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kr-科技 07月23日 14:19
阿里本周将发布首款自研AI眼镜,加入“百镜大战”丨智能涌现独家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guoji1.html

 

阿里巴巴即将在本周发布其首款自研AI眼镜,标志着其AI to C战略的延伸。这款眼镜将提供语音助手、实时翻译、会议纪要等基础功能,并深度整合阿里巴巴生态内的地图、支付、购物等服务,技术团队包括高德、支付宝和淘宝。硬件方面,它将采用双芯片架构,并提供带显示和不带显示的两个版本,其中带显示的AR版本优先级更高,其硬件规格有望超越Ray-Ban Meta智能眼镜。该产品由天猫精灵硬件团队和夸克AI研发团队协同开发,旨在解决当前AI眼镜应用场景有限、功能粗糙等瓶颈,有望通过多元化场景触达和AI助手能力,推动AI眼镜走向大众消费市场。

🎯 阿里首款AI眼镜发布,标志AI to C战略延展:阿里巴巴即将推出其首款自研AI眼镜,这是其在整合AI To C业务后推出的首个AI产品,是其AI to C战略的重要延伸,旨在将AI技术更广泛地应用于消费者市场。

💡 集成生态服务,功能全面升级:该AI眼镜不仅具备语音助手、音乐播放、实时翻译、会议纪要等通用功能,更深度整合了阿里巴巴生态内的服务,如高德地图导航、支付宝支付、淘宝购物比价等,旨在提供更便捷、高效的生活体验。

🚀 硬件规格领先,AR+AI双版本:在硬件配置上,阿里AI眼镜将采用双芯片架构(高通骁龙AR1+恒玄BES2800),硬件规格有望超越市面上的Ray-Ban Meta智能眼镜。产品将分为不带显示的AI智能眼镜和带显示的AI+AR智能眼镜两个版本,后者优先级更高,预示着公司在AR技术上的重点投入。

🧠 结合夸克AI助手能力,打破应用瓶颈:借助夸克AI助手在“超级框”和智能体(Agent)方面的进展,以及底层模型推理速度的提升和成本的降低,阿里AI眼镜有望实现更强大的AI交互能力。结合其生态优势和多样的生活场景触达,有望解决当前AI眼镜应用场景单一、生态碎片化的局面,推动AI眼镜进入大众视野。

🌐 行业竞争加剧,AI眼镜市场潜力巨大:随着小米、Meta等国内外巨头及初创公司纷纷推出新品,AI眼镜市场竞争日益激烈。阿里等互联网大厂的入局,凭借其技术、资金和生态优势,有望加速AI眼镜的普及,尤其是在2025年下半年,随着多款新品的出货和正式发售,将成为行业的重要节点。

文|邓咏仪

编辑|苏建勋

《智能涌现》独家获悉,阿里巴巴将于本周发布首款自研AI眼镜。加入“百镜大战”。

一位知情人士向《智能涌现》透露,阿里即将发布的这款AI眼镜,会拥有市面上多数产品拥有的的基础功能,如语音助手、音乐播放、电话通话、实时翻译、会议纪要等功能。

这款产品还会实现对阿里巴巴生态内的整合,包括地图、支付、购物类的功能。“高德、支付宝、淘宝等技术团队等都参与了进来。”上述人士称。

而在产品的AI能力上,基础模型将调用通义千问,夸克则会训练学习、健康等方向的垂类模型。

据我们了解,这款AI眼镜在硬件规格上将超越Ray-Ban Meta智能眼镜,将分为两个版本——不带显示的AI智能眼镜,以及带显示的AI+AR智能眼镜,后者优先级更高。产品硬件层面,这款眼镜将采用双芯片架构,为高通骁龙AR1+恒玄BES2800。

