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在以色列问题上的谨慎立场,长期受到其“国家理性”(Staatsraison)外交原则影响。基于纳粹大屠杀的历史责任,德国政府倾向通过私下外交渠道促成改变,而非高调公开谴责。

对此,来自联盟伙伴、社民党(SPD)的国际发展部长拉多万星期二(22日)公开表达不满,称德国未参与声明令人遗憾。

路透社报道,默茨作为中右翼基督教民主联盟(CDU)领袖,他近年来确实加强对以色列的批判。但在星期一(7月21日),当包括欧盟、英国与法国在内的28个西方国家联合发布声明,呼吁以色列立即停止在加沙的战争行动时,德国却未参与联署。

各国发声明谴责以色列以“滴水式”的缓慢手段向加沙提供人道援助,指已有逾800名平民在寻求救援过程中丧生,称此为“令人震惊”的人道灾难。

面对党内与外界的批评,默茨同日晚间回应说,欧洲理事会早在6月已发布一份“内容几乎一致”的声明。他说,欧盟已对加沙地区严峻的人道局势表示关切。但相较于最新声明,这个理事会声明的措辞明显更为温和,既未直接点名以色列,也未涉及以方日前提出将加沙平民转移至所谓“人道城市”的计划。

为缓解争议,默茨强调:“我早在德国国内就非常明确地表态,目前的局势已不可接受。”

默茨也是目前少数公开表示愿意在德国接待内坦亚胡的欧洲领导人之一;尽管国际刑事法院已向内坦亚胡发出涉嫌战争罪的逮捕令。以色列方面则否认所有指控,称这些指控出于政治动机。

德国总理默茨正面临要求他对以色列采取更强硬立场的压力,执政联盟内部也有声音呼吁柏林加入由多国签署、谴责针对巴勒斯坦人“非人道屠杀”的联合声明。

他否认联盟内部在这一议题上存在分歧,并透露上星期五(18日)已与以色列总理内坦亚胡通话,明确表达德国政府“并不认同”以方在加沙的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