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氪 AI 07月23日 10:27
北京又开近80家典型首店,新老商场火力全开!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guoji1.html

 

2025年第二季度,北京商业市场迎来多项重磅新项目,包括中关村ART PARK大融城(西区)、中海大吉巷、京东MALL(南三环店和双井店)等,这些项目不仅成为区域新地标,更引入了众多首店,为北京线下消费市场注入了新的活力。全市共开出80家典型首店,数量较前两年同期显著增长,上半年累计开店129家,表现优于去年同期。餐饮业态以42家首店数量略超零售业态的33家,成为首店引进的重点。成熟商圈如三里屯太古里、朝阳合生汇等也积极调改,吸引了大量首店入驻。品牌在选址时愈发注重定制化、场景化和复合型打造,以迎合消费者对体验感和“情绪价值”的需求。政府政策的扶持,如《北京市扩大时尚消费专项行动方案》,也为北京打造全球首发中心,激发消费潜力提供了有力支持。

📈 **首店数量显著增长,市场活力增强**:2025年第二季度,北京共开出80家典型首店,远超去年同期的48家和前年同期的50家,上半年累计开店129家,显示出北京商业市场强劲的复苏势头和对新品牌的强大吸引力。餐饮业态以42家首店的数量优势略高于零售业态的33家,表明餐饮品牌在北京市场的扩张意愿尤为积极。

🌟 **新项目与成熟商圈齐发力,引领消费升级**:中关村ART PARK大融城(西区)、中海大吉巷、京东MALL等新开项目成为区域商业新地标,引入大量首店。同时,三里屯太古里、朝阳合生汇、西单大悦城等成熟核心商业项目也积极进行品牌焕新和空间升级,为新进品牌提供了优越的入驻条件,共同推动了北京商业消费层次的提升。

💡 **场景创新与复合业态成为新趋势**:品牌在开店时愈发注重定制化、场景化和复合型打造,以满足消费者对体验感和“情绪价值”的需求。例如,肯德基的“北京礼物”咖啡社交概念店、LUST SUPERLOUNGE等通过融合文化、娱乐、社交等多种元素,创造出吸引力十足的复合式消费场景,打破了传统商业业态的界限。

🛍️ **零售业态多元化,线上品牌加速线下布局**:服装、饰品、运动户外等零售业态吸引了众多国内外设计师品牌和线上热门品牌加速线下布局。例如,KNOTIFY、Rest & Recreation、Fake Me、POPOP等品牌纷纷在北京开设首店或集合店,满足了消费者对个性化、高品质时尚单品的需求,也体现了“悦己经济”的崛起。

🚀 **政策支持与首发经济,助力北京打造国际消费中心**:北京市政府出台多项利好政策,如《北京市扩大时尚消费专项行动方案》,明确提出要打造全球首发中心,支持品牌在北京设立首店、旗舰店、创新概念店。这些政策旨在通过培育本土时尚品牌、吸引国际品牌首发活动,进一步激发北京消费市场的活力,巩固其国际消费中心城市的地位。

2025年第二季度,北京商业市场迎来中关村ART PARK大融城(西区)、中海大吉巷、京东MALL(南三环店和双井店)等重磅新项目,它们在迅速跃升成为区域新商业地标的同时,带来多个重磅首店,为北京线下消费市场带来充足的新鲜血液。 

与此同时,重点商场、商圈也在积极响应首发经济政策,用首店、首展、首秀等方式,推动北京城市商业繁荣与消费层次提升,助力深化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建设,焕新消费模式和商业场景,第二季度首店们的表现尤为突出 。 

01.

二季度数量猛增

表现优于前两年

据赢商大数据不完全统计,2025年第二季度,北京共开出80家典型首店,远多于去年同期的48家和前年同期的50家;今年上半年北京共开出129家典型首店,也比去年上半年的83家、前年上半年78家大幅提升。 

今年5月有31家首店开业,为二季度新开首店数量最多的月份,4月和6月份新开首店分别为24家和25家。 

其中,从首店级别来看,包括13家全国首店、5家华北首店和62家北京首店,品牌不乏独特性、多样性和话题性,既有数量也有质量。 

从业态分布来看,餐饮略胜零售一筹,餐饮业态首店42家,零售业态首店33家,文体娱和生活服务首店各2家。新兴餐饮品牌扩张态度积极,零售品牌跃跃欲试,更多品牌信心满满地进入北京市场,试水成功之后正在开出更多门店。 

选址方面,除了新开重点项目引入多家首店,成熟核心商业项目积极调改的成果也在陆续呈现,三里屯太古里、朝阳合生汇、西单大悦城、朝阳大悦城、国贸商城等项目在二季度首店入驻热度都比较高。 

02.

