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国标要求电动自行车限速25km/h,但有商家通过修改系统参数或更换控制器等隐蔽方式为车辆解限速,导致实际速度远超标,最高可达40km/h,但仪表盘仍显示25km/h。这种改装不仅违反规定,更可能导致制动系统过载,引发安全隐患。目前,市场监管部门已展开专项检查,重点关注解限速问题。专家建议通过鼓励置换和零部件赋码生产来解决存量超标电动自行车问题,从源头杜绝非法改装。
🚲 新国标对电动自行车速度进行了严格限制,要求不得超过25km/h。然而,部分商家为了迎合消费者需求,通过技术手段规避限速,使得车辆的实际运行速度远超法定标准,但仪表盘显示却被篡改,依然停留在25km/h,这种做法极具隐蔽性。
🔧 解限速的主要方式包括使用解码器修改车辆系统参数或直接更换原厂控制器。这些操作相对简单,且从外观上难以察觉,破解后的车辆不会触发仪表盘的超速警告,使得非法改装更加隐蔽,也增加了监管的难度。
⚠️ 解限速行为带来的最大风险在于安全隐患。当车辆的实际速度超过设计极限时,原有的制动系统可能无法承受额外的负荷,导致刹车失灵或效果大打折扣,严重危及骑行者的生命安全。
⚖️ 针对电动自行车解限速乱象,市场监管部门已启动专项检查行动,将销售门店的解限速行为列为重点检查对象。这表明了相关部门治理电动自行车违规改装的决心。
💡 专家提出,解决超标电动自行车的存量问题需要多管齐下。一方面,应鼓励消费者置换合规车辆,提升大家更换合法电动自行车的积极性;另一方面,对电动自行车的关键零部件实行“赋码生产”,并对生产、销售、维修等全链条进行严格监管,从根本上切断非法改装的源头。
快科技7月23日消息,今年9月1日要执行的新国标显示,电动自行车的速度必须限制在25km/h。
不过,有记者实际调查发现,一些商家在解限速上又动起了歪脑筋——电动自行车仪表盘上显示的最大数值只到25公里/小时,无论车骑得多快,都不会“超速”。
从一些记者实际体验的情况看,一些正常速度的电动自行车,被加装了解限速换控制器后,速度远远超过了25km/h,最高甚至可以超过40(仪表盘显示依然是25)。
“现在解限速的办法隐蔽多了。”业内人士说,目前解限速主要是通过解码器修改系统参数和直接更换控制器来实现。这些办法操作简单,且从车辆外观上看不出差别,仪表盘的数值也不会突破“25”的法定要求,隐蔽性更强了。“
但是,无论用哪种办法解限速,最大的安全隐患都会体现在消费者的骑行过程中。解限速后的车辆参数发生了变化,制动系统可能超过负荷。”
当然也不用高兴的太早,目前市场监管部门正在展开专项检查行动,电动自行车销售门店给车辆解限速问题成为检查重点项目。
北京市社会科学院副研究员王鹏认为,如何“消化”存量超标电动自行车是未来治理电动自行车乱象的难点和重点问题。
王鹏建议,一方面应积极鼓励旧车回收置换,提升市民置换合规车的积极性;另一方面,相关零部件应“赋码生产”,对包括生产、销售、维修等全产业链进行严查,杜绝零部件流入非法改装渠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