钛媒体:引领未来商业与生活新知 8小时前
狠人宗馥莉,在下一盘大棋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guoji1.html

 

娃哈哈集团在宗庆后时代一直坚持不上市,但随着宗馥莉接班,公司正朝着现代化商业帝国转型,上市成为可能。文章深入分析了娃哈哈不上市的原因,包括保持家族控制权和决策自主性。然而,市场竞争加剧、消费趋势变化,以及与农夫山泉等上市公司的差距,都促使宗馥莉考虑引入资本。尽管宗馥莉曾有过上市尝试,但面临国资大股东、员工持股等障碍。近期,遗产事件的出现,使得杭州国资重新介入,为宗馥莉的上市计划增添了新的变数。宗馥莉能否克服重重困难,实现娃哈哈的上市目标,值得关注。

👑 宗馥莉接班后,娃哈哈正朝着现代化商业帝国转型,上市已成为其战略布局的关键一步。与父亲宗庆后坚持不上市的理念不同,宗馥莉更倾向于利用资本市场推动公司发展,以应对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和快速变化的消费趋势。

💰 娃哈哈之所以长期不上市,主要在于维持宗氏家族的绝对控制权和决策自主性,避免外部股东的干扰。然而,在白热化的饮料市场竞争下,以及与农夫山泉等已上市公司的差距,上市带来的资金和规范化流程,对娃哈哈的创新转型至关重要。

📈 宗馥莉的上市之路面临多重障碍,包括最大股东杭州国资委的46%股权以及近万名员工的持股问题。IPO规定要求股东人数不超过200人,这需要对现有的员工持股计划进行大规模清理和优化,而近期取消干股分红和回收股权的操作,正是为了扫清上市障碍。

⚖️ 娃哈哈集团的股权架构复杂,杭州国资是第一大股东,而宗馥莉通过宏胜系掌握着娃哈哈系大部分资产和利润。这种关联交易和权力划分,是上市流程中难以逾越的障碍。近期遗产事件的发生,使得杭州国资重新介入,为双方的权力博弈增添了新的变数。

文 | 袁国庆


近日,一场关于娃哈哈21亿美元信托与29.4%集团股权的“遗产争夺战,持续霸榜各大社交平台,
宗庆后倾注毕生心血维护的个人荣誉与娃哈哈品牌声誉,在此次风波中摇曳塌了,实在令人扼腕叹息。

然而,作为一个商业观察者,我从专业视角审视此事。恰逢今日(7月21日)A股市场回暖,更引人深思的是,娃哈哈作为快消品行业的巨头,却竟始终未踏足资本市场。纵观商界,不乏如宗庆后般曾承诺"不割韭菜"的企业家,但历经沉浮后,多数最终仍选择了登陆资本市场。

但在拆解宗馥莉接任后的种种动作,我发现,宗馥莉或许和其父亲的理念不同。其试图全力推动娃哈哈从传统架构向现代化商业帝国转型。而现代化企业的发展终极路径,必然绕不开资本的引入。综观其上后的战略布局,宗馥莉推动娃哈哈上市的计划,或许已在酝酿之中。 

娃哈哈为何不上市?

对于娃哈哈之前未上市的原因,市面上已经有过很多探讨,比如账面资金足够丰富,不想割韭菜。当然,最核心的优势是,不上市能够保持宗氏家族绝对控制权与决策自主性,宗庆后能完全掌控公司发展方向、战略决策(如投资、分红、并购)和日常运营,避免受到外部股东(尤其是短期逐利的机构投资者)的压力和干扰,也无需担心控制权旁落或被恶意收购。

也就是说,对于过去追求绝对控制、决策自主、经营稳定且现金流极为充沛,无需外部融资的娃哈哈来说,不上市是成功的、合理的选择,它完美契合了宗庆后先生的企业家风格和公司当时的发展需求。

不过,等到宗馥莉逐渐接管公司后,其想法和时代发展都发生了一些变化。

首先,就是饮料市场竞争白热化,农夫山泉、元气森林、可口可乐、百事等国内外品牌发展势头正猛。另外,消费趋势变化得飞快,健康化、个性化、无糖化、国潮等概念不断更新,娃哈哈需要持续创新和转型,上市带来的巨额资金有助于加速这一进程。

很明显可以看出来,在创新战略上,娃哈哈的动作远不如已经上市的“死对头”农夫山泉。娃哈哈营养快线、AD钙奶这些都是近20多年的老产品,相比之下其对手农夫山泉等,茶饮、功能饮料等新产品的销售额不断增长,尤其是2024年茶饮产品首次超越包装饮用水,成为公司第一大营收来源。