这也是阿里自去年底整合AI To C业务之后,推出的首款AI产品,“是阿里AI to C战略的延展。”内部人士告诉我们。

我们曾系统报道过这一战略的演变。从2024年年底开始,阿里开始了一系列业务整合——先是通义应用团队调整至阿里智能信息事业群;而后,拥有To C硬件品牌“天猫精灵”的智能互联事业群,与夸克团队相融合,上述团队均由阿里巴巴集团副总裁吴嘉统管。

而在团队完成融合后,阿里首款自研AI眼镜也正由天猫精灵硬件团队和夸克AI研发团队协同完成,主要负责人为阿里巴巴智能信息事业群智能终端业务负责人宋刚,他曾担任多款华为旗舰手机主架构师,主导研发了智能手机、游戏设备、机器人、XR设备及家庭移动终端等全系列智能硬件产品。

此前,市面上的多数AI眼镜在应用场景上非常有限。这一方面是因为技术发展仍在早期,续航时间短、佩戴不适、配镜等问题,诸多AI眼镜产品仍停留在爱好者群体中,部分厂商的AI眼镜也遭遇了难产问题。

另一方面,在软件层,市面上普遍的AI眼镜,会具备拍照识别、翻译、导游、会议记录等功能,但功能都还处于比较粗糙的阶段,比如拍照、录像的分辨率也还并不如人意。

销量也印证了这点。目前,全球AI眼镜市场上,除了Meta的Ray-ban三个季度破百万台销量之外,其他品牌都还在发展早期。洛图科技(RUNTO)线上监测数据显示,一季度国内智能眼镜(含AR眼镜)销量大约11.6万台,其中AI拍摄眼镜仅1.6万台。

业务场景更为多元化的互联网巨头入场,将有助于改变这一局面。

上述消息人士对《智能涌现》表示,如果阿里能在满足美观的前提下,再结合夸克在AI、学习、存储等方面的优势,以及通过业务生态中的地图导航、扫码支付、淘宝比价、飞猪商旅提醒等更多生活高频场景的触达,则有可能打破当前AI眼镜生态碎片化、应用场景单一的发展瓶颈,让AI眼镜进入更多大众消费视野。

在软件层面,这款眼镜也会加入夸克AI助手的不少能力——这半年里,阿里在大模型应用侧有多项进展,包括夸克从一款浏览器、搜索工具升级为“超级框”,如今已经是带有Agent(智能体)能力的智能助手。在更底层的模型上,推理速度加快、成本进一步降低,让端侧的发展迎来可能。

这些能力加载在眼镜上,才有可能让AI眼镜成为真正意义上的“随身助手”。AI眼镜行业虽然未到爆发期,但涌入赛道的消费电子巨头、互联网大厂还是创业公司,都在尝试着杀入大众消费市场。

小米AI眼镜则是近期最受关注的行业节点。6月26日晚,小米发布首款AI眼镜,共有3个版本,价格1999元起,产品形态上基本对标Ray-Ban Meta,一定程度也是走向更多普通消费者的尝试。

纵观其他玩家,不论是Meta等巨头,还是Rokid等明星初创公司,近期都在争相推新品,覆盖日常支付、运动等更多生活场景。

除了阿里,包括百度、字节等其他大厂们也都在入局,他们也都拥有技术、资金以及生态优势。其中,百度的AI眼镜已经发布,但还未正式发售,字节的AI眼镜也已经规划已久。随着2025年下半年不少新AI眼镜的出货和正式发售,这将会成为AI眼镜行业的重要节点。

封面来源|视觉中国

👇🏻 扫码加入「智涌AI交流群」👇🏻

欢迎交流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智能涌现”,作者:邓咏仪,36氪经授权发布。

Fish AI Reader

Fish AI Reader

AI辅助创作,多种专业模板,深度分析,高质量内容生成。从观点提取到深度思考,FishAI为您提供全方位的创作支持。新版本引入自定义参数,让您的创作更加个性化和精准。

FishAI

FishAI

鱼阅,AI 时代的下一个智能信息助手,助你摆脱信息焦虑

联系邮箱 441953276@qq.com

相关标签

阿里巴巴 AI眼镜 智能硬件 AR 人工智能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