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财经头条 07月23日 15:18
最新买卖债券数据出炉,6月机构合计大幅减持存单7000多亿,广义基金增持中票2000亿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guoji1.html

 

最新数据显示,6月份机构在债券市场行为出现显著分化。同业存单遭到大幅减持,规模超过7000亿元,结束了此前稳定增持的趋势。与此同时,广义基金成为非金信用债的主要增持力量,特别是中票增持量达到2464亿元,为年内较高水平。利率债方面,整体托管量净增1.54万亿元,国债和地方债增持稳定。银行体系在承接利率债发行的情况下增持力度不大,并减持了信用债和存单。近期权益市场的波动对债市产生扰动,部分机构提示关注风险,并可能回归活跃券交易。

💰 机构6月普遍减持同业存单7200亿元,结束了此前稳定增持的趋势。这与5月末大行开启新一轮存款降息潮,导致银行存款流失、负债端压力增大以及同业存单到期高峰推高其收益率有关。

📈 广义基金成为非金信用债的主要增持力量,6月增持中票达2464亿元,为年内较高水平。这反映了基金在市场调整中对信用债的配置偏好,也与信用债ETF的扩容和市场“抢券”现象有关。

📊 利率债托管量环比净增1.54万亿元,其中国债和地方债的增持较为稳定,分别增加6164亿和6165亿元。这表明在利率债收益率低位波动的情况下,机构仍有增持意愿。

🏦 商业银行在6月增持债券5000多亿元,主要是国债和地方债,但小幅减持了非金信用债和同业存单约2000亿元。这显示出银行在承接利率债发行之余,对信用债和存单的态度相对谨慎。

⚖️ 近期权益市场的走强对债市构成扰动,导致债市调整,10年国债收益率有所上行。部分机构提示,在市场风险偏好回升的情况下,基金或需阶段性回归活跃券交易,以规避流动性风险。


财联社7月23日讯(编辑 杨斌)最新出炉的债券托管数据,显现出各类机构近期的买卖行为和策略变化。

6月信用债利差大幅压缩,同业存单收益率一度上行。财联社梳理6月债券托管数据注意到,机构在当月普遍减持了同业存单,规模超过7000亿元。广义基金成为非金信用债的主要增持力量,增持中票超过2000亿。近期债市调整,机构提示,注意权益市场对于债市的扰动,基金或回归活跃券交易。

机构6月减持存单,增持信用债

截至2025年6月末,中债登和上清所的债券托管量合计166.05万亿,环比增加1.19万亿元。债市收益率于6月初探至低点后,在6月整体窄幅震荡。

分债券类型看,机构对不同品种的增持情况分化较大。财联社综合6月末与5月末的债券托管数据对比统计,利率债托管量环比净增1.54万亿元,国债、地方债和政金债托管量分别环比增加6164亿、6165亿和3053亿元,国债和地方债的增持较为稳定。

信用债方面,机构在6月增持非金信用债(企业债、中票、短融、超短融)2000多亿元,其中,中票增持达到2464亿元,为年内较高水平。此外,机构在6月大幅减持同业存单约7200亿元,一改往月稳定增持的趋势。

6月中下旬起,尽管利率债收益率低位波动,但债市出现“利差压缩”的行情,叠加信用债ETF扩容、抢券等,信用债收益率大幅下行。而受5月末大行开启新一轮存款降息潮影响,银行存款流失、负债端压力一度增大,同业存单又遇到了到期高峰,存单收益率在6月初曾明显上行。

分机构来看,各类型机构在6月整体增持债券,但增持行为仍存在差异。广义基金是增持债券的主要力量,全面买入各类利率债和中票,大幅减持存单;银行在承接利率债发行的情况下增持力度并不大,减持了信用债和存单。

财联社根据月末托管数据进一步统计,商业银行6月增持债券5000多亿元,其中增持国债、地方债合计6000多亿,但小幅减持了非金信用债,并减持同业存单约2000亿元。

非法人类产品6月增持各类债券7000多亿元,包括利率债7000多亿、中期票据2000多亿,同业存单减持幅度达到4000多亿元。此外,保险机构与证券公司在6月分别增持债券约300亿元、900亿元;境外机构减持债券约300亿元。

西部证券固收首席姜珮珊在小结上半年机构行为的研报中指出,今年以来银行债券投资同比增速回升,大行结合自身指标与央行需求买短卖长,农商行逢调整买入。保险机构的保费收入同比增速弱于去年同期,随供给放量增持地方债。

基金的操作方面,其工具化趋势明显,债券ETF市场明显扩容。今年以来,债基规模增速持续放缓,但场内债券ETF规模快速增长迅速,截至2025年7月10日,债券ETF合计规模为3944亿元(较2024年年末增长127%),债券ETF凭借其联动一二级市场、持仓透明、费率低廉等优势成为机构青睐的对象。此外,基金今年以来较多参与长久期债券市场,如通过买卖10Y以上国债进行波段操作,资管产品亦通过基金进行久期摆布,基金情绪成为影响债市走势的重要力量。下半年可关注基金长债与超长债买卖情况及负债端可能的变化。

权益对债市近期扰动增加

近期,市场风险偏好回升,随着权益、商品市场走强,债市调整,10年国债收益率7月以来上行约8BP至1.72%。

财联社从业内获得的最新机构行为数据显示,银行系资金对利率债的买入力量正在减弱,非银资金对信用债的买入力量也在减弱,部分机构恢复了对同业存单的配置。

7月第三周(7月14日-20日),大行净买入国债289亿元,环比下降约900亿元,农商行净买入国债236亿元,环比下降约500亿。基金公司及产品对中票的买入规模6月末以来逐周下降,上周买入中票181亿元。同业存单方面,大行、保险、理财产品是近期主要的配置力量。

浙商证券固收分析师沈聂萍指出,近期资金和权益市场对于债市的扰动增加,而前期基金对于利率债和信用债参与的风偏明显较高,或可阶段性回归活跃券交易,规避调整时的流动性风险。

姜珮珊也认为,权益市场风险偏好抬升下债市短期承压,若基本面、政策面未明显超预期,则收益率上行空间相对有限,建议把握调整中的机会及新券发行带来的结构性机会。

Fish AI Reader

Fish AI Reader

AI辅助创作,多种专业模板,深度分析,高质量内容生成。从观点提取到深度思考,FishAI为您提供全方位的创作支持。新版本引入自定义参数,让您的创作更加个性化和精准。

FishAI

FishAI

鱼阅,AI 时代的下一个智能信息助手,助你摆脱信息焦虑

联系邮箱 441953276@qq.com

相关标签

债券托管数据 信用债 同业存单 广义基金 利率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