蜂巢能源宣布将于今年四季度开始试生产容量为140Ah、能量密度达300Wh/kg的半固态电池,并计划于2027年实现大批量供货。相较于传统液态电池,半固态电池在安全性、能量密度和续航里程方面均有显著优势,不易发生热失控,且能有效提升电动汽车的续航能力。该技术将首先应用于宝马MINI的下一代车型。此外,蜂巢能源还在研发能量密度更高的第二代半固态电池(360Wh/kg)以及用于低空飞行和汽车领域的第一代全固态电池(400Wh/kg)。多家国内上市公司如孚能科技和长安汽车也纷纷加码固态电池研发,预示着该技术正加速走向商业化应用。
🔋 蜂巢能源将于2023年第四季度启动半固态电池的试生产,初期产品容量为140Ah,能量密度达到300Wh/kg,并计划在2027年实现大规模商业化供应。此举标志着新能源汽车电池技术的重要突破,旨在提升车辆的续航里程和安全性。
🛡️ 相较于现有的液态锂离子电池,半固态电池在内部结构上更加稳定,显著降低了热失控的风险,从而大幅提升了电池的整体安全性。同时,更高的能量密度意味着电动汽车可以使用更小的电池包获得更长的续航里程,解决了用户的里程焦虑。
🚀 蜂巢能源的半固态电池将率先搭载于宝马MINI的下一代车型,表明其技术已达到一定的成熟度并获得国际知名汽车制造商的认可。公司同时也在同步推进能量密度高达360Wh/kg的第二代半固态电池以及能量密度为400Wh/kg的全固态电池的研发。
📈 行业内其他企业也在积极布局固态电池领域,例如孚能科技计划在年底前建成硫化物全固态电池中试线,并交付60Ah产品;长安汽车则预计在2026年实现固态电池的装车验证,2027年逐步量产能量密度达400Wh/kg的全固态电池。这表明固态电池技术正成为新能源汽车行业发展的重要方向。
快科技7月23日消息,蜂巢能源最近宣布了一个大动作,今年四季度就要开始试生产半固态电池了,而且计划在2027年大批量供货。
据蜂巢能源董事长杨红新透露,这次试生产的半固态电池容量能达到140Ah,能量密度为300Wh/kg,而且成本还特别低。

这可不是普通的电池,半固态电池在安全性、能量密度和续航里程上都有很大的优势。
比如,相比传统液态电池,半固态电池的内部结构更加稳定,不容易发生热失控,安全性更高。
同时,它的能量密度也更高,能让汽车跑得更远,这对于新能源汽车来说简直是如虎添翼。
据悉,这些半固态电池将供应给宝马MINI下一代车型。
蜂巢能源的计划还不止于此,他们把半固态和全固态电池的研发分成了两个阶段。
今年除了量产第一代半固态电池外,他们还在研发第二代半固态电池,能量密度将达到360Wh/kg,容量为78Ah。

全固态电池方面,第一代产品的能量密度将达到400Wh/kg,容量为68Ah,主要应用场景包括低空飞行和汽车领域。
7月以来,A股多家上市公司都披露了在固态电池领域的最新进展。
比如,孚能科技预计今年年底建成设计产能达0.2GWh的硫化物全固态电池中试线,并向战略合作伙伴客户交付60Ah的硫化物全固态电池。
长安汽车也表示,预计2026年实现固态电池装车验证,2027年推进全固态电池逐步量产,能量密度达到400Wh/k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