而宗馥莉也主导过产品焕新,比如推出无糖版非常可乐、苏打水、低糖饮料,营养快线彩妆和AD概念月饼等,但折腾来折腾去,都没有打造出像娃哈哈这样的王牌产品。

此外,从身价上来看,钟睒睒多次登顶中国首富,而宗庆后早已与之相差甚远。

所以,等到了宗馥莉接班后,其就开始有意识地往现代企业上转型,特别是接受国外教育的她,对上市的包容和期待一定更强。最关键的是,作为上市公司,公司的一举一动都相对公开透明,而在娃哈哈这样一个商业帝国中,宗馥莉要持续把握控制权,流程信息越是公开化,对于还未站稳脚跟的宗来说,越是有利。

在以往的采访和战略上,我们也能看清楚宗馥莉对于上市的态度。 

2017年5月,曾经的港股上市公司中国糖果发布公告称,新百利融资将为及代表要约人Ever Maple Flavors and Fragrances Holdings Limited (恒枫控股)提呈自愿性有条件现金要约,以收购中国糖果全部已发行股本中的所有股份。而要约人恒枫控股唯一最终实益拥有人就是宗馥莉。

这一举动也被外界解读为是宗馥莉一次关于上市的尝试,引发了人们对娃哈哈集团上市的猜测。对此,娃哈哈集团予以否认,并表示,该宗收购为宗馥莉个人行为,与公司无关。不过,这份要约最终失效。

其次,2019年在参加人民网《问道》节目时,身为宏胜饮料集团董事长和娃哈哈集团品牌公关部部长的宗馥莉,再次回应对上市一事的看法。“如果你不是上市公司,大家对于你的投资会有怀疑。虽然我们也是一个大品牌企业,但别人会觉得上市公司是一个有明确规范流程的公司,会比较放心跟你谈判。因为我们从来没有碰到过一个资本融合的过程,在现在的行情和行业环境下,任何一个企业大的发展都是通过资本手段操作的。”

宗馥莉认为,未来,只有跟资本市场相结合才会走得更远,这是每一家公司都要做的。“我也想看看,资本手段到底能为我们带来什么。”其言语中意味已经非常明显。

障碍正在被清除

所以,大胆猜测一下,宗馥莉从上台之后的种种操作,似乎都是为了上市布局,起码,其正在逐渐扫清其父留下的传统企业存在的时代顽疾。

而在娃哈哈的上市阻碍里,最关键的是公司与杭州国资的关系。

据了解,娃哈哈的前身是上城区校办企业经销部,创办于1987年,最初相当于个体工商户,后来发展为杭州保灵儿童营养食品厂,一开始是100%的国资企业。1999年娃哈哈启动股权改制,原本由上城区文商旅100%持股的娃哈哈集团被分割。

目前,娃哈哈集团最大股东是杭州国资委所属杭州市上城区文商旅投资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持股46%,宗馥莉持股29.4%;第三大股东‌是杭州娃哈哈集团有限公司基层工会联合委员会(职工持股会),持股24.6%

从股权架构来说,杭州国资才是公司第一大股东,娃哈哈集团的控制权在国资手中。早在2006年5月,宗庆后就想把国资踢出局,当时,宗庆后称,正在与杭州市国资局商谈其持有的46%娃哈哈集团股份的退出事宜。但因为当时“达娃之争”,两方的商谈被迫暂停。

2023年,再次出现杭州国资有意退出的信号。根据招投标信息查询平台寻标宝信息,2023年7月,杭州上城区国有投资控股集团就曾因拟转让持有的杭州娃哈哈集团46%股权的权益价值评估和法律服务进行招标。其中,万邦资产评估中标了该股权价值评估服务,而国浩律所则中标了股权处置的法律服务。但目前暂未可知娃哈哈集团是否仍在进行这部分股权的谈判。 

另外,宗馥莉也想要改变和之前老员工的关系。

据了解,娃哈哈集团曾全员持股,1999年改制时普通员工一人能买5000股-2万股,定价1元/股。持股后,“一元钱能分八九毛”,即若持股份额2万,每年有1.6万分红,能占年收入的一半。当时有员工一口气买下45万股,一年分红能拿36万元。全员持股让娃哈哈留下了人才,也极具凝聚力,但这也带来了“大锅饭”现象。

2018年,宗庆后出面,代表娃哈哈对员工持股制度做出重大调整——由职工持股会将员工持有的股份全部回购。宗庆后主导下,以3元/股的价格将员工手中的股份收回,给出干股分红的承诺,有不愿签字的人,娃哈哈有做出区别应对,有未出售股份的员工未获得当年每月1500元-2500元的津贴。

目前,其职工持股会占娃哈哈集团24.6%,但持股人数依然众多。而根据IPO相关规定,拟上市公司申请上市之时,员工持股计划需要进行股东穿透处理,穿透后最终股东人数不得超过200人。可见,即便设置了职工持股会,想要将此前近万的持股人数优化至200人以内,难度可想而知。

到了2024年,宗馥莉8月刚接班,9月就传出“干股分红将取消”的消息,此外,据中国工业报9月3日报道,多位娃哈哈集团前员工和内部职员称,娃哈哈集团近期还要求员工重新签署劳动合同、以较低价格回收员工持股会股权,疑似进一步缩减股东人数,清理阻碍。

权力集中在谁之手?

此外,最关键的是,要上市之前,要把权力集中到自己的手中。 

上文提到,娃哈哈的集团控制权在杭州国资手中,但实际上,娃哈哈集团并不是娃哈哈最顶层的公司。 

一般来说,公司的架构都是股东们通过自己的持股平台持有一家核心公司,比如xx集团有限公司,然后这家核心公司下面再设立各个子公司,发展不同的业务。娃哈哈却不是如此。

在娃哈哈集团之外,在中国境内还有200多家以娃哈哈名义注册的公司,除了16家娃哈哈集团投资的,剩下的这些公司的实控人均为宗馥莉和职工持股会——基本上可以看成是宗馥莉实控,这些公司均和娃哈哈集团,也就是和国资无关,可以说除了娃哈哈集团,剩下的几乎所有以娃哈哈名义投资的食品加工企业、营销公司等等,均为宗庆后(现在是宗馥莉)家族所有

经济参考报通过一份数据推算,截至2022年底,娃哈哈集团资产占整个娃哈哈系总资产的比重只有15.67%。2022年,娃哈哈集团净利润只有1871万元,而给娃哈哈代工的宏胜系,净利润47.67亿元,是娃哈哈集团的250倍。

不仅如此,宏胜系还想伸手要更多。今年年初,387件“娃哈哈”系列商标,试图从娃哈哈集团转移到杭州娃哈哈食品有限公司(由宗馥莉通过杭州娃哈哈宏振投资控制),因缺乏正常决策程序,被国资股东及时叫停。而上述操作的宏胜系,就是原配施幼珍、长女宗馥莉的地盘。

行文至此,宗馥莉的操作流程已经十分明显,一是试图将控制权掌握自己而非在国资手中,于是先进行和国资谈判的操作,谈判无果后,便开始有意识架空娃哈哈集团,建立属于宏盛系的帝国,在国资拿不到实际分红好处后,再推动其将股权变卖,而另一边,把员工持股平台人数不断缩减,也符合上市的流程之一。 

但谁没想到,突然出现的遗产事件,又把杭州国资拉回了战场。这笔信托基金最后还是要落到杭州国资这边去处理。根据公告,杭州市上城区财政局表示,当地已成立专班介入处理此事。

虽然信托基金转回了娃哈哈集团,交给杭州国资处理,原则上是出于流程的合理化,但另一边,这又何尝不是给杭州国资的一些“甜头”,还给其过去部分“应得的利益”。总的来看,尽管过去杭州国资和宗馥莉之间的关系并不算明朗,但也算一直保持着某种默契。

值得一提的是,杭州国资掌管的娃哈哈,和宗馥莉控制的宏盛系之间的合作属于明显的关联交易,在上市流程上看,属于无法过审的存在。经历过这次事件之后,宗馥莉是会进一步咬定控制权,还是会承认国资“大哥”的身份,就不得而知了。但不管哪一个,其离宗馥莉心中构思的现代商业帝国,无疑都会更进一步。 

宗庆后坚持的“娃哈哈不上市”,要被宗馥莉打破了

更多精彩内容,关注钛媒体微信号(ID:taimeiti),或者下载钛媒体App

Fish AI Reader

Fish AI Reader

AI辅助创作,多种专业模板,深度分析,高质量内容生成。从观点提取到深度思考,FishAI为您提供全方位的创作支持。新版本引入自定义参数,让您的创作更加个性化和精准。

FishAI

FishAI

鱼阅,AI 时代的下一个智能信息助手,助你摆脱信息焦虑

联系邮箱 441953276@qq.com

相关标签

娃哈哈 宗馥莉 上市 资本运作 企业转型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