场景迭代加速

把握情绪消费破圈法则

2025年以来,消费市场仍在持续修复调整和分化,一方面,人们的消费行为趋于理性和谨慎、减少非必要支出;另一方面,更加注重体验感和质价比,得“情绪价值”者得天下。在此基础上,餐饮业态持续推陈出新,户外运动细分品类拓店,悦己经济强势崛起,品牌新开首店时更加注重定制化、场景化、复合型的打造。 

除了新开项目,诸多热门成熟项目和城市更新项目,也在积极地进行品牌焕新和空间升级,为新进品牌提供更好的入驻条件。 

复合式消费场景瞩目吸金又吸睛

4月底,英国最大的冷冻食品超市Iceland入华,Iceland Lab基地全国首店亮相门头沟区京西智谷科技园区,开启线上试运营,通过全球化供应链,将Iceland品牌产品、全球进口产品和国内优质产品带给中国消费者;6月28日,Iceland Lab基地正式开启线下试运营,此后每周六、日作为固定开放日策划每周特色优惠活动。 

图源:项目官方

同期,由北京市文旅局携手肯德基旗下肯悦咖啡打造的全球首个“北京礼物”咖啡社交概念店亮相朝阳区安贞桥肯德基餐厅。作为肯悦咖啡在中国的第1000家门店,这家概念店通过打造“咖啡+文化+社交”的复合型社交场景,构建出文商旅融合的创新消费场景,打造出集文化体验、社交互动、品质消费于一体的城市新地标。 

5月,三里屯一号场T+ Mall携手北京夜经济标杆品牌PH,推出LUST SUPERLOUNGE北京首店,突破传统商业场景与娱乐业态的边界,通过场景创新、体验升级与社交赋能,构筑北京夜娱新地标。 

图源:项目官方

6月,转转集团旗下的超级转转全国首店,在北京友谊商店三层正式开业,该店占地面积超3000㎡,拥有200余品类,30000余SKU,是一家集二手箱包、鞋服、首饰腕表、游戏设备等在内的多品类循环仓店,也是国内首家二手多品类循环仓店,自由、轻松的逛店方式令其在社交媒体上大受欢迎。 

“漂亮饭”争相进京 茶饮甜品花样频出

二季度,环境优雅的漂亮饭、特色火锅成为中式餐饮的重要关键词,尤其是云贵风味迅速攻占北京各大商场。比如,Ameigo梅果·云贵川 bistro北京首店落地SOLANA蓝色港湾;朝阳大悦城引入的山蕉Basjoo·云南傣家菜食野贵州风味小馆·贵Guui的北京首店,食客络绎不绝。 

图源:项目官方

九色云·野生菌火锅见黔山·贵州非遗酸汤火锅山夏间·贵州酸汤牛肉火锅的北京首店则分别落地西单大悦城、焕新后的华堂新辰汇和新开业的中海大吉巷,将独具‌地域特色的食材风味演绎到极致。 

休闲餐饮品类,品牌持续积极拓店。比如红星前进鲜奶蛋糕商店全国首店落地北京隆福寺、三元食品直营的首家北京市牛奶公司在鼓楼东大街开业,二者的选址策略和产品路线,都在试图兼顾旅游客群和本地客群。 

图源:项目官方

朝阳合生汇引入的宿咕XXSHOKU北京首店,三里屯太古里引入的Vitor Castro、AMAM LONBAKERY TOWN伦敦烘焙小镇北京首店,引领网红烘焙店们持续“内卷”。 

北京市场对茶饮品牌的吸引力不减,秦皇岛地标茶饮品牌脸红秦田田和苏州本土茶饮品牌Bonjour本就茶饮先后入京,将北京首店分别选在龙湖长楹天街和王府中环;初代网红茶饮鹿角巷THE ALLEY重回北京市场,第一站选在朝阳大悦城。 

