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亚马逊云科技上海AI研究院被曝解散,该研究院是亚马逊云科技在海外的最后一个研究中心。该研究院自2018年成立以来,在图神经网络开源框架DGL的孵化、顶会论文发表以及AI Agent技术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就,为亚马逊电商带来了近10亿美元的营收。此次解散并非孤例,IBM、微软等科技巨头近年来也在逐步缩减在华业务,关闭研发部门或迁移人才。分析认为,这反映了数字脱钩的趋势,企业转移的不仅是办公场所,更是智力资本和创新潜力。
💡 AWS上海AI研究院的解散,标志着亚马逊云科技在海外的最后一个研究中心关闭,也预示着中美在AI领域合作模式的深刻转变。该研究院在图神经网络开源框架DGL的孵化上功不可没,该框架为亚马逊电商带来了近10亿美元的营收,充分体现了其在商业应用上的巨大价值。
🌟 该研究院在技术研发上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以小规模团队实现了机器学习与系统领域顶会论文的全满贯,发表了超过100篇顶会论文。在转向AI Agent领域后,团队的技术深度、科学素养和执行力均处于行业顶尖水平,展现了其强大的科研实力。
📉 亚马逊云科技的举措并非个例,而是近年来众多跨国科技巨头在华业务调整的缩影。IBM关闭在华研发部门,微软逐步关闭上海AI实验室并迁移人才,这些现象共同指向了“数字脱钩”的现实,即企业在转移的不仅仅是物理空间,更是核心的智力资本、专有知识和未来的创新潜力。
🌍 这一趋势表明,全球科技格局正在发生变化,企业在全球化布局和技术合作方面正面临新的挑战和调整。对于AI领域而言,这意味着合作模式的重塑和区域性创新生态的演变,需要各方适应新的发展环境。
🚀 尽管面临挑战,但AI技术的发展和应用仍在全球范围内持续推进。各企业和研究机构需要积极探索新的合作模式和创新路径,以应对技术变革和地缘政治带来的复杂影响,确保AI技术的健康发展和广泛应用。
刚刚,AWS亚马逊云科技上海AI研究院被曝解散!这不仅是亚马逊云科技最后一个海外研究中心,也标志着中美在AI领域合作的又一次撤退。甚至,可以说是「一个时代的终结」。AI研究院首席应用科学家王敏捷在朋友圈中写道:「过去六年领导这个团队,正值外国研究机构在中国的黄金时期。」研究院由上海纽约大学计算机科学教授张峥于2018年秋季领导成立,虽规模不大却已树立了卓越的科研声誉,并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 从零孵化出全球知名的图神经网络开源框架DGL,为亚马逊电商创造了近10亿美元的营收· 以仅实验室规模的团队,拿下机器学习与系统领域顶会全满贯,并发表100余篇顶会论文· 转向AI Agent后,这支队伍在技术深度、科学素养与执行力上,都是最顶尖的团队之一AWS的这一举措并非个例。近几年,众多知名科技巨头都在逐步缩减在华业务,使得原本零星的撤退逐渐演变为持续不断的外流。2025年3月,IBM关闭了在中国运营了32年的研发部门,导致约1,800人被裁员。据报道,微软也一直在逐步关闭其上海AI实验室,并将数百名专家搬迁至美国、澳大利亚、爱尔兰等地的设施。「我们所看到的不仅仅是企业重组,而是数字脱钩的现实表现,」一位华盛顿智库的技术政策研究员解释道。「企业搬迁的不只是办公场所,还有智力资本、专有知识以及未来创新潜力。」
文章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