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讲述了一位用户在京东购买手机卡时,遭遇业务员欺骗办理了收费副卡,并在充值过程中疑似触发反诈系统警报的经历。用户在尝试取消副卡未果后,接到反诈中心电话,经过一系列核实,反诈中心初步判断为系统误报。然而,随后用户的银行支付和支付宝余额被冻结,引发了对测速行为是否导致误报的猜想。整个事件暴露了通信业务办理中的潜在风险,以及反诈系统在实际操作中可能出现的误判和对用户生活造成的不便。
📱 用户在京东购买手机卡时,被业务员欺骗办理了每月10元的副卡,且被告知一年内不可取消,这暴露了销售过程中的信息不对称和强制消费问题。
📞 用户尝试通过联通APP和客服销卡均遇阻,后经客服告知已成功销卡,但紧接着接到反诈中心电话,表明其交易行为可能触发了反诈预警机制。
💻 在与反诈中心沟通时,用户提供了手机上安装的腾讯会议软件以及公司发布的会议链接,以证明该软件的正常用途,反诈中心初步判定为系统误报。
💳 尽管反诈中心初步判定为误报,但用户的银行支付功能和支付宝余额随后被限制48小时,这一连串的异常情况表明,即使是误报,也可能对用户的正常生活和金融活动造成严重影响。
🤔 用户最后联想到,在收到手机卡后曾使用Speedtest.com进行测速,并怀疑这是否是导致反诈系统误报的原因,这反映了用户在面对复杂情况时,尝试寻找一切可能的原因。
前几天在京东上买了个手机卡,昨天下午到货,然后业务员骗我副卡不用钱且一年内不可取消,给我开了个副卡,中途出示了一个二维码,让我扫码给号卡充值,我扫完确认是联通的支付渠道且号卡是我的手机,于是就付款了。之后,我发现副卡是 10 元一个月的收费,于是下载了联通 APP ,通过 APP 销卡但是提示销卡失败,然后在 APP 中找联通客服发现连接不上,又打了 10010 找联通客服,客服查询后,说话卡已经销卡成功了。然后高潮来了,傍晚 5 点多,96110 疯狂打我电话,后续接了之后就问我,有没有下载什么会议软件,扫了陌生二维码,表示没有,然后把刚刚办理号卡,扫码充值后续销卡经过说了,叔叔表示要上门确认。后续翻了我的号卡购买记录,充值记录和通话短信记录,又看了我手机上装了腾讯会议,我表示这个软件我是我之前一直安装的,用途是公司远程会议使用,又给他看了之前公司发出来的会议链接通知。最后叔叔表示没有问题,应该是系统误报。然后高潮来了,叔叔还没走 5 分钟,收到银行短信限制支付 48 小时,后续发现连支付宝余额都被封了。早上起来,突然想到我收卡之后,跑了 speedtest.com 测速,不会是因为这个导致的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