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点科技 9小时前
Uber和微信冰释前嫌,但是已经晚了十年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guoji1.html

 

Uber在中国市场沉寂近十年后,近日通过微信小程序正式回归。用户无需下载APP即可在微信内便捷打车并支付,目前已支持香港和日本,并将逐步扩展至其他9个国家和地区。然而,Uber十年前因违规营销与微信产生摩擦,最终以出售中国业务给滴滴告终。如今,尽管有微信小程序的支持,Uber却面临滴滴和Grab等竞争对手已在出境游市场占据先机的局面。用户习惯的固化和市场格局的稳定,使得Uber此次卷土重来,想要撼动现有市场格局,将是一场艰巨的挑战。

🚗 Uber通过微信小程序重返中国市场,用户可直接在微信内打车并使用微信支付,操作便捷,无需额外下载APP。此举标志着Uber在中国市场沉寂近十年后的回归,并计划将此模式推广至全球多个国家和地区。

🚫 Uber十年前在中国市场的失利,很大程度上源于其违规营销行为,导致微信封禁其官方账号和多个地方账号。同时,腾讯作为滴滴的投资方,也从战略层面支持滴滴发展,最终促成了滴滴收购优步中国业务的交易。

🌐 此次Uber回归中国,主要瞄准的是出境游市场。然而,滴滴已在拉丁美洲、澳大利亚、日本等地建立了广泛的国际业务,并提供聚合出行服务;东南亚的Grab则在当地市场占据主导地位。这些公司已在国人热门出境游目的地进行了充分的市场教育和用户积累,Uber在此方面已落后一步。

🤔 尽管Uber与微信的合作有望实现资源互补,但面对已稳固的市场格局和用户固化的使用习惯,Uber此次“起了个大早,赶了个晚集”的局面,想要重新占据市场份额,将面临巨大困难。

Uber(优步)作为网约车领域的先行者,在十几年的快速扩张中迅速成为全球城市居民出行的新选择。然而在出行市场潜力最大的中国市场,该品牌已经偃旗息鼓快十年了。

日前,Uber在中国市场带来了重磅消息——在微信小程序正式重新上线。据了解,用户可以直接在微信内用Uber小程序打车,不用下载APP,操作界面为中文。在小程序内打车后,用户能直接通过微信付款,支持微信支付及WeChat港币钱包。目前,香港地区和日本已能使用Uber微信小程序乘车。未来数月,美国、英国、法国以及澳洲等9个国家和地区也将逐渐能够使用。

为什么十年间Uber愿意将市场拱手让出,又突然卷土重来?

十年前怒“分手”

十年前,为了尽快拓展中国市场,Uber可谓不惜血本,他们支付给司机的补贴甚至超过了车费本身。有媒体援引纽约时报的刊文称,Uber已经累计融资近60亿美元,堪称财大气粗。该公司发放的红包有时可以达到车费的3倍之多,他们希望借此把美国市场的高速增长复制到中国……这种高额补贴已经吸引了众多司机纷纷加入Uber的阵营。当年5月末,Uber宣布过去一个月已经在中国市场创造了6万多个就业岗位,其服务甚至引发了一些出租车驾驶员的抗议。Uber在上海曾推出一键呼叫一亿元营销活动,但相关宣发文章不久后因举报而被删除。

公开资料显示,从2015年3月开始,Uber微信平台上的官方账号以及多个地方账号陆续被封,微信官方称Uber违反了公众账号运营协议,具体是“通过群发消息等手段强制或诱导用户分享至朋友圈的营销行为”。当年12月,多个运营Uber粉丝团的公众号均被永久封禁。微信方面表示,这次封禁依然是因为“公众帐号存在恶意营销、诱导分享以及借助收集用户信息牟利的行为”。

央广网曾披露腾讯CEO马化腾就此在朋友圈发布的留言,也在网络上广为传播。他的回应基本可以分为三点,第一,中国Uber的公众号确实违规营销被处罚,之后分散多账号试图绕过;第二,互联网交通公号具备较大群体性交通煽动能力,业务主体较大时,按平台管理规则需提交全国性经营ICP许可,否则一旦出事平台需承担责任;第三,年底会统一加强整治,滴滴违规一样处理,过去滴滴违规营销及红包也一样数次被处罚限制转发,平台会一视同仁。

因违规营销与微信产生摩擦的背后,还存在着更深层次的商业布局因素。腾讯在 2013 年和 2014 年就曾投资过滴滴,这一投资决策与腾讯的战略利益紧密相关。出行市场交易量大且高频,是微信支付拓展应用场景的重要潜在市场,腾讯自然希望助力滴滴在该领域做大做强,从而实现自身在移动支付领域的战略目标。