更多品牌正在通过“副牌”开辟新赛道。KOI Thé在北京的首家HAND MADE店型入驻中关村ART PARK大融城;奈雪全新轻食店型奈雪·green轻饮轻食同步落地北京环球贸易中心和平安国际金融中心。 

本土、国际品牌齐发力 更多线上热门品牌走向线下

再来看零售业态,不难发现服装赛道在Q2出现不少新面孔。比如,时尚潮流浓度超高的三里屯太古里相继迎来户外时尚买手店KNOTIFY的首家ATHLETICS运动主题店铺、青藏高原织品品牌诺乐NORLHA的北京首店、韩国设计师品牌Rest & Recreation的北京首店、美国设计师女装品牌Nana Jacqueline的中国首家精品店,以及设计师女装RENLISU和英国雨靴Hunter的北京首店。 

朝阳合生汇引入了tanni旗下全国首家设计师品牌集合店TANNIMANY,以及法国时尚品牌Ann Andelman的北京首店和初入北京线下市场的国产包包品牌古良吉吉的玩新工坊全新概念店。 

图源:项目官方

朝阳大悦城吸引了从线上走向线下的女装品牌美洋MEIYANG的华北首店、女装品牌花无社北京首店;西单大悦城则引入了百万收藏网店BJHG北京首家线下店、韩系设计感女装品牌MUSTOFF北京首店和时尚男装品牌TRENDIANO华北首店。 

悦己经济下,可穿戴的时尚成为一个新的风口。众多明星打卡的眼镜店Fake Me华北首店入驻西单大悦城;“当红炸子鸡”泡泡玛特旗下饰品品牌POPOP北京首店在国贸商城开业;专注于电子穿戴、身体电子化时尚的新类型时尚耳机品牌OF HUNGER,全球首家线下体验店落地三里屯太古里。 

图源:项目官方

运动户外赛道持续有新面孔亮相,比如国贸商城引入日本高尔夫服饰品牌MARK & LONA的全国首店;SOLANA蓝色港湾吸引了澳洲知名功能性运动服饰YPL的北京首店。 

03.

首发经济焕发消费活力

政策利好解锁商业新篇章

今年以来,相关部门发布多项利好政策,从首发经济等角度出发,持续推动消费市场变革。 

比如3月份发布的《提振消费专项行动方案》《关于支持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培育建设的若干措施》;4月初,北京市商务局又发布了关于征集2025年支持商场、商街、商圈品质提升项目的通知,单个项目补助金额最高可达500万元。 

6月份,北京市商务局等4部门联合印发《北京市扩大时尚消费专项行动方案》,明确提出要打造全球首发中心。支持商圈商街商场改造提升,鼓励商业运营主体积极吸引全球优质品牌在京设立首店、旗舰店、创新概念店,培育本土时尚定制品牌,支持时尚品牌在京设立研发设计中心和地区总部。 

与此同时,支持东城、西城、朝阳、丰台、大兴等区打造时尚消费品首发中心,鼓励海淀、石景山、怀柔等区培育科技电子消费品首发中心,吸引集聚品牌在京举办高能级首发首秀,便利审批或备案服务。鼓励具备条件的文化地标、历史古建、公园景区等与国内外品牌合作举办美术展、艺术展等首秀首展活动。 

7月初,北京市人民政府发布《北京市深化改革提振消费专项行动方案》,提出通过引领国潮消费新风尚、构建首发时尚新矩阵、打造国际美食新品牌、焕新商业消费空间活力等方式,营造良好的消费氛围。 

2025年下半年,北京还将有湾里、小站公园STATION PARK、中关村ART PARK大融城(东区)等颇受期待的新项目入市,数个独具特色的城市更新项目也将亮相,配合传统商圈改造提升、首店品牌引入及首发活动的开展,激发市场无限的消费潜力。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赢商网”,作者:文刀刘,36氪经授权发布。

Fish AI Reader

Fish AI Reader

AI辅助创作,多种专业模板,深度分析,高质量内容生成。从观点提取到深度思考,FishAI为您提供全方位的创作支持。新版本引入自定义参数,让您的创作更加个性化和精准。

FishAI

FishAI

鱼阅,AI 时代的下一个智能信息助手,助你摆脱信息焦虑

联系邮箱 441953276@qq.com

相关标签

北京商业 首店经济 消费升级 零售 餐饮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