坚江瞄准利润更高的空调行业,成立AUX电器有限公司,奥克斯空调诞生。

当时国内空调市场被美的、格力、春兰等国产品牌以及部分欧美品牌占据,空调在老百姓心中更是奢侈品。因此,郑坚江祭出“价格战”策略,用他的原话来说:“当时我的空调刚上市的时候,比进口商品价格要低60%左右,比国内同类产品要低30%,使我只用五年时间做到国内第四。”

2002年,郑坚江做了一件令全行业震惊的事——公布《空调成本白皮书》,其中显示1.5匹空调的成本是1748元,当时市场上同类产品的售价普遍在2500到3000元。此后,通过控制成本,郑坚江给奥克斯40多款空调降价30%,进一步主张“合理定价”。

从此,他被冠以“价格屠夫”的称号。

这一方面使得奥克斯空调的市场份额逐步扩大——2004年,奥克斯空调销量达325万台,跻身全国前三。但更多业内人士批评他“扰乱市场”。

最为人熟知的是,格力董明珠多次公开表示不满,认为这种做法是在恶意竞争。

然而奥克斯日益壮大,目前已发展成为涵盖家电、电力设备、医疗、地产等多个领域的多元化企业集团。2011年,郑坚江将手中的“三星电气”更名“三星医疗”,并在上交所主板挂牌上市。2015年,他还收购一家港股上市的物业公司并更名为奥克斯国际。

如今,他即将收获人生中第三家上市公司。

年入300亿

海外市场贡献近半

招股书显示,奥克斯的主营业务是家用和中央空调的设计、生产和销售,目前旗下包括奥克斯AUX、华蒜和AUFIT奥菲特三个主要品牌,其中奥克斯AUX是知名度较大且占主要营收的品牌。

2022年-2024年,奥克斯的营收分别为195.28亿元、248.32亿元、297.59亿元,毛利率分别为21.3%、21.8%、21%;经调整净利分别为14.49亿元、25.11亿元、29.35亿元。

家用空调的销售为奥克斯最主要的收入来源。过去三年,奥克斯的家用空调销量分别为1020万台、1400万台、1710万台。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的资料,按2024年的销量计算,奥克斯全球第五大空调提供商,市场份额达7.1%。

因主打低价策略,奥克斯在报告期内家用空调平均售价分别为1698元、1550元、1517元。

尽管奥克斯业绩在逐年上升,但仍与格力、美的等品牌存在很大差距——格力电器2022-2024年的收入分别为1902亿元、2050亿元、1900亿元;美的集团则分别收入3457亿元、3737亿元、4072亿元。

不过,奥克斯早早走上了出海之路。公司于2015年先后进入巴西、印尼、马来西亚、泰国、美国、越南等市场,目前其空调业务覆盖150多个国家和地区。

海外市场营收成为新的增长点。招股书显示,在2022年、2023年、2024年及2025年前三个月,其海外销售收入分别为83.86亿元、104.12亿元、146.81亿元、53.36亿元,分别占同期公司总收入的42.9%、41.9%、49.3%、57.1%,贡献近半。

但增长之下暗藏隐忧。一方面,随着原材料价格上涨、能效标准升级,奥克斯的成本优势逐渐削弱,“价格战”愈发吃力;另一方面,专利之争纷扰不断,董明珠就曾多次公开炮轰奥克斯“偷技术、挖人才、质量不达标”。

招股书显示,IPO前,64岁的郑坚江通过Ze Hui、China Prosper及奥克斯控股控制奥克斯约96.36%投票权。

不久前,曾有消息说奥克斯手机即将卷土重来,这位宁波“家电大王”也许还有更大的野心。

赴港上市背后

剑指出海

出海,众多中国公司下一征程。

奥克斯也不例外。奥克斯在招股书提及,空调业务面临激烈竞争,此次港股IPO,募集资金预计将用于全球研发、升级智能制造体系及供应链管理、加强销售及经销渠道等方面。

例如,在海外关键地区布局更多生产基地和研发中心,提高海外业务本地化的产品研发、销售、交付及运营能力。

这不禁让人想起奥克斯的另一个对手——美的,于去年9月正式挂牌港交所,而其赴港IPO的核心目标就是进一步实现全球化。美的集团董事长方洪波曾表示,全球突破是当下最核心的战略之一,要在海外市场构建第二个主场

如此背景下,方洪波明确提出海外市场发展目标是在2025年销售收入突破400亿美元(约2800亿元人民币),国际市占率达到10%。因此,他们赴港IPO所募资金大部分用于全球研发投入、提高海外销售。

“大家需要一个连接世界的平台,以便于今后的海外业务扩张。”显然,香港市场是很多公司进一步通往全球化的重要窗口。一位投资人曾阐述背后原因,某种程度上,赴港上市潮是出海大潮的一缕写照。

沿着这个脉络,我们看到今年众多奔赴港股的公司,其初衷无一例外都指向了全球化。正如港交所CEO陈翊庭所言,从长远看,港交所仍然作为连接内地和世界的“超级联系人”。

“毕竟,这里是通向世界的窗口。”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天天IPO”,作者:杨继云,36氪经授权发布。

Fish AI Reader

Fish AI Reader

AI辅助创作,多种专业模板,深度分析,高质量内容生成。从观点提取到深度思考,FishAI为您提供全方位的创作支持。新版本引入自定义参数,让您的创作更加个性化和精准。

FishAI

FishAI

鱼阅,AI 时代的下一个智能信息助手,助你摆脱信息焦虑

联系邮箱 441953276@qq.com

相关标签

奥克斯 IPO 全球化 家电 郑坚江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