在这样的市场背景和企业布局下,2016年8月1日,滴滴出行宣布与Uber全球达成战略协议,滴滴出行将收购优步中国的品牌、业务、数据等全部资产在中国大陆运营。据悉,双方达成战略协议后,滴滴出行和Uber全球将相互持股,成为对方的少数股权股东。Uber全球将持有滴滴5.89%的股权,相当于17.7%的经济权益,优步中国的其余中国股东将获得合计2.3%的经济权益。同时,滴滴出行创始人兼董事长程维将加入Uber全球董事会。Uber创始人Travis Kalanick也将加入滴滴出行董事会。这一收购事件,不仅是市场竞争的结果,也与腾讯对滴滴的投资及背后的战略布局有着密切的联系,成为当时中国网约车市场格局重塑的重要节点。

留给 Uber 的空间已经不多了

Uber重新进入中国的大众视野,但主攻的已经是出境游市场。疫情结束后,出境游重新受到关注,并日益火热。

某地旅游局援引携程发布的《2025 中国跨境旅游发展趋势报告》指出,亚洲国家和地区仍然是国人出境旅行的首选,除中国香港、中国澳门外,亚洲国家在TOP20目的地中占据9席;而日本、马来西亚、新加坡、俄罗斯、韩国等国领跑其中的增速TOP5。

整体上来看,目前国人选择出境游,主要还是以日韩和东南亚国家为主。而目前在这些受欢迎的国家中,滴滴和Grab显然已经占据了先机。

动点科技从滴滴的官网看到,目前滴滴出行的国际业务一共覆盖14个国家和地区,包括巴西、墨西哥、智利、哥伦比亚、阿根廷等10个拉丁美洲国家,以及澳大利亚、新西兰、日本和埃及这些亚太非洲国家,提供以出行为主、也包含外卖和金融在内的多样化服务。

另外,滴滴还布局了海外聚合出行服务。据晚点报道,滴滴通过开放接入运力服务方以及滴滴国际业务,聚合分发订单,中国用户在韩国、日本、新加坡、马来西亚、泰国、印尼、柬埔寨和越南 8 个国家,也能使用滴滴打到 Grab、 Kakao T 等本地网约车。笔者曾在马来西亚乔治城的晚高峰期间使用过滴滴的海外聚合出行服务,不仅叫车速度快于 Grab,且不用额外下载新 App,中文界面的体验对于国人来说也相当友好。

而大名鼎鼎的Grab,作为新加坡的综合性出行与生活服务平台,也已经在东南亚市场深耕多年,服务的国家包括新加坡、马来西亚、缅甸、泰国、印度尼西亚、菲律宾、越南、柬埔寨等国家,在东南亚多国的出行市场市占率都位居第一。截至2023年,Grab声称在东南亚的配送市场中占据50%的份额,在移动出行市场中占据70%的份额。与此同时,根据 Moomoo News SG,尽管新加坡向Trans-Cab发放了第五张打车许可证,Grab 在当地仍保持75%的市场份额,拥有680万司机的网络(数据截至2023年第三季度)。

恰恰这两家公司服务的大部分国家,基本上就是国人除港澳外,最钟爱的出境游目的地,市场教育已经很充分了。Uber的接入,显然已经晚了一大步。

 

结语

Uber 与微信的破冰合作,无疑为双方注入了新的可能性。依托小程序的轻量化触达与跨境支付的便捷性,这场迟来的联手确实能实现资源互补的双赢。然而回溯过去十年,滴滴早已在国内国外市场两开花,Grab 等竞品也稳稳占据了国人出境游的主要目的地市场,用户的使用习惯早已在日复一日的体验中固化。

当市场格局趋于稳定,用户心智已然成型,Uber 此刻才携微信之力重新入局,终究难掩“起了个大早,赶了个晚集”的遗憾,想要撼动现有格局,恐怕难上加难。

Fish AI Reader

Fish AI Reader

AI辅助创作,多种专业模板,深度分析,高质量内容生成。从观点提取到深度思考,FishAI为您提供全方位的创作支持。新版本引入自定义参数,让您的创作更加个性化和精准。

FishAI

FishAI

鱼阅,AI 时代的下一个智能信息助手,助你摆脱信息焦虑

联系邮箱 441953276@qq.com

相关标签

Uber 微信小程序 网约车 出境游 市场竞争
相